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音樂廳的“金樹”
深圳圖書館與音樂廳已經正式向公眾開放超過五年了,這兩座外表峻黑的姊妹建築並稱為“深圳文化中心”,自2006年開放以來迅速成為深圳人心靈的伊甸園,同時也是深圳地標之一。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圖書館與音樂廳其實是一個整體建築,並且由一個日本團隊操刀設計。6月14日下午,第二期“設計與生活”邀請到知名日本建築師助川剛先生帶領市民、學生、媒體走進中心圖書館與音樂廳,零距離了解這幢市民“最熟悉的陌生建築”。
深圳音樂廳的“金樹”
深圳圖書館的“銀樹”
深圳圖書館的“銀樹”
圖書館、音樂廳中“金樹、銀樹”的由來
深圳文化中心由音樂廳和圖書館組成,坐落在風光秀美的蓮花山前,兩棟建築之間由公共文化廣場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個以“市民中心——中央綠化帶——蓮花山”為城市視覺軸線的開放空間,總佔地面積5595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1012平方米。其中音樂廳觀眾席為1800個,內設86栓的大型管風琴,深圳音樂廳是國內為數不多加裝了管風琴的音樂聖殿。中心圖書館實行全開架、智慧化、網路化設計,館藏容量400萬冊,日均可接待讀者8000人次,是深圳市的文獻資訊服務中心和區域圖書館網絡中心。
1998 年在深圳文化中心的國際設計競賽評選中,由日本著名設計師磯崎新主持設計的方案從7個高水準的參賽方案中脫穎而出, 從而開始了文化中心工程的建造。助川剛當年作為磯崎新工作室最年輕的一個成員,為了跟進這個項目,在深圳一待就是7年。現在他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1年,並且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説剛開始時,害怕大家覺得這個建築難看,但是每次到深圳看到這麼多人在圖書館看書、到音樂廳欣賞音樂,設計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肯定,他非常高興。
助川剛站在深圳深圳圖書館門前,向在場的觀眾介紹道,深圳文化中心由音樂廳和圖書館組成,其中最先看到的就是兩座黑色威嚴的酷似古城墻的兩大立面墻。建築外觀基本對稱,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音樂廳的“金樹大廳”和圖書館的“銀樹大廳”。金樹銀樹兩個鋼結構玻璃大廳也象徵著中國傳統建築門口的兩座石獅子:從這道大門開始,歡迎進入深圳文化中心,一座文化之城。
其實修建深圳音樂廳時,‘樹結構(tree structure)’在中國還是非常前衛的概念,助川剛原本還擔心建造施工可能難以實現。為什麼會選擇設計樹結構?助川剛早年剛到深圳時,整個城市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到處都是樹。而且當時設計方案將整個文化中心看作一個城市大舞臺,公共文化廣場上寓意著“文化森林”的黃金玻璃“樹”,分別構成音樂廳和中心圖書館的進廳,整個建築以其獨特而大膽的構思、前衛的用色,在深圳乃至在整個華南地區成為熱門的話題,落成後成為深圳的代表性建築之一,也是深圳市民學習、娛樂及接受高雅文化熏陶的重要公共文化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