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戶外音樂節遍地開花白熱化競爭轉型困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3 09:56:01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電吉他、架子鼓、巨大搖滾舞臺、標新立異的青年、帳篷與草地....。.近年來,戶外音樂節在中國內地發展迅速。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音樂理念”與“明星效應”之爭也日趨白熱化。

1日,以內地搖滾新教父謝天笑、校園民謠代表老狼、台灣人氣樂團蘇打綠等樂壇明星領銜的2013草莓音樂節在西安舉行,由老牌搖滾、當紅大牌與獨立唱將所匯集的音樂“潮元素”,引爆全場樂迷。

音樂節作為西方的舶來品在中國起步較晚,十餘年前,戶外音樂節對內地民眾而言還是個陌生詞彙,而隨著“迷笛音樂節”作為中國內地首個原創音樂節的橫空出世,如今戶外音樂節已形成一定規模。借助此平臺,許多“地下”樂隊得以浮出水面,原創力量與文化的表現日益成為其核心內容。

據統計,2009年內地音樂節數量僅50多個,但2012年,音樂節數量已輕易“破百”,且仍在急速增加。迷笛音樂節、張北音樂節、長江音樂節、熱波音樂節、草莓音樂節、西湖音樂節等接踵而至。

迷笛音樂節負責人張帆表示,近年來音樂節數量增長呈井噴之勢,現場音樂、現場演出已成為産業鏈的重要環節,而目前音樂節的盈利模式還普遍較為單一,票房、贊助商與音樂節衍生産品成為音樂節收入的主要來源。

“音樂節不能僅靠增加經濟投資來發展,找到符合音樂節的內在氣質的元素才是重點,許多明星大牌都是靠包裝,這對主辦方及音樂節,都是不適合的。”張帆認説。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音樂節主辦者僅依靠宣揚“搖滾不死”的音樂精神已逐漸無法滿足音樂節受眾的需求。於是,運用“明星效應”吸引觀眾成為眾多音樂節的“熱門選項”。

樂谷音樂節總製作人魏明對“燒錢拼大牌”的做法並不排斥,他認為,內地音樂節的主辦者應對自身經營模式加以區分。近幾年,內地的音樂節“專業戶”日益增多,“熟臉”致使觀眾産生審美疲勞,斥資引進國內外的樂壇“大腕”或將更符合市場與樂迷的要求和選擇。

目前,中國音樂節存在的問題包括盈利能力不強,內容同質化,票價普遍偏高以及市場運作有待完善等。

有專家表示,音樂節作為一種文化展示的舞臺,理應保證高品質的現場演出,並帶給樂迷享受音樂的體驗,而近些年內地音樂節數量激增則大都為經濟利益所致,許多音樂節形式大於內容也令其未盛先衰,同時也與舉辦音樂節的初衷相去甚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