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專家支招武漢申請聯合國“世界設計之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5 09:59:15 | 文章來源: 長江日報

武漢將申請聯合國“世界設計之都”後,引起了熱烈討論。人們熟悉“世界遺産”之類申報,但城市為什麼能夠申請“設計之都”?武漢的”申都“歷程如何?武漢離“世界工程設計之都”還有多遠?記者試圖一一解答。

   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建全球創意城市網路,陸續在全球選擇一批創意城市加入,並授予“設計之都”、“音樂之都”等稱號,旨在倡導和推動全球城市在不同創意文化領域的發展。其中,“設計之都”的評選是世界上最具有權威的兩個“設計之都”評選渠道之一。

據悉,教科文組織的審批程式分為八大階段,從立項到考察再到審議報告,城市要過“八關”才能最後成功。城市獲得“設計之都”品牌後,就可以使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名稱和標誌,並有機會與全世界一流的設計和創意網路城市進行交流和互動,分享資源。

武漢“申都”歷程揭幕

早在2009年,市長阮成發就在“兩會”上首次提出武漢要打造工程設計之都。2011年2月,唐良智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十二五”目標任務時要求“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物流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會展中心和工程設計中心”。

為了實現申都目標,由武漢建委倡導,武漢各相關部門組建了武漢工程設計産業聯盟,聯盟擁有工程院院士和勘探設計大師30多名,高級技術人才近1萬名。正在推動建設“一城、兩園、五片區”的産業集聚區。編制了産業發展和空間佈局規劃,提出“雙倍增”目標,到2015年,武漢市工程設計産業實現産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産業利潤達到100億元。

“世界設計之都”標準比比看

據了解,聯合國批准設計之都主要依據七項指標。

1、 擁有相當規模的設計業。武漢市工程設計行業在全國的排名長期穩居前三名,2010年的工程勘察設計百強企業中武漢佔據八強,産值、從業人數、産業規模達到要求。

2、擁有以設計和現代建築為主要元素的文化景觀。武漢的工程設計涵蓋面全,擁有21個行業,以大橋、高壩、高鐵、火車站房、隧道為主導的設計作品為城市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景觀資源,享譽全球。

3、擁有設計學校和設計類的研究機構。武漢的工程類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地區,在校人數全國第一,工程藝術類學校名列前茅。

4、擁有大批設計人員和設計團體。武漢本身擁有大批設計人員和設計者團體,擁有6所綜合甲級設計院,11位從事工程設計的院士和25位工程設計大師,有一批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工程設計技術。

5、 擁有各類專門的設計博覽會、活動和設計展的傳統。今年開始,武漢市將舉辦首屆武漢工程設計雙年展和高峰論壇,讓全社會認知工程設計産業,同時舉辦各類高峰論壇和設計院宣傳日,提高工程設計産業的社會認知度。

6、城市為本地設計者和規劃者提供利用當地材料或自然條件的機會。武漢的地理位置優越,江湖縱橫,為工程設計産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7、該城市有以設計為動力的創意産業,如建築和空間裝飾、時裝、紡織、珠寶、交互設計、城市設計、可持續設計等。

武漢設計在以工程設計為龍頭的帶領下,形成了科研機構、裝備製造業、材料生産業為主線的産業鏈,形成了以科研為先導、設計為龍頭、産業為支撐的良好發展勢頭,為工程設計産業的發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專家支招: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王樹平認為,“世界設計之都”的標準,一是有大量的相關企業,二是這些企業的設計要得到行業的認可;三是要有這個行業的氛圍,比如這次舉辦的設計雙年展。此外,政府應該做好相關配套措施,向工程設計産業傾斜。比如在稅收優惠方面,企業都想去東湖保稅區,那麼沒進去的企業能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另一方面,勘察設計行業最重要的資産就是人才,能不能在打造發揮的平臺、生活待遇等方面給予優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