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音樂節市場呈井噴式發展,各種主題的音樂節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場跑馬圈地的新浪潮。四五年前,説起國內的音樂節,能講出名字的可能只有“迷笛”和“草莓”。如今,“迷笛”、“草莓”、“摩登天空”、“張北”、“大愛”、“白海豚”、“樂谷”、“現代電子”……幾十個音樂節品牌紛紛出現,讓人應接不暇。
音樂節是個舶來品。1969年在美國舉辦的伍德斯托克搖滾音樂節,成為世界音樂節的起點。而中國的音樂節起始於2000年在北京迷笛音樂學校禮堂舉辦的迷笛音樂節。據道略文化産業研究中心統計,中國每年音樂節的舉辦數量已經從2006年的十幾個,增加到現在的上百個,平均增速達30%左右。2009年,我國舉辦的各式各樣音樂節共計44場,到2010年,增加到92場,2011年為114場,三年增長了159%。截至6月底,我國今年舉辦的音樂節數量已達56個,且仍在繼續增加,有望超過2011年。
雖然近年來國內音樂節發展迅速,可在音樂評論家金兆鈞看來,中國目前的戶外音樂節還不算多。英國每年有400多個音樂節,而我們的音樂節才剛剛起步。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坦言,一些人説我國現在音樂節過多,其實指的是一些地區和城市舉辦得太多,假如平均分佈到全國,還是少的。所以説,關鍵是要讓音樂資源配置合理,讓全國觀眾都能享受到音樂的陽光。
道略文化産業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以2010年為例,全國共舉辦的92場音樂節中,光是在北京就舉辦了20多場,其次是重慶、福建、浙江、廣東等地,全國多數省份都與音樂節無緣。
除了分佈不均外,盈利難一直是最讓中國音樂節頭疼的問題。據草莓音樂節創始人沈黎暉估計,國內盈利的音樂節不到15%。即便是歷史最悠久的迷笛音樂節,也僅在2007年實現薄利。至於今年6月在成都舉辦的大愛音樂節,6000多萬元的天價投資最後只換來300萬元的票房成績,讓許多媒體和業內人士驚呼慘不忍睹。
為什麼我國音樂節數量蓬勃發展卻難以盈利?
知名音樂策劃人黃燎原認為,中國目前的音樂節遠沒有實現産業化。一方面,贈票和索票過多,導致票房收入縮水;另一方面,贊助還沒形成常態和良性迴圈,致使每次音樂節都要為資金問題頭疼。
熱波傳媒總裁李岱坦言,中國音樂節市場存在投資泡沫,大家紛紛舉辦音樂節,都想做大做強,不顧成本地增加投入,但實際情況是,國內市場並沒完全打開,大多數音樂節缺乏專業管理團隊,許多音樂節最終只會血本無歸。
另外,國內大多數音樂節缺乏特色也是其“盈利難”的重要原因。
許多網友抱怨,在各地的演唱會上,總是那麼幾個明星,搖滾音樂節有他們,古典音樂節也有他們,民謠音樂節還有他們。許多音樂節缺乏特色,壓根兒就是一場拼盤演唱會。
對於國內大多數音樂節缺乏特色與理念問題,趙季平曾發出警告,沒有特色和創新,許多戶外音樂節早晚走下坡路,被觀眾厭倦、淘汰。
據了解,世界上有許多比較成熟的音樂節,比如,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懷特島音樂節、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日本的夏日音速音樂節(Summer Sonic)等。夏日音速音樂節就是以井然的秩序聞名於世。2010年,參加完夏日音速音樂節的中國歌手葉培曾發表微網志感慨:“每個舞臺間都是泥濘的土路。幾萬人啊,路上居然沒有一點垃圾。”
著名樂評人孫孟晉説,英國知名的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所提供的不只是300個樂隊的演出,而是一次狂歡的機會,一次關於音樂的購物、參與、漫遊與大開眼界的機會。主辦者事先培養了方圓十幾公里的綠草,供觀眾躺著感受陽光與音樂的溫暖。而幾萬隻宿營的帳篷更是吸引人。除了8個同時演出的舞臺外,更多的大帳篷裏呈現了世界各地的民間音樂。另外,還有幾百種音樂節紀念品,幾十種小吃。這樣的音樂節誰不會被吸引?難怪人家音樂節十多萬張門票每每都會提前銷售一空。可見,我們與國外知名音樂節的距離是在對音樂節的認識上。
迷笛演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單蔚認為,音樂節只是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維持音樂節的口碑,要保證高品質的現場演出,還要給樂迷自由、人性化的現場體驗,既能聽音樂,又能享受到文化氛圍。最怕的是有人只是為了宣傳而借音樂之名,做一錘子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