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讓設計的碎片撒遍香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17 17:21:37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由兵馬俑啟發設計”公共藝術活動、“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香港2012大獎、“天天向上”小區校園創意拓展計劃、環球設計夏令營、“妙法自然”董陽孜x亞洲海報設計暨文創跨界創新展、香港中秋節大觀園綵燈設計比賽……2012是香港設計年。日前,香港設計年主辦機構香港設計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下半年各項活動。

而此前,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于2012-2013財政預算案中表示,設計業是創意産業的重要一環,已預留1億元,支援香港設計中心未來3年的運作,以及設計營商周和香港設計中心設計大獎兩項盛事的開支。此外,亦會投放新資源,支援香港設計中心推展新一輪設計創業培育計劃,扶助香港新晉的設計公司,提供為期兩年業務管理、市場推廣、財務、商務設施及其他專業支援服務。

香港設計似乎迎來了非常愉悅、美好的一年以及未來的幾年。而且,這並不是單純圈內人的幸福,更多是普通民眾的狂歡。設計跳脫了行業的局限,成為創意層面下的一種泛設計概念。即便香港設計沒有找尋到確切的風格標簽,但這種泛設計狀態已經足以勾勒出香港設計的性格———他真實率性,絲毫不掩飾對商業價值的追逐,他善良美好,公益社會、人文社會、共融發展亦是他所追求。

設計與商業的對接,是香港一直以來的血脈承繼

香港新生代産品設計師利志榮的M ilkD esign在香港的柴灣。1999年,他開始使用自家品牌“M ilkD esign”設計家居生活用品,一齣手就贏得香港設計師協會展禮品組別金獎及評判大獎,此後並多次斬獲港澳設計界各種大獎。

事實上,正是一齣手就獲得業內好評的這款掛鉤讓利志榮遭遇了市場的滑鐵盧。“它非常漂亮,但卻因為要在墻上打洞而被消費者拒絕購買。香港的消費者非常愛惜墻壁,他們會覺得為了一個鉤子破壞墻面太不值得。”利志榮説。設計上的完美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完勝,利志榮一齣道就碰到的釘子讓他即便事隔十年多還記得。

利志榮説,如果,他當時已經具有了市場調查的能力也許就不會慘遭這次失敗。而對於新一輩的設計人而言,或許創業所需要的業務管理、項目管理、品牌建立、市場調研與推廣以及財務管理之類的能力都不是問題,因為自從2008年起,香港中文大學創業中心就與香港設計中心合作推出了“志在創業———設計與創意工業”工作坊。據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孫耀先介紹,創業的風氣是香港社會一直以來的承繼。“雖然,香港在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但創業的種子還是在的。不管是香港服務業的發展抑或是與珠三角的整合,都需要香港設計業有創業的氛圍。很多設計師有這個興趣,也有這個勇氣,但沒有財務、管理的訓練。故而,培養設計企業家成為香港設計生態的一個特色。”

利志榮也説,設計師創業很容易。很多年輕人都想搞自己的工作室與産品,設計師有這個夢想很容易,但要持續很難。因為,學校教育只是教設計專業的能力,而如何經營一家公司則靠在失敗中慢慢摸索。“很多設計師在創業,但最終留下來的成功人並不多。並不是他們沒有好的設計與想法,而是他們不會經營公司。”

事實上,這種與商業對接是香港設計一直以來的姿態。即便是此前提及的共融設計、頤年設計等看上去更多涉及公益層面的設計概念,他們也毫不介懷地承認,這也是新的商機。香港設計中心項目總監陶威廉就表示,設計師們有很大責任關注不方便人士的需要,例如老人、聽障、視障、色盲色弱、風濕病等等。“我們希望能把這全國設計的潮流趨勢植入到香港設計人的觀念中,並且告訴他們,這些趨勢可能、也正在産生很多新的行業、産品與商機。”陶威廉説。

而是次香港設計年的系列活動也絲毫不掩飾其商業上的“野心”———“從商業角度看,良好的設計對用家是十分重要的,它可提高産品及服務的功能、可用性和可取性;對生産商及服務提供商來説,則可提高效率、效用和差異性。對商業機構而言,設計已愈趨成為策略性的一環,幫助企業開拓新的發展機會”。在香港設計年的宣傳語中如此表示:“在創意型經濟下,設計與創新為商業和社會創造價值方面發揮策略性力量。趁著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的高速增長,香港作為區內的商業及設計重要樞紐,將為各種人才和企業提供空前大的發展機遇。”

設計跳脫行業的樊籬,成為城市生活中普遍扮演的角色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體驗視障人士的世界———他們該如何辨別交通通路的安全與否,該如何便利地使用地鐵指示,該如何快捷無誤地購物……

在聽不見任何聲音的環境下體驗聽障人士的無聲———他們只能用誇張的肢體與表情去溝通,他們只能通過光亮知道是否有門鈴聲響……

在負重的環境下體驗人老之後的彎腰駝背、手抖腳顫———筷子要如何能讓他們拿得更穩些、公交汽車的上下車臺階能否變得更易踏步些……

這些看起來似乎跟設計毫無關係,更多的是城市的人文關懷。但在剛剛結束的香港設計年活動之一的香港設計智識周上,這些就是設計。設計不僅是我們平常所認為是否好看漂亮,而更多地涉及到是否人性化。正如香港設計中心相關負責人所表示的,設計並非只在商業應用上發揮價值,它亦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質素。“設計可以改善公共服務,也可以幫助解決社會問題,譬如環境、教育、房屋、交通和人口老化等。”

設計,對於多數人而言,似乎感覺比藝術還遠。字體、畫面的鋪排,空間物件的調配,時尚元素的描摹,産品機械零件的咬合……不論是平面設計、空間設計、時尚設計,還是工業産品設計,即便是我們每天都在看見,都在使用,也不見得能引發我們的關注。而在香港,在香港設計年的推動之下,設計不再是一種小圈子的專利,它欲跳脫行業的樊籬,成為在商業與社會中普遍扮演的一種角色,並努力獲得城市價值的共同認可。2012香港設計年多項目均已開放的姿態歡迎市民大眾參與,當中以“2012香港設計年X雅虎香港感情設計”投票活動,最能讓大眾關注設計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活動從50個充滿香港特色的設計或本地品牌,選出心目中最動人及最代表香港的設計,目的是引起市民大眾對設計的認識及興趣,讓市民更進一步體會設計能夠改善生活,與大眾生活、文化、城市建設和經濟息息相關。

當然,這並不是今年剛剛呈現出的新特點,事實是,一直以來,香港設計界的很多活動都是突出了專業的範疇,面對更廣大的民眾,啟發市民的創意活動。例如香港設計中心為香港郵政重新設計旺角郵局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翻新九龍塘歌和老街公園,舉辦各類創意設計工作坊、公開論壇及與其他設計協會及設計院校合作,以吸引更多更廣泛的普通民眾。這些設計文化向大眾推廣的價值與意義就在於建設共融社會。對此,香港設計中心行政總裁利德裕説:“設計能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發展,對生活各方面,包括建築、經濟、文化,到環境等都有重要影響及貢獻。動人的設計,固然令人賞心悅目,但它的價值,更體現在與生活息息相關,為生活帶來方便,更加美化和優化我們的生活。設計,不僅為我們提供優質生活,更令社會産生正面影響、提升正能量。香港設計中心以‘設計到地’為理念,舉辦各種與設計相關的創意活動,啟發市民多用設計思維。”

本土設計引發關注,才能抵禦設計全球同質化,存留香港印記

談及香港電影,自然就會想到武打片、黑幫片,談及香港電視劇自然也繞不開皇家警察,那麼,香港設計呢,有沒有其獨特的城市標簽?設計背後是香港社會的中國傳統的記憶,是現代社會的快速速度,抑或是一種積極奮鬥的都市精神?正如又一山人的代表作“紅白藍”,這一系列戶外裝置、産品設計、工藝設計、海報設計以及攝影等等的跨形式跨媒介的作品一樣,每每被人提及,總是會被認為透露出深深的文化積澱,是香港意識形態的濃縮體現。

又一山人、靳埭強設計作品中透露出濃濃的中國古典情愫,陳幼堅作品東情西韻融會貫通……這些是否就能代表香港設計的香港風格?

對此,利志榮認為,香港的設計風格還沒有找得到特別準確的共同風格。“可能就是混搭,就如鴛鴦奶茶一樣,中國元素與西方特色的結合。但撇去風格不説,整個香港設計的城市特質就是創意都是有一種偏商業的氛圍,設計始終都是跟商業走在一起的。”利志榮説。

而孫耀先亦表示,當下香港設計人也紛紛在自我詢問這個問題———香港設計師的風格是否有獨特的香港特徵———直到如今,他們都沒有找尋到一個準確的答案。“我只能説,一個成功的城市是需要有個比較明確的設計風格的。”孫耀先表示,諸如又一山人、靳埭強、陳幼堅之類的設計師在設計界內部是領袖,有一大批年輕設計師風格受其影響,烙上了他們的印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能代表香港設計的風格。

事實上,孫耀先對這種香港風格能否被發現,或者是形成有些擔心。“設計師的靈感來自生活,香港生活方式給設計師靈感,産生所謂香港風格的東西。這與香港核心價值有關係。例如,以前的茶餐廳的混搭文化。但現在,香港社會面臨著受大品牌、大集團操縱,與商業同行的香港設計自然也會産生全球同質化的傾向。”孫耀先説,“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統一、明確地説明香港設計的風格是什麼,但有一點很明確,如果要有地方風格,就是一定要有社會團體、政府要保留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提防大品牌、大集團擁有著很多資源,他們可能會連帶改變城市生活方式與地域價值觀。”

而香港設計年的存在,在他看來,不但是香港設計界,更是作為一個公眾的教育,提醒他們設計對他們的生活、香港經濟有作用,提醒香港中小企業多欣賞、利用設計,希望本土對設計的需求再提高一些,也是對本土的行業的正面作用。而成功與否,不是看當下,而是看活動結束之後,如何把設計的影響力繼續推廣下去,如何找尋到設計與這個城市水乳交融、共融共生的切合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