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丁偉:中國設計智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1 17:25:28 | 文章來源: 設計·中國

當我們走進購物中心,身邊總被熟悉的品牌所籠罩,從優衣庫、H&M、ZARA到無印良品,我們在享受這些品牌所帶來的便利,慢慢變成一種習慣,而基於中國文化傳統的品牌則銷聲匿跡。當我們在瑞士旅行,你會發現奢侈品商店都是操著各種口音的中國人,甚至連營業員都是,大家在熱火朝天的搶購名錶。從表面來看這屬於企業經營行為,與管理、開發設計、供應鏈整合和品牌行銷有關,究其本質則是文化,只有令世界尊重的文化才會有引起消費者購買慾望的品牌。

德國的汽車、精密設備銷往世界,這與其精工製造的傳統有關;瑞典的宜家以其平板包裝、簡約設計的理念成為傢具領域唯一的寡頭,這是北歐簡約設計文化的商業放大;義大利的手工藝、時尚産品吸引世界的目光,因為拉丁人的血液裏流淌著自由、浪漫的氣息,文藝復興也因此從那裏開始;美國涌現出蘋果、GOOGLE、FACEBOOK等偉大的企業,這是源於它們的創新文化;日本則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始終善於在縫隙之間尋求突破,他更關注細節更主張節制,也因此而帶來更多的驚喜。

我們又渡過了著急的十年,慢下來的呼聲越來越響,我更願意用“中國設計智慧”這個名字來展開這場回望歷史的旅程,我們將一個個充滿智慧的案例挖掘出來並還原給時代,希望解讀創新設計與社會進步之間的關係。從農業、手工業、水利、軍事到政治和文化,點滴和碎片之間蘊含著無窮的魅力:

洛陽鏟是盜墓人用的工具,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桿。使用時垂直向下戳擊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盜墓人可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屬於什麼朝代;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北方的火炕在西漢時期發明,將燒飯産生的餘熱用於取暖,是民間善於利用自然能的典型;徽派建築依山而建,講究風水,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都江堰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變水害為水利。

面對這麼多的歷史創新標本,我們需要從文化考古轉向文化解讀和文化創新。透過浩瀚的創新現象,我們有什麼可以遵循的規律和核心精神麼?我們的哲學、習慣和看待世界的角度對創新設計有什麼影響?民間智慧、文人智慧和官方智慧有什麼異同?面對這麼大的話題一開始解讀就有可能誤讀,即便是這樣,我還是要勇敢一點:

一、象形文字本身透露出我們看待世界的習慣和態度。

我們旅遊的時候導遊總會指著山峰讓我們聯想駱駝的背,並指出那叫“駝背山”;什麼叫“團隊”?從字面來看就是一位口才很好的人帶領一群耳朵靈敏的人;什麼叫“智慧”?每天學習新知識,每天打掃內心的塵土。聯想是我們最習慣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二、對小概率事件和不確定性充滿迷戀。

“以小勝多”、“以弱勝強”、“火燒赤壁”等詞語中傳遞出的態度是對小概率事件的偏愛。中國股市有世界上最多的散戶,澳門的博彩業早已超越拉斯維加斯,從這些“真實的謊言”當中也能看到大家對偶然性的熱愛。我個人也對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充滿熱情,只是我的載體是“陶瓷”,開窯的一瞬間是我的幸福時刻,因為作品如何是不確定的。

三、“悟”的智慧

中式菜譜總提到鹽少許,醬油少許,少許是多少?中醫把脈,通過脈相以判斷病人的症狀,“忘、聞、問、切”是我們的方式,而西醫卻是化驗和數據;筷子也許是最偉大的工具發明,如果要寫一個教會外國朋友用筷子的教程恐怕很難,但你學會了也就會了;中國書法講究“抑、揚、頓、挫”用軟的毛筆卻表現出韻味和力量。這些也許就是“悟”的智慧,慢慢品味,從內心感受開始。

四、“退”與“隱”

老子言:“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進與退、隱與現,我們始終在這二者之間尋求平衡。

五、善於利用自然

諸葛亮發明孔明燈是利用空氣熱脹冷縮的原理;農民打麥子將作物迎風揚起,利用風能分離麥穗與麥麩;小販炒栗子,將鐵砂與栗子一起翻炒,利用鐵砂導熱的原理讓栗子均勻受熱而不至於炒糊。至今歐洲街頭還在用鐵網烤栗子,可憐的外國朋友還在吃著烤糊的栗子。

六、“禮”儀

《論語》曰:“不學禮,無以立。”禮的中心是社會關係,所有的社會結構都是從禮這裡出發衍生出來的。明式傢具文人參與設計,極具意匠美,講究通過産品約束行為,凸顯文人精神。

中國設計智慧應該成為當代設計的出發點,如果將縱向的歷史文化碎片橫在我們面前將會變成浩瀚的取之不竭藝術形式。同樣重要的是對待創新的態度:我們在元代就發明火銃,它的結構原理跟今天的兵器極其相似,而恰恰由於違背歷史沒有發展而造成近代的衰落;強調偶然性也造成今天的我們對於過程的忽略,急功近利,山寨橫行;歷代對待前代的態度也造成了歷史的斷裂,瘋狂的掠奪和粗糙重復的背後是對文化的粗暴踐踏!

慢下來,重新審視中國設計智慧,你才會發現那些令人動容的細節,

“退”出來,向後看,向內心追問,才能找到“進”的方向!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