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設計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設計師赫爾佐格與“鳥巢”:隨性而成的傑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3-26 15:32:40 | 文章來源: 經濟觀察報 文/姜洪橋 呂尚春

  赫爾佐格,“鳥巢”的設計者。接受採訪時,他首先申明自己是代表赫爾佐格及德梅隆設計師事務所,而非個人。這看起來似乎與以往例行公事的採訪差不多,新聞發言人總是把自己與集體的關係分得一清二楚。

    他從始至終都透出“行于中道”的意味,言語謹慎,總是在一個問題説完之後,過一會兒再對想到的回答趕緊補充。但談到“鳥巢”時,赫爾佐格坐直了身子,他對於“鳥巢”在他心目中的定位,令人驚異,因為目前只停留在圖案上的“鳥巢”給我們的只是如潮的批評與爭議。“有西方媒體認為,鳥巢將像埃菲爾鐵塔一樣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赫爾佐格目光堅毅,儘管他是在引述,但可以看出他對於“鳥巢”毫不妥協的肯定與期盼,無論它曾經或正在被中國的各界權威不留情面地指摘。

    就國家級的公共建築而言,埃菲爾鐵塔與“鳥巢”有著相提並論的非議。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週年紀念,作為對大革命的獻禮,政府最終選擇了“象徵工業生産的強大威力”的埃菲爾鐵塔。這個設計方案招致《泰晤士報》上甚至刊登了由300人簽名的呼籲書,反對埃菲爾的設計方案,認為這一劍式鐵塔將會把巴黎的建築藝術風格破壞殆盡,其中包括頗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馬等人。

    “它的形象乍看起來令人驚訝,但仔細琢磨,自有它的道理。鳥巢的形狀不僅讓人覺得親切,而且還給人一種安定的感覺。”此次競標的中方評委之一梅季魁教授説。

    事實上至今為止,除了“鳥巢”這個詞彙自身包含的貼近自然的喻義,以及宏偉的造型,“鳥巢”對於赫爾佐格而言,凝聚的是對秩序的思考。幾乎任何一個體育場都有主臺、副臺之分,中間為主,兩邊為次,但在“鳥巢”的結構中,沒有主次之分,沒有從屬關係,沒有尊卑存在。人類居所並不比樹上的鳥巢更尊貴,貧民窟的房子並不比富人區的豪宅更低賤。

    “當然,任何一個建築都不可能是完全自我的,作為公共建築,必然要打上意識形態的印跡,但意識形態又必然寄存于一個文化體系中。因此你看中國的建築是對稱、和諧的,而美國的建築則把注重實用、功能主義演繹到極致。任何一個公共建築都離不開這個社會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社會狀態。”顯然,赫爾佐格並不否認一個公共建築的完成,作為乙方的設計師一時一刻都不可能甩脫甲方的參與,令自己處於真空狀態,妥協中有堅持,堅持中有讓度。

    赫爾佐格的思維中為什麼駐存著東方式的“中庸”呢?對於這個提問,赫爾佐格揮手在空中劃了一道橫線,“你把東西方文化截然分開是不對的,就西方而言,並非征服自然、以人為尊就是一個統一標準。比如南歐,以法國為主,是抽象、理性的, 不僅他們的園林樹木被修剪成整整齊齊的幾何建型,甚至在文字語言中也力求有著嚴整、可以人為控制其規範性的成分,但在北歐,比如德國,是浪漫、自然的。而我的家鄉瑞士巴塞爾正在南歐與北歐的分界線,因此我的思想實際上是兩種文化兼而有之,當然我從中國、日本等東方文化中也吸收了不少的東西,所以看起來我身上文化標簽的地域性不那麼強。”

    這也決定了赫爾佐格“隨性而成”的建築思想,他概括自己的建築思想時説了兩點:一、不追從任何一個潮流,不會遵循哪一種風格,當然也不會刻意與誰區別;二、隨性而成,你看看一棵樹的變化,在夏天是那麼豐盛,在秋天開始凋零,到冬天就會變成枯枝,不同的時空總是造就不同的情形,所以我的建築是自然的。

    在進行中國國家體育場的設計過程中,來往于這個古老的國度,令赫爾佐格感覺到了愉悅,因為他發現這裡的人們接受他的建築理念是那麼順暢,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説,他的主張似乎在這裡更容易感受一種契合感。令赫爾佐格感到異常欣慰的是,在中國沒有因為宗教主張的不同,而發生像十字軍東征那樣的宗教戰爭。

    這讓我們似乎看到了“鳥巢”的注腳,那是對寬容的召喚,對眾生平等的祈望。

    採訪實錄

    經濟觀察報:作為建築設計師你獲得了令建築界尊敬的普利茲克獎,在你的作品中你最滿意哪一個?

    赫爾佐格:我們的設計中最重要的是中國國家體育場,它是結構、功能等方面的完美結合。它之所以重要還因為它建設于中國,中國是現在最為令人矚目的國家。

    經濟觀察報:在您看來,建築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赫爾佐格:如果你注意的話,北京街頭就像歷史圖書館一樣,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沿街而立。

    現在有個普遍現象,不同城市建築都希望請最好的建築師來建一些特殊的建築。這説明建築現在更趨向於潮流,強調個人化的吸引力,與舊時代強調城市的整體性、協調性不一樣。倫敦市長就曾經請我們公司設計一個熱電廠改造出來的博物館。

    經濟觀察報:建築師個人的理想與市長希望標新立異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

    赫爾佐格:建築在反映意識形態,但並不是説建築就一定要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否則的話就會給人們造成建築師是個受害者的印象。建築師參與了設計工作就表明他是其中的一部分。建築不是甲方以外的東西,建築就是甲方!

    經濟觀察報:最近一段時期北京的建築流行請國外設計師設計不規則和不對稱的“怪異”建築,包括你所在的設計師事務所設計的TPT項目,這算是一種潮流嗎?

    赫爾佐格:那是因為不同城市在更多強調個人色彩,他們不光引進國外設計師,也有國內設計師的例子。這説明北京開始認可個人色彩強烈的作品並把他們作為代表。這會讓有些人感到驚訝,同樣的現象放在上海和香港就不會令人驚訝了,北京的歷史傳統發展一直處於勻質狀態。

    當然,中國人的接受能力也很強,你所説的令人驚訝的建築在這些項目的甲方看來都不奇怪,這很有意思。我認為,由於中國的悠久歷史,比如瓷器、玉器等方面創造了很多偉大的不同的形式。中國人早已閱歷了各種形式,所以他們能夠接受建築設計師的那些奇怪形式,從而見怪不怪。比如,“鳥巢”在西方被認為是一種顛覆性的形式,一些西方人在雜誌上看到這個方案時説這簡直是瘋了,而中國的甲方卻能夠接受。這不是偶然的。

    經濟觀察報:我們注意到“鳥巢”項目運用了很多中國的元素,你是否在設計的時候就是要讓它區別於西方更貼近中國?

    赫爾佐格:我同意也不同意你的説法。同意是因為我們在中國做建築設計當然希望與中國傳統有聯繫。不同意是因為在“鳥巢”中體現出來的思想是與其他作品一致的,我們一貫希望把建築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希望建築有生態主義思想。

    經濟觀察報:如今人們希望在公共建築中廣泛體現民眾的思想,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赫爾佐格:我不能就此下一個普遍性的定論,只能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舉例説明。比如“鳥巢”項目,它的操作方式和歐洲其實是一樣的,有甲方主辦,有競賽、評審團和民眾投票。這與我在歐洲參與的項目基本一致。不一樣的是,在西方國家,即便一個項目可能被各方認同,卻可能由於項目旁邊的一個鄰居的反對而失敗。這會對設計師造成強烈的挫折感。

    在我看來,就中國和西方建築的比較而言,巨大的區別在於項目所在區域甚至整個城市的規劃。中國在傳統和現代都對城市規劃有很強的控制,他們強調如何去定義和控制城市的發展,比如軸線和對稱。而在西方國家中,城市規劃發展非常緩慢,這是因為意見協調的難度很高,一條路或是一個公共設施的修建,往往要經過漫長的論證期。而城市規劃方式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城市尺度的不同。

    經濟觀察報:談到“鳥巢”項目,在這段時間裏,你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一開始的時候你的作品很受各方面的歡迎,最後卻被猛烈批評呢?

    赫爾佐格:你所説的批評是來自於設計師還是民眾?(記者答主要是設計師在媒體發表觀點之後引起的媒體爭論)

    對這個爭論,我們已經有過明確反應:一、爭論是關於功能和經濟性問題,而不是建築方面;二、這種爭論甚至在我們公司內部都會産生,調整是自然正常的現象;三、這個工程現在在各個方面都已經達成了很好的共識,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探秘今日“鳥巢”
· [專稿] 小鳥築巢成就北京奧運之夢
· 國家體育場“鳥巢”鋼結構卸載順利完成
· 卸下“鐵鎖”鳥巢自挺身姿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