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歷數世界六大音樂節 且歌且行且狂歡(組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5 16:34:03 |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EXIT音樂節是世界頂尖樂手夢想的舞臺。

EXIT音樂節是世界頂尖樂手夢想的舞臺。

 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上的帳篷是一大特色。

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上的帳篷是一大特色。

 塞爾維亞的人文景觀也是音樂節之外不可不看的亮點。

塞爾維亞的人文景觀也是音樂節之外不可不看的亮點。

 現場搭起各式各樣的高臺。

現場搭起各式各樣的高臺。

跟著音樂搖滾英倫一夏

只有見過英國的音樂節才能體會什麼是歷史悠久,什麼是音樂現場,什麼是陽光與草地裏的歌唱,什麼是生命的放飛,什麼是內心與愛的碰撞。樂隊被數以萬計的觀眾包圍著,空氣裏飄浮著的激情與音符不斷凝聚、昇華直至迸發,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熱情、愛與音樂。

朝聖格拉斯頓伯裏

格拉斯頓伯裏是一個位於英國西南方的小鎮,在史前時代原本是座被河流環抱的小島,自古以來便為各式神秘傳説所圍繞,但1970年,這裡來了一批意外的訪客,從此這個小鎮便因音樂而揚名世界。對樂迷來説,尤其是搖滾樂迷,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Glastonbury Festival)就是一個完美的朝聖地。它的獨特魅力吸引了無數前來膜拜的樂迷之外,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重量級歌手和樂隊。1970年以來,這個在英格蘭西南部一個農莊上舉行的週末音樂節(6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已經成為世界搖滾樂迷最翹首以盼的音樂節,每年音樂節的門票都能在1~2個小時之內被搶購一空。

去年的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有15萬人參加,在80個舞臺上共進行了700多場現場演出。除了經久不衰的搖滾樂外,還增加了一些舞蹈表演、喜劇和雜技等觀賞性、娛樂性強的節目。不過,要想到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去“酷”一把,就一定要有不論颳風下雨,住帳篷喝涼水都在所不惜的精神!音樂節通常會選擇在一個寬廣的場所舉行。有些興奮到極點的樂迷甚至幾乎三天都不睡覺,只是盡情地沉浸在屬於自己的音樂世界裏,只要能看到聽到自己喜歡的樂隊的演出,就仿佛擁有了全世界。

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戶外草地音樂節,每年一到這個時候,便會看到五顏六色的休旅車塞滿了通往農場的羊腸小道,恐怕有數公里長,人們背著沉重行李走入會場,在草地上搭起的帳篷,露營式、印第安式、蒙古包、樹屋等,形形色色,充作未來4、5天的寓所。天熱時,即便脫去上衣亦無妨,沒人會為之大驚小怪,因為會場中多得是各式奇異裝扮。這群現代的音樂遊牧民族在帳篷設計、服裝外形、交通工具上挖空心思地爭奇鬥艷,有人將熒光燈管綴在皮衣上、裝扮成科技感十足的未來人,警察、飛車黨與古武士分別從你身旁經過……而當陰雨籠罩的時候,屬於這裡的激情與熱情不但沒有被沖淡,反而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音樂這個神奇的催化劑,仿佛放大了人們身上的每一個感官細胞,雨水打在身上變成了讓歡樂成長、擴散的養分,所以經常可以看見上千人穿著惠靈頓長靴在雨中起舞、high到忘我的年輕人,站在大雨裏甚至衝進泥坑,把泥漿涂滿全身來釋放自己的情緒,那種有些極限甚至有些原始的歡樂與釋放方式,是那麼的讓人沉醉。

這裡是音樂的朝聖地,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延續下去,除了忘我地釋放自己的激情之外,幾乎所有的樂迷都格外地注意維護這片聖地的環境,這裡的環境保護問題格外受關注。商販們必須在音樂節裏回收物品,所販售的食物和飲料必須使用可降解的食具,同時也必須出售價格公道的茶和咖啡。每年,商販之間還會舉行一場特殊的比賽,爭取做到高於環保標準的服務,而最為環保的商販則可以擁有下一年音樂節免費入場的資格。

傳奇懷特島

除了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英國音樂節的另外一個高潮就是懷特島音樂節。懷特島音樂節同樣歷史悠久,最早于1968年~1970年舉辦過三屆,由Foulk三兄弟創立,不少世界樂壇傳奇在這裡演出過,例如The Rolling Stones、David Bowie、The Sex Pistols等樂壇中響噹噹的金字招牌,都曾是該音樂節亮點中的亮點。其中,1969年Bob Dylan的參加更是讓懷特島音樂節聲名鵲起。而1970年的那屆音樂節則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名的早期搖滾音樂盛事之一,The Doors、Jimi Hendrix等50多位明星到場表演,實際上這也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一次人類的聚會,共有超過60萬人次參加,一舉打破了前一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人數紀錄。今年的音樂節將在6月22日~24日舉辦,屆時將有Tom Petty、The Heartbreakers、Pearl Jam等眾多知名樂隊和歌手參加。

音樂節相關去處:

1.利茲(Leeds)和雷丁(Reading)是年輕搖滾和獨立音樂愛好者的天堂,而多西特(Dorset )舉辦的Bestival露營音樂節(Camp Bestival)則比較受小朋友的歡迎。

2.加的夫大週末音樂節(Cardiff Big Weekend)和蒙茅斯音樂節(Monmouth Festival)是本土和國際頂級藝術家雲集的大型免費音樂活動。

3.格拉斯哥爵士音樂節(Glasgow Jazz Festival)在2011年舉行了創辦25週年慶典。

4.巴斯國際音樂節(Bath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是每年5月底舉行的為期兩周的活動,屆時巴斯市內的眾多場館將響起古典音樂、國際爵士樂和現代音樂的天籟之聲。

5.諾丁山嘉年華(Notting Hill Carnival)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街頭慶典活動,每年8月的bank holiday,整個西倫敦的街頭都會成為音樂天堂。從歷史上看,鋼管樂隊及索卡(Soca)和卡裏普索(Calypso)音樂曾是嘉年華的核心內容,但近年來,被一些靜電音響系統取代,表演的是雷鬼(Reggae)、R&B、瘋克(Funk)、浩室、Dub等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

TIPS

1.格拉斯頓伯裏音樂節(Glastonbury Festival)由於奧運會的舉辦停辦一屆,剛好有充分的時間為下一次做準備。

2.格拉斯頓伯裏交通

到達格拉斯頓伯裏最好的交通方式是從距離小鎮40英里外的布裏斯托爾(Bristol)乘坐367路巴士前往,巴士班次非常頻繁。

音樂節期間每天都有從布裏斯托爾的Temple Meads以及格拉斯頓伯裏小鎮發往這裡的巴士。票價:往返15英鎊,單程8英鎊(必需持有音樂會的門票才可搭乘以上巴士)

3.懷特島交通

可從南安普敦搭乘Red Funnel Ferry,約一個小時抵達East Cowes,人車同船;也可從樸茨茅斯搭乘只載人的Red Funnel到West Cowes,約需40-60分鐘。班次很多,不必預訂。

島內主要景點和城鎮之間基本都以巴士為交通工具,平均半個小時一班。推薦購買島內巴士通票(buses pass),通票可在巴士內購買。

FAQ問答:

佐瀾 塞爾維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

Q:能介紹一下塞爾維亞的音樂節嗎?

A:塞爾維亞有四大音樂節,諾維薩德EXIT音樂節,古恰小號音樂節,NISVILLE爵士樂音樂節和貝爾格萊德啤酒節。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EXIT,毫無疑問,這個音樂節現在是歐洲最受歡迎的音樂節,因為在這裡,既有傳統音樂,又有現代音樂,整個音樂節的舉辦地是迷人的彼特羅瓦拉丁城堡,音樂節的氣氛非常棒,幾乎歐洲所有的喜歡音樂的年輕人都會來這裡,發揮自己的激情和創造力。

Q:聽説音樂節上有很多美食?

A:當然,塞爾維亞本來就有很多美食,太多了,但是我最推薦的就是烤乳豬和烤羊羔。

Q:除了EXIT,還有什麼音樂節是值得去看的?

A:古恰小號音樂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金喇叭音樂節”。去年中國的樂隊也參演了,博得了大家的認可,來參加的是嗩吶演奏,那是一種我們從未聽過的聲音。EXIT也在尋求同中國樂隊的合作,希望以後中國最好的樂隊也能來參加。

塞爾維亞賞樂於流火七月

兩條大河交匯的地方必定充滿靈氣,多瑙河和薩瓦河為塞爾維亞的斯拉伕人注入生命活力,也為他們帶來享樂資本,雖然遠離戰亂未多久,但斯拉伕人獨特的激情讓每個夏日的塞爾維亞都被音樂點燃。

逃離,音樂是出口

你絕想不到歐洲最著名的音樂節來自於塞爾維亞這樣小的地方:諾維薩德EXIT音樂節(EXIT NOVI SAD)是如今風靡整個歐洲的音樂狂歡節,每年EXIT舉行之時,可謂是全歐洲年輕人心思齊聚之日——Novi Sad!go go go,奔向那裏,那是年輕人的天堂。

EXIT音樂節開始於2000年,最初是為了反對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而舉辦的。EXIT的得名有些趣味,當年,塞爾維亞人為了突破戰亂的封鎖,思想的束縛,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就是音樂。經過10年的發展,EXIT已經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電子音樂節。

如果説除了組織的優劣程度和大牌齊聚的數量,全球諸多音樂節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恐怕就是以何為背景了。EXIT音樂節以依多瑙河(Danube

River)畔而建的美妙中世紀堡壘——彼特羅瓦拉丁城堡(Petrovaradin)為後臺,這城堡屹立在多瑙河畔已經300多年之久,如此華麗的背景,佐以傳統和流行皆有的音樂,再加上最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這些理由,都成為人們無法抗拒EXIT的原因。《衛報》曾對這個音樂節進行報道,稱這是歐洲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為期四天的節日裏吸引過約20萬人前來參觀——這樣説未免謙虛了,這絕對是2012年歐洲最有影響力的音樂節。塞爾維亞人如今常驕傲地説:“EXIT舉辦初始,我們發出各種邀請,去蒐羅全球著名的樂隊,請他們來;如今,全球最著名的樂隊都以能來EXIT為榮,來這裡演出,就像獲得了最高獎勵一般。”熱情的塞爾維亞人歡迎全球的樂迷都來狂歡,“除了吸毒,盡請發揮你的創造力吧,這是活力激情和創造的藝術天堂!”

今年的音樂節將於7月12日~7月15日期間舉行。即將參演的樂隊也是響噹噹的大牌:Guns N’Roses, Duran Duran、New Order都在其中,門票124歐元——略貴,但是能欣賞到如此大牌也算值得,這可是最頂尖的音樂節之一。

EXIT的舉辦地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位於貝爾格萊德西北方向80公里處。諾維薩德優雅地佇立於多瑙河畔,兼具傳統與現代的特點。愛因斯坦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馬利奇曾居住於此。諾維薩德以其多元文化精神和各式建築風格聞名於世——哥特式、巴洛克式、分離派、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彼特羅瓦拉丁城堡是諾維薩德和伏伊伏丁那的標誌性建築,這裡有郊遊場地、藝術中心、天文館、夜生活場所——當然,還有EXIT。

“三美主義”

塞爾維亞的七月流火裏,迷人的“三美主義”是消暑良方。第一美為“美食”,塞爾維亞人崇尚美食,因為享受生活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用有機食材做成的地方特色食品,嘗一口你便停不下來。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同這裡的人文地理一脈相承。塞爾維亞美食深受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國影響,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殊的食材選擇、烹飪方法、用餐環境和待客方式。另一美為“美酒”,塞爾維亞出産約700多種葡萄酒。葡萄種植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西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普羅布斯就開始在佛洛斯卡戈拉山坡種植葡萄。最後一美,當然是EXIT的“樂美”了。

地處巴爾幹地區的塞爾維亞對於中國人來説還有些陌生,但音樂無國界,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參贊佐瀾説,我們非常歡迎中國最好樂隊的加入,因為EXIT是一個全球音樂盛會。

音樂節相關去處:

1.彼特羅瓦拉丁城堡(Petrovaradin)

這裡是EXIT的主場,在多瑙河畔屹立300多年的城堡。它是全歐洲30 多座較大的古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地處多瑙河和巴奇卡運河交匯處,距首都貝爾格萊德約70公里。

2.NISVILLE爵士樂音樂節所在地尼什(NIS)

作為君士坦丁大帝的出生地,尼什是塞爾維亞第三大城市,位於貝爾格萊德東南240公里處。概括來説,尼什就是巴爾幹半島(Balkans)的縮影。這裡所匯集的歷史、傳統、生活方式和思想鑄就了尼什的城市精神。您可以切身體驗各處歷史遺跡、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如麥迪阿娜(Mediana)、尼什堡壘(Nisfortress)、骷髏塔(Skulltower)等,海濱長廊街還有音樂及慶典活動。

TIPS

1.音樂節穿著

無具體要求,因多在夏季舉行,建議舒適、涼爽為主,如果能體現個人特色,那再好不過了。

2. 音樂節的舉辦時間:古恰小號音樂節舉辦時間為2012年6月8日-12月8日;NISVILLE爵士樂音樂節的舉辦時間為2012年8月16日-8月19日;貝爾格萊德啤酒節的舉行時間是2012年8月15日~8月19日。

3.塞爾維亞美食

燒烤、豆類、基巴察奶酪餡餅、茄子甜椒醬、酸菜卷、菜燉牛肉、魚湯、巴納特香腸。

飲料:天然果汁、梅子白蘭地、木瓜白蘭地、葡萄酒、啤酒。

FAQ問答:

孫海瑛 南澳大利亞旅遊局

Q:今年的世界音樂節WOMADelaide已經于3月12日結束,明年將在什麼時候舉行?

A:2013年的舉行時間是3月8日~11日,網上訂票日期截止到2012年6月底。

Q:去參加世界音樂節需要帶上那些物品,有什麼不可以帶?

A:列印好的電子票、帶照片的身份證明、帽子、太陽眼鏡、備用藥。如果你是一個招蟲子的人,還是帶上長袖夾克吧。

寵物不要帶,留在家裏,孩子可以帶,因為有兒童區可以提供玩耍,尖銳物品、玻璃器皿都不能帶,高腳的凳子也不能帶。

Q:除了音樂節,在阿德萊德還有什麼值得參與的活動?

A:在天空之城阿德萊德杯賽馬日(Skycity Adelaide Cup Day)和魔幻百萬賽馬日(Magic Millions Race Day),盡情體驗賽馬、時裝、美食和歡樂。在國際七人橄欖球賽(International Rugby Sevens)期間,加入阿德萊德體育館(Adelaide Oval)令人振奮的運動狂歡。在阿德萊德歌舞節(Adelaide Cabaret Festival)上盡情欣賞音樂、諷刺作品、喜劇和表演藝術。

Q:在阿德萊德旅遊,有什麼必去的景點?

A:多倫斯河(River Torrens),自東向西橫穿過阿德萊德市,將其分為南、北兩部分,阿德萊德(Adelaide City)多為商業區,北阿德萊德(North Adelaide)多為住宅區。

維多利亞廣場(Victoria Square),廣場上由著名雕刻家John Dowie 以流經南澳大利亞的三條河川而設計的噴水池讓人印象深刻。從廣場周圍可以同時眺望阿德萊德的新舊兩個時代的建築,近代的南澳大利亞州政府大樓和建設阿德萊德之初所建造的St. Francis Xaviers 大教堂、最高法院等相互照應,這些19世紀的建築物仍保持著當時的風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