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生活> 音樂

音樂節的資本路徑:“草莓”第二輪融資1億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20 09:38:48 | 文章來源: 理財週報

摩登天空2011年獲得天堂矽谷近1000萬元的投資,最近又與中國文化産業基金達成投資意向。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因為草莓音樂節而變得火熱。

在中國,第一個比較知名的音樂節是迷笛,其2010年誕生於第一所中國現代音樂學校的迷笛學校。之後,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音樂節悄然而起。

據悉,去年國內舉辦的音樂節就不下200場。

這個從西方國家的舶來品目前在中國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了政府和各個地方性企業追逐的對象,連風投們也對其緊追不捨。

理財週報記者最新了解到的情況,目前草莓音樂節剛剛獲得了第二輪融資,融資金額1億元左右。

摩登天空已融資兩輪

對於各界紛紛唱衰音樂唱片業的同時,音樂節卻異軍突起,在傳統産業受到網際網路衝擊的時代,綻放出了獨特的色彩。

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個音樂節分別是草莓音樂節和迷笛音樂節,兩者從剛開始成立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運營模式。草莓音樂節隸屬於摩登天空有限公司,摩登天空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2009年創辦了草莓音樂節。

草莓音樂節目前主要盈利模式為贊助和票房收入,一般來説,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票房收入佔到了總收入的70%。“未來草莓音樂節將會越來越貴,不再像現在300元3天這種水準了,我們會更加希望依賴於票房而非贊助”,摩登天空CEO沈黎暉説。

草莓音樂節在剛開始的一兩年都是虧損,即使是後來開始實現盈利,摩登天空也將其全部的收入投入到新一輪的擴張中。目前草莓音樂節遍地開花就得益於其不斷收購了各地區的音樂節,並給予一定的財務和人員管理的支援,讓各地區的團隊人員獨立運營,更具有地方性特色。

對於摩登天空來説,未來規劃將傾向於規模化,打造完整的音樂節上下游産業鏈。沈黎暉告訴記者,“以音樂節為核心,上游的話我們有演出經紀業務,演出的藝人以音樂節為平臺,並相繼推出唱片、周邊産品等。”

迷笛的情況也與此類似,作為國內創辦最早的音樂節,在開辦過了7年後才真正實現盈利。據了解,迷笛一場音樂節的投入在200-300萬左右,音樂人的收入以及吃住方面佔到了2/3左右,剩下的就是租賃場地和樂器的收入。“2009年前我們一直是依靠迷笛學校和演出公司的投資,而2009年後,我們分為兩種,迷笛演出公司主要獨立投資北京、上海,其他地區則由政府製作方和贊助商的投資。”

不過對於贊助商這塊,迷笛有著嚴格的把控。“我們不會出讓我們音樂節的冠名權,不過可以進行舞臺冠名以及其他形式的推廣。”

在産業鏈整合上,迷笛演出公司比較傾向於橫向運營模式。據了解,該演出公司除了自身做音樂節外,也幫助其他主辦方做音樂節策劃服務。

相比于草莓音樂節的全國擴張,迷笛音樂節更加偏重於小而美的發展模式。目前,迷笛音樂節每年會定期舉辦5場,包括“五一”時期的北京、上海音樂節,“十一”的長江迷笛音樂節,元旦的深圳音樂節,以及今年將推出的迷笛民謠音樂節。“我們未來將打造不同類型的音樂節,包括迷笛爵士音樂節,HIP-hop音樂節,鄉村音樂節等,此外,我們的兒童迷笛音樂節目前也已經舉辦了四屆。”單蔚告訴記者。

音樂節在吸引了年輕人群的同時,資本方也紛紛踏破了門檻。據了解,摩登天空早在2011年就已經獲得了天堂矽谷近1000萬元的投資,而就在最近,中國文化産業基金等風投也與摩登天空達成了投資意向,投資規模近1億元。

單蔚亦表示曾經很多風投機構找到過迷笛演出公司,但是並沒有談成。“風投機構擔憂的是投資時長問題。音樂節屬於文化産業,需要更長時間的培育,是一個長期性的投資回報。”

音樂節的酷文化

當談起草莓音樂節未來規劃時,很有性格的沈黎暉口中不停地重復著三個字:“要很酷。”

“酷”是音樂節的標誌,也是這種酷文化吸引了80後、90後甚至00後的一幫鐵粉。

作為目前全國頗有影響力的草莓音樂節,今年將在全國舉辦20多場演出,以北京、上海雙城音樂節為例,演出三天共邀請了260組國內外樂隊和藝人,共計佈置了13個舞臺同時演出,兩地三天共計吸引了近25萬人參與。

做到如此大的規模,沈黎暉及其團隊沒有少費心思。一個僅由60人組成的團隊承包了音樂節整個策劃準備工作。

“通常來説,像北京、上海舉辦的超級音樂節需要7-8個月的準備時間,其他地區一般3-4個月就可以了。”沈黎暉告訴記者。

據了解,音樂節最開始的環節是需要找歌手樂隊,一般在音樂節開始3個月前就需要確認,海外知名樂隊的邀請主要由摩登天空的紐約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來負責。

音樂節的場地選擇也很重要。以今年草莓音樂節為例,北京和上海雙城音樂節,兩地分別選擇了北京通州運河公園和上海世博公園公園。此後就是紛繁複雜的審批工作,售票工作。

場地的包裝和設計也是體現一個音樂節的基因所在,正如當大家談起草莓音樂節就自然會與時尚掛鉤,而當談起搖滾、朋克風就會認為是迷笛的style。

“我們有一套我們的審美系統,選擇一切與時尚相關的東西。不僅可以滿足樂迷的需求,而且很多對視覺係感興趣的朋友也會喜歡。”沈黎暉表示。

如今的音樂節已經不僅僅是個音樂盛會,更是一個文化節。在舉辦音樂節的同時草莓和迷笛都有同時開設文化創意市集,海魂衫,鉚釘帽……以及各種各樣的音樂專輯都會出現在這個市集中。“目前周邊産品佔我們整體收入比例不到5%,而國際音樂節,這方面是很高的,以後我們會在周邊産品這塊做更多的開發。”單蔚告訴記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