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姚大鈞 採訪:小彩
採訪前言 最早出現在國內各音樂論壇上關於《北京國際電子藝術節》的消息。聽起來更像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傳言。不管怎麼説,這個資訊來得太缺乏鋪墊。想想看,我們還不太知道什麼是電子藝術、聲音藝術,還分不清電腦音樂和"MIDI音樂"的區別,就突然要有全世界新音樂、電子藝術領域最前端的一大批高人來北京進行高密度的演出,這種感覺就像從前班直接跳級到了國家重點大學。
幸好這個活動的策劃人姚大鈞我早就聽説過。由他主持製作的美國新音樂節目《前衛音樂網》在國內多個城市電臺播出,擁有大量鐵桿聽眾,是國內許多知名樂評人最重要的有聲資訊來源。同時,作為一名前衛作曲家,姚大勻本人的創作也極具前瞻性,他的作品《丹紅的細雨》是我經常戴著耳機用最大音量聽的唱片之一。
沒費太多週折,我與姚大鈞取得聯繫,經過幾次簡短的EMAIL的來往,他同意有郵件方式接受我關於《北京國際電子藝術節》的採訪。
□請先介紹一下"北京國際電子藝術節"。
這是國內第一次國際性的大型新音樂及電子藝術節,今秋將在北京舉行。將有來自世界各地十二個國家的四十位藝術家參加,展現當前(不是"現代")新音樂及電子數位藝術的最前線創作風貌。大約為期八天,除了每天的演出外,還有多場實際技術講座示範,以及聆聽室和唱片大展。這次藝術節的規模和陣容 不但在中國,就是在全亞洲也是史無前例的。
□"北京國際電子藝術節"的消息傳出以來,許多人持懷疑態度,他們的疑問是,如此規模的國際藝術盛會,在現代音樂極其發達的國家如日本、歐洲都難得一見,在相關資訊缺乏的北京舉辦,條件是否成熟?
這正是關鍵。我們不能坐等條件自己成熟。你絕對等不到的。我們辦這個活動,就是要讓條件成熟起來。也就正是因為資訊極度匱乏,所以必須要辦。老實説,在國外的大城市有沒有這樣一個藝術節根本不重要,因為在那音樂本身是存在的,有不斷的演出可看,有各樣的唱片可買可聽。但國內情況完全不同。今天國內根本聽不到什麼多樣的新音樂,如果咱信不起而促 成,環境永遠不會自己改變。
我們的音樂環境很特殊,幾十年來我們沒有參加全世界新音樂創作的進程,我們在世界新音樂藝術界,電子藝術界嚴重缺席。但那一大段路我們不可能再去回頭重走一遍,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中外直接接觸,當下接觸,大量接觸。
不過我們從另一方向來看,今天全國各地許多樂迷確實有著強烈的需要和興趣,再加上國內已經有了一些數量少但品質高的新人創作,所以其實你也可以説條件是成熟的。
□這次藝術節獲邀的藝術家來自許多國家,挑選過程及考量如何?是否有代表性?
首先,策劃音樂節和辦個別的演出不同,並不是挑幾個國外走紅的名人,請到國內來登臺就行了。一個藝術節必須有它的全面性,而我個人特別覺得一個精彩的大型新藝術、新音樂節的內容應該 要具備多樣性、代表性、和和瞻性。另外,作為一個策劃人你必須要對整個音樂環境、電子藝術有一個概念上的理解要有自己的vision。
所以我們這次演出節目所涵蓋的音樂及藝術類型極廣,可以説是抽象及具像相容,國外與本地兼顧。從流行刺激型到唯美內斂到最驃悍騷動的先鋒前衛,同時具備深度及廣度。這次活動包羅的藝術派別大概有:歐洲正編印學院派電子原音音樂、歐洲實驗電子音樂、半流行氛圍電子音樂、電子地下音樂、美國花式打碟樂派、聲音裝置藝術、具象音樂、幻聲音景音樂、聲音藝術、筆記型電腦程式即興藝術、影音互動多媒體藝術、另類控制介面電腦音樂、多媒體行為藝術,等等。
藝術家們共來自二十個國家,年齡從二十歲到五十多歲不等。有意思的是這次請到了四位女性藝術家,很難得。當然,他們都是當前全球五花八門的各類電子藝術的佼佼者。不過,我選藝術家的標準並不是看他們的國際上的名氣,或是在國內是否為人所知,而主要是他們是否值得向國內樂迷朋友、數位藝術迷們介紹。往往是國內朋友們不熟悉的我覺得才更應該介紹。這又不是聽搖滾樂,對不?
另外,我認為極具重大意義的是我們這次網羅的國內音樂、電子藝術家,他們很多平常根本沒有機會演出,有些甚至剛出道。但我在他們身上看到極大的潛力和特強的創造力。我希望這次與世界級大師們同臺演出的機會能刺激他們創作,並且更刺激整個國內創作環境。當然國內人才很多,這次也難免有遺珠之憾,但辦音樂節不是開party,我們不想把音樂變成一個大會串,像俄羅斯聖彼得堡七月份的電子音樂節一樣,已經變成了"馬拉松"有點過頭了。反正這將是一個定期的活動,以後機會還多著呢。
至於代表性。當然!這是策劃人的責任。我們費盡心血研擬這個名單,精挑細選,就是希望每一個藝術家都有他的代表性。在此特別要強調説明的是,我們選藝術家絕對不是選自己喜歡的人。要作一負負責的策劃人,要辦一個有趣味的活動,就非得要超越個人喜好,要看得廣才行。
尤其我特別強調要找能代表不同音樂風格、不同傳統的藝術家。比如法國的索娜米小姐(Laetitia Sonami)是當今高科技另類身體控制器械研發創作的先鋒大師,奧地利的"顆粒合成(Granular Synthesis)是視頻音頻多媒體表演藝術的超級巨星,美國的克雷頓(Kit Clayton)是軟體程式即興樂派的代表,挪威的"生態球"Biosphere是唯美電子樂派的寵兒,法國的艾洛瓦(Christian Eloy)是學院派電子音樂的典型,芬蘭的Pan Sonic是硬漢電子樂派的紅人,丘漢英(Randy Yau)是行動派聲音藝術的新秀,西班牙的羅培茲(Francisco Lopez)是幻聲樂派的最前沿,等等等等。
□一般人擔實驗音樂首先會想到噪音,但國內一般人熟知的幾名日本噪音樂手好像並沒有出現在演出名單之內。
因為我們早已知道日本噪音界名人秋田昌美今年要在國內演出,所以沒有必要重復。我們原本特別邀請了日本噪音紅星Masonna,但不幸的是他老兄平常在臺上蹦跳過於劇烈,把腰給扭壞了,所以取消了今後所有現場演出。其實日本唱音界另一名家遠藤一元(Killer Bug)也在這次演出名單內,另外我們請了兩位極優秀的日本吉他噪音及電子音樂家岩野一之(KK Null)和古館徹夫(Tetsuo Furudate),都是可看性可聽性極高的重量級前衛高手。此外,你將會發現很多不自稱為噪音的音樂家的東西可能比所謂噪音音樂還噪得多得多。
□我注意到這次藝術節原來的名稱是"北京國際實驗音樂節",改成現在的名字"北京國際電子藝術節"是因為內容的調整還是別的考慮?
是有幾點實際考慮,而不是內容調整。去掉"實驗"、"音樂"是有原因的。首先,"實驗"這個字雖然可能很容易懂但我覺得也有極大的誤導性,我們必須了解的是,這些藝術家絕對不是還在實驗階段的地下人物,而是老早已經實驗成功的創作者。説得通俗點,這些國外音樂家、電子藝術家大部分都是當今樂壇,電子藝術領域最走紅的大明星,像Pan Sonic, Biosphere, Carl Stone, Francisco Lopez這些人都早已是紅遍了"那"半邊天的直級巨星。比如像Carl Stone在日本能紅到名牌啤酒請他在電視上作一分鐘長的廣告音樂。這讓我想起上個世紀的作曲大師瓦瑞茲(Edgar Varese)曾經説過的一句話,"我不寫實驗音樂。我的實驗工作在我開始作曲前就已經結束了。之後,要實驗的其實是聽者。"
"音樂"其實應該改為全方位的"聲音藝術"一詞。另外,這次演出內容很多是多媒體的,非常多樣,單單"音樂"一詞沒法含蓋全面。其實名字例不很重要,稱它為"國際新音樂節"、"國際當代音樂節"、"國際新媒體藝術節"都可以。
□那麼您認為參加這次藝術節的這些人是音樂家還是藝術家?
這本來也就是一次拓寬視野和聽界的活動,所以應該從廣義來説,是藝術家。為什麼?第一,因為"音樂家"一詞很有問題,今天很多人只會彈肖邦莫扎特但根本不會創作的人也被稱作音樂家。第二,"音樂"一詞的定義太偏窄,在今天不敷應用。這次參加的創作者是在今天不敷應用聲音藝術"的宏觀語境內創作。更何況,這次很多藝術創作是帶有視頻影像的,也就是所謂多媒體的形式,還有的是帶有裝置藝術成份的,甚至身體表演的行為藝術成份的。
□本次藝術節的特約協調顧問是Naut Humon,他在美國好像是很主流的人物。在這個藝術節上Naut Humon起什麼作用? Naut Humon是當前國際上新音樂樂壇最有影響力,最有實權的一位前輩音樂人。他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且最權威的數位藝術大獎Ars Electronica(奧地利"電子藝術大獎")的主要評審委員。Naut是我非常尊敬的音樂製作人,我們觀念非常相近,特談得來。我想我和他製作的方向基本上一樣,也就是,我們關心的是音樂的整體大環境,而不是個別音樂家,或哪一咱樂派。我們沒有樂派的偏見隔閡,從學院派到hip-hop都無所謂。我們看的是長遠的,五年十年後的音樂環境發展,做的是長遠的策劃和推動工作。
在這次藝術節,Naut參與得較晚所以節目策劃方面他沒有參加,是我和Randy Yau決定的Naut只加以幾位他要帶來表演的嘉賓,讓整個活動更豐富。不過Naut多年來一直是我某些靈感的源泉,特別是他創辦的RECOMBINSNT FESTIVAL的豁達的理念和開式,給我很多啟示。具體方面,Naut以他舉辦過無數大型國際音樂節的經驗,為這次活動提供很多意見,還有技術及器材支援。另外,紀錄片可能將由我和他共同製作。
□可以想像,這麼多國際級的音樂家第一次大規模到中國演出,"北京國際電子藝術節"屆時會吸引包括我們在內的國內媒體尤其是主流文化媒體的廣泛關注。國外媒體會有什麼反應?聽説The Wire雜誌會全程採訪?
是的,除了國內各大主流媒體之外,我們也會在國外各大媒體作高調的宣傳。你知道Naut Humon的新音樂圈的地位,加上我們幾個重劃人的人際關係,會引來很多主流媒體的採訪,英國的The Wire雜誌是新音樂哨兵,當然也人進其中之一。另外,會有很多國外的樂迷專程來參加,我想最重要的是會有不少國外的音樂製作人來國內觀察這次活動及國內前衛音樂生態。比如我知道英國的大牌唱片公司Touch的兩位老闆兼製作人已決定要來,挪威的Rune Grammofon唱片公司的老闆也可能會來。
□本次藝術家會按多數音樂節的慣例事後發行紀念CD或紀錄片嗎?
是的,我們除了會出版這次音樂節的CD專輯之外(由Auscultare或Postc Concrete唱片公司作國際發行),也將會有兩組人員拍攝紀錄片,一是單純紀錄全程活動的錄影,另一組是專業的正式的紀錄電影。打算在2003年在全球發行DVD。
□作為本次藝術的策劃人,可否談一下您對這次藝術節的期待。 我們國內樂迷平常主要透過宣傳文字和打口碟。很兜圈子地,很零碎片面地接觸國外的新音樂。而這其中特別受控于所謂"樂評"的文字操縱。但百聞不如一見,很多東西,你一看到現場真人表演,聲響和影像一打到你耳膜和視網膜,什麼都不必説了,都明白了。
比如,平常你用文字很難向樂迷描述在國外樂壇上筆記型電腦是如何成為一件基本樂器,就像從前的電吉他一樣基本而平常,然而你從這次音樂節的演出可以親眼看到,隊季少數幾位音樂家之外,幾乎全是用筆記型電腦在臺上演出,而那還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電腦只量件樂器,不同的人卻可以作出那麼多種不同風格的多樣的藝術。我們可以看到,電腦這個工具並不能決定藝術創作,是藝術家來決定藝術結果、藝術境界、藝術高下。
所以親眼看到現場演出可以解決許多音樂上的疑惑。還有就是很多聲音藝術作品必須要聽現場,現場的高音量和多聲道全音域是CD唱片永遠無法呈現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不只是要讓國人看到國外新音樂=新藝術的面貌,同時我們要帶國外的頂尖音樂家、製作人、樂評人和觀察家來了解國內新音樂的發展情形。從而建立國內外雙向高速交流的管道;使中國成為世界現代音樂、電子藝術社區的一員。所以,基本上我認為這次活動將會相當於中國加入世界新音樂樂壇的WTO。
□您預測這次哪位藝術家會引起最大的轟動,哪位藝術家會遭受暫時的誤解?
我想引起轟動的應該是整個活動所反映的新音樂、新藝術的多彩多姿吧。
不過實際點説,來自奧地利維也納的"顆粒合成"是我們這次安排的壓軸大戲,會造成轟動和騷動。本來這個曾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奧地利多媒體團體打算演出他們的最新作品,但是我堅持要求他們演出"模特五號"因為我看過那個作品的現場,我當時認為是二十世界最震撼人的藝術演出。他們本來發拆不再演出舊作,因為自己感覺已經疲乏,但我一再與他們交涉,堅持中國觀眾應該有機會看到這個重要作品,後來他們終於答應,所以我希望所有對新鮮刺激的藝術經驗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另外,芬蘭國寶級紅星Pan Sonic的鋼鐵節奏將力刺你的腎上腺激素分泌,挪威的Biosphere是唯美仙樂配上特製視覺效果,都是雅俗共賞的。美國的Naut Humon會帶來幾位暫不公佈姓名的神秘來賓,也絕對會讓大家傻眼。而西班牙大師羅倍茲的全場蒙面聆聽之懸疑感,等等,都會令人終生難忘。總之,這次演出大多極富激情,能讓人哭,讓人笑,讓人叫,讓人跳!反正,可以保證絕對不會冷感,冷場。
當然,藝術節可不是馬戲團,不能光挑炫耀的東西,自然也要有低調的作品,我想整體的聒噪與幽靜,外入與內斂的比率分配會是恰到好處,這些都是我們策劃人很細心設計過的。
至於哪些是可能會受到誤解的,我基本上覺得會有,因為你一到現場,那聲響一旦開始打擊你的胸腔,震蕩你的耳膜,你感覺能上能下上就來了,除非是對音樂、對藝術根本就沒興趣的朋友。
而對於國外專家來説,最讓他們驚艷的當然將會是國內的幾位非常優秀的前衛音樂新人,這幾位都是沒有登過臺,沒有發表過作品,沒出過唱片的年輕藝術家。他們將是我們新音樂樂壇未來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