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一襲白袍驚艷亮相,為家鄉觀眾傾情獻上多首經典曲目。
演唱會舞臺山水畫意境十足。
面對家鄉觀眾的熱情,朱哲琴激動落淚。
從廣州走出去的“丹頂鶴女孩”朱哲琴,如今已是一位譽滿全球的音樂家,20年後,當她在廣州大劇院再次唱起成名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不禁淚灑舞臺。作為奧迪音樂周的閉幕音樂會,“聽·見朱哲琴”音樂會前晚在廣州大劇院唱響。歲月如梭,但廣州觀眾在她的歌聲裏聆聽到的卻是不變的真誠、淳樸,和對音樂的摯愛。音樂會中朱哲琴式的舞美、伴奏樂隊、即興演繹方式更成為她獨樹一幟的標簽,成為她在樂迷眼中無可取代的理由。
琴式標簽 之 舞美
朱哲琴曾經説過,她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演出場所有兩種,一種是純自然的山水,一種就是像廣州大劇院這樣聲效一流的音樂廳,而當晚舞臺的布景可謂將這兩種理想合二為一。通過多媒體投影,懸挂在舞臺各層面的卷軸式畫卷不時投射出國畫、書法、梵文,與舞臺上的樂隊渾然一體。尤其是朱哲琴與宋代山水畫風大師李華弌的跨界合作,他的山水畫卷被錯落有致地投射到舞臺上時,猶如一片立體的山水,置身於其間的朱哲琴好像是畫中人物,令人有種高山流水會知音的驚艷感。
演出一開始,一身白袍配黑色封腰的她梳著雙髻,在薄幕後盤腿打坐,猶如超凡脫俗的仙子。朱哲琴自始至終赤裸著雙腳,時而踏歌而舞,時而像參禪般與觀眾交流:“你相信有來世嗎?你相信愛情嗎?你拜金嗎?”令現場仿佛幻化成一種靈修,觀眾有時連掌聲也壓得很低,似乎害怕打破這種寧靜。
琴式標簽 之 樂隊
雖然是手持麥克風在演唱,但現場的音響卻純凈似自然的發聲。這除了得益於著名調音師陳健恒的現場調音,也與伴奏樂隊的獨特構成分不開。演出中,細心的觀眾會驚訝地發現,樂隊中唯一的電聲樂器是一架電子鍵盤,而架子鼓、吉他和貝斯這些演唱會伴奏中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樂器一概沒有。古箏、鑼鼓、簫笛等中國傳統樂器佔據了主流,中樂的阮代替了吉他的功能,除了演奏旋律之外,還作為節奏樂器使用。樂手、伴唱個個都是高手,尤其演奏中胡、板胡的樂手霍永剛,在《羚羊過山崗》等歌曲中隨興加入的一兩句伴唱,總令人有驚艷之感,多次引發觀眾鼓掌。原來,他就是朱哲琴的多張專輯中不時出現的那把經典男聲。
琴式標簽 之 即興
即興演唱成為當晚樂迷收到的一份特別禮物。當《阿姐鼓》作為壓軸歌曲唱完,觀眾依然意猶未盡時,朱哲琴突然宣佈她要與樂隊即興創作一首歌曲,“這首歌曲一定你從來沒有聽過,以後也不會再次聽到”。隨後,在樂隊鍵盤手營造出的一種天然音響和一聲鐘鳴下,朱哲琴略一思忖,不出10秒鐘,一段旋律優美的無詞歌便脫口而出,數句之後,樂隊的簫聲、古箏、鼓樂也緩慢跟上,雖然事先沒有經過任何排練,但各個聲部的配合都渾然天成。
琴式標簽 之 親切
單純聽朱哲琴的音樂,很多人會以為她是一位曲高和寡的音樂家。但當晚的朱哲琴帶給觀眾更多的感覺卻是真誠和親切。首次回鄉開唱的她,特別在音樂會的序曲中加入了一段廣東童謠的旋律《落雨大》,還用夾帶著粵語的普通話與大家交流。演出中,她還不時帶動觀眾為自己的演唱打拍子,與她一起合唱,雖然她的歌曲學唱起來並不容易,但不少觀眾還是表現出了極大的熱誠,積極地與她互動。
音樂會的最後,樂隊都已經退場謝幕了,觀眾卻依然意猶未盡不願離開,吶喊著要她演唱“丹頂鶴”(《一個真實的故事》)。盛情難卻之下,朱哲琴只得將這首她聲稱自己已經十幾年沒有唱過的歌曲清唱一遍。不過,才剛起唱到“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朱哲琴就突然哽咽落淚,唱不下去了。“不要哭!”這時,觀眾席裏與她一起合唱的聲音突然變大了,和著觀眾的歌聲,朱哲琴終於完整地演繹完這首歌曲,為這次演唱會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朱哲琴:會嘗試用粵語創作
當晚的演唱會結束後,朱哲琴又從廣州大劇院藝術總監徐民奇手上接過聘書,成為“廣州大劇院簽約藝術家”。雖然在演唱會的前一天一直排練至淩晨4點半,演唱會當晚又唱得“全身濕透”,但接受採訪時她依然顯得神采奕奕:“想不到廣州觀眾那麼踴躍,反響那麼熱烈,我很感動!”
據悉,作為首位與廣州大劇院簽約的藝術家,朱哲琴將在未來與大劇院有更密切的合作。大劇院將設立“朱哲琴工作室”,為這位從廣州走出去的藝術家創立記錄她音樂歷程的藝術空間。朱哲琴表示,日後會嘗試用粵語進行一些創作,“我對粵語有種莫名的感情,對我來説它不僅是母語,而且一聽到就能找到家長裏短的感覺。”
對於在演唱會打赤腳上陣,朱哲琴解釋,其實這次還是準備了兩雙鞋,“但是排練時,剛唱完第一首歌曲站起來時,我就很自然的想把鞋子脫掉,好像是一種條件反射,用腳踏在地面上才有那種很自由的感覺,我想跟我的音樂一起飛。”
音樂會當晚的中樂式伴奏團隊令觀眾眼前一亮,談到這支樂隊,朱哲琴也表示:“這是我嘗試中國音樂當代化的一種探索。”事實證明,運用中樂同樣能表現音樂的節奏感和立體感。“我希望中國音樂能夠在世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現中樂的魅力。”
作為朱哲琴長期合作的製作人,詞曲作家何訓田當晚也出現在大劇院。他評價,由於是在家鄉演出,朱哲琴比在其他地方多了一種很深的情緒在裏面。對於朱哲琴的音樂,他定義為“非流行、非美聲、非原生態”。何訓田説,他的創作長期為她服務,因為很多歌手都不具備像她這樣綜合的實力,尤其像當晚那樣與樂隊即興創作曲目,確實難度很高,一定要達到很高的音樂水準才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