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設計·新媒體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記憶》再獲獎:“最美”且尚民族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31 08:53:04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石芳芳

喜訊又至。近日,著名裝幀設計大師呂敬人的作品《中國記憶》又一次在“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活動中獲獎,這已是連續第6年中國圖書在這項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準的圖書設計評選活動中獲獎。“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活動,一年一次。這德國萊茵河畔的書衣百影總能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眼球。

我國參加這項評獎從2003年開始,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先面向全國組織“中國最美的書”評選,入選圖書再選送次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從2004年的《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到2005年的《土地》再到《不裁》和《中國記憶》,這些全世界最美的書究竟長啥樣?或許新科“最美”《中國記憶》可以給我們些許靈感與啟發吧。

《中國記憶》與記憶中國

一把大鬍子,一臉藝術家氣質,一大堆獲得“中國最美”和“世界最美”稱號裝幀作品,呂敬人的名字,在中國書界如雷貫耳。1998年創立的敬人工作室也成為中國書籍裝幀工作室的參照標桿。招牌性的敬人式微笑,叫人第一眼就打心底裏喜歡上這個泰斗級書裝大師。

《中國記憶》,是又一部典型的“呂氏風格”之作。儘管大師努力追求每一次設計的不同體驗,“呂式風格”卻已悄然出現。從《黑與白》開始,《美麗的京劇》、《書藝問道》、《朱熹榜書千字文》等等,一系列的作品幾乎反映出呂大師的整個人生追求和審美品位,也得到了認可。這次“世界最美的書”獲獎作品《中國記憶》,是奧運期間對全中國各地博物館的精品展覽的收集,該書作者希望能將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展示和圖書的形式,更多的關注了解中國文化,給更多中國人和海外人士留下深刻的記憶。很明顯,這樣的內容和定位是符合呂老的一貫喜好和偏愛的。《中國記憶》的裝幀設計延續著一如既往的中國風,周身融進諸多的中國元素:水墨暈染、原始象形文字、中國書法配以中國紅的書名、古樸典雅的外包裝,勾勒出一個東方美學的綜合體。這個綜合體也同樣獲得了西方評委們的認可和一致好評。

敬人美學初長成

在對中國文化的把握和理解上,呂敬人是中國那麼多的優秀設計師中屈指可數的。事實上,他還有著對東方美學的偏愛。這樣的偏愛與獨特感受,與他的師出“杉”門不無聯繫。20年前的呂敬人隻身來到日本,師從杉浦康平,這位老師酷愛東方哲學,對中國文化懷有極濃厚的興趣。改革開放初期,一切都是向外看,向西方學習是受鼓勵的普遍現象。最初的呂敬人也並沒有認識到中國文化獨有的魅力,杉浦老師卻一再向他強調“漢字文化是你們的精髓”。做一個有文化自豪感的人,是老師對他的教導,也深刻地影響了呂敬人的整個書裝人生。

從拿來主義到中國智慧

事實上,放眼望去,不光是敬人的書,幾乎多數獲得“世界最美的書”稱號的中國書籍,無一不是帶有鮮明的中國風格的。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中國書界、書裝界普遍崇尚西方化的“現代感”,許多設計師也大量參照引進的設計類圖書,設計出來的作品與國外作品十分雷同,卻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那樣設計,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簡單的“拿來主義”。待到21世紀的今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一次又一次被印證,尤其在國際裝幀大賽的導向下,近幾年的書籍裝幀中,設計師們更注重注入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的神韻。不再像過去一個時期那樣,一味地追求視覺衝擊力,而是在形與色中尋覓東方的韻味。這種對於神韻的關注,不僅停留在封面上,也體現在整個書籍形態的設計中,注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神韻的整體感受。

袁銀昌、陶雪華、任意等,這些熟悉的名字,這些過去一度強調洋氣、現代的設計師們也開始學著中國語言説話。就上海文藝出版集團視覺總監袁銀昌而言,如果説他早期的設計風格較多地吸收了西方現代藝術的話,那麼,近年來,在側重對書籍進行整體設計,加重設計成分的同時比較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收和把握。當然,這種對傳統品味的追求不是傳統灰色封面的回潮,更不是中庸、灰淡、死氣沉沉書籍裝幀樣態的死灰複燃,而是對中國藝術注重文化內涵,注重修養的繼承。

回歸東方文化

其實,中國傳統書籍裝幀的基本特點可以用“簡約淡樸”四個字來概括,特別是到了明清時的線裝書,更是“墨香紙潤、版式疏朗、字大悅目”。這種質樸的裝幀風格的産生,一方面是受材料與製作工藝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到中國文人“淡名薄利”思想的影響;追求素雅端莊,不苛求追求華麗;講究和諧而富有文化書卷之氣。這種風格無疑為我國書籍裝幀設計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儘管不可避免的,這種保守的、缺乏個性化的設計思想影響制約了近現代我國書籍裝幀的發展,然而東方文化作為一種底蘊深厚的美學語言,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東西方的每一個人。

而今,尤其是從2003年中國參加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活動開始,從中國最美的書到世界最美的書,乃至中國版協舉辦的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覽中的獲獎作品,東方文化的巧妙運用無疑是受到評委青睞的最重要的要素。設計師們也將這種東方美玩弄得如火純青。就像《守望三峽》,第六屆全國書籍裝幀展覽的金獎作品。封面設計中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似字非字的狂草“守望三峽”四個字,造型恰如“一直激起千層浪”,令你三峽變遷中産生一種衝動和臆想,封面上書法枯筆飛白圖形,富有鮮明而濃厚的文化特色,不僅準確地把握了書稿的內涵,更在於注重並突出設計語言的民族性和文化感,將三峽所代表的中華文化因素有機地融入裝幀的總體構思。同時,圖形的自由法度和黑白對比的色彩又具有氣勢磅薄的時代氣息,書籍裝幀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有機結合的審美特徵得到了完美的體現。這種美也不是那些所謂的現代化和洋化的作品所能給予的。

如今,中國乃至整個東方文化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和熱愛,當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當創意設計的浪潮在全中國遍地開花的時候,回歸自己的文化,不只是形式,而是我們另一種生存的可能。

下一頁Micheal Levin的黑白視界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評論】中國的設計師不缺乏智慧,缺乏的是社會對他們的認同--呂敬人
· 《中國記憶》獲“世界最美”
· 專訪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 專訪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 行走在書籍設計的前沿——“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