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樂壇距“獨立”為時尚早 主流歌手嘗試獨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9 14:23:29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樂壇距“獨立”還早呢

▲莫文蔚等主流歌手紛紛開始“獨立”。

 樂壇距“獨立”還早呢

▲萬曉利的風格是帶有實驗色彩的民謠搖滾。

 樂壇距“獨立”還早呢

陳綺貞等獨立歌手有著自己的追求。

莫文蔚的最新專輯《寶貝》于7月26日發行了,發行的不是實體唱片,而是數字專輯,製作模式不是主流的大團隊,而是獨立的小團隊。近年來,獨立音樂浪潮席捲整個華語樂壇,莫文蔚等主流歌手也不例外,紛紛開始“獨立”。

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與歌迷,他們認為,獨立歌手增多了,但中國樂壇的“獨立”則尚待時日。

主流歌手開始“獨立”

陳綺貞、曹方、蘇打綠、王箏、林一峰、張懸、龍寬、與非門……2000年以來,中國樂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獨立歌手,他們的音樂與主流歌手的口水歌不同,有著自己的特點與追求。獨立歌手的個性音樂通過網際網路急速傳播,在學生與白領人士中極受歡迎,這些獨立歌手在一夜之間由小眾變為大眾,其中最成功的當屬陳綺貞與蘇打綠,他們的票房號召力絲毫不輸給主流歌手。

獨立音樂由小眾變為大眾,不僅影響了觀眾的欣賞品位,還影響了主流歌手、大牌歌手。剛剛發行新專輯《寶貝》的莫文蔚,從2007年發行的《拉活》專輯開始,專輯製作模式就從大團隊轉向小團隊,這個小團隊由作詞人李焯雄、音樂人TerryChan,以及莫文蔚自己組成。在此情況下,莫文蔚所屬的唱片公司環球唱片僅僅是發行方,不再擔任專輯製作的工作,主流歌手由此與唱片公司逐漸分離。

“歌神”張學友也同樣如此,今年2月發行的粵語專輯《私人角落》由張學友自己出資製作,是一張完全沒有商業考慮的專輯。張學友還表示,從《私人角落》開始,接下來的幾張專輯都不再以商業市場為第一考量,而把重點放在自己的喜好與嘗試,以及歌曲的品質等方面,做真正的獨立音樂。

歌手“獨立”是形勢所迫

2000年以後,唱片工業被網路盜版衝擊得幾近癱瘓,許多小型唱片公司接連倒閉,大型唱片公司則紛紛轉型。在樂壇這種蕭條的狀態中,一些歌手心態浮躁,不再重視唱片的發行與品質,而另一些歌手則堅持做音樂,另覓出路,以獨立音樂的形式開始走俏,在不小範圍內引發熱潮。

“獨立音樂不是一種音樂類型,而是一種音樂的態度、精神。獨立音樂不隨大流,不受外界干擾,做的是有自己獨特見解的音樂。”太合麥田音樂董事總經理宋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國外的獨立音樂發展已經幾十年了,中國的可以説是剛剛起步,近幾年才走進大眾視野。”

許多大牌歌手、主流歌手紛紛做起了獨立音樂,有歌迷認為是形勢所逼。“現在的樂壇環境那麼差,聽眾的口味又越來越挑剔。如果歌手繼續唱口水歌,打算討好所有歌迷,那一定是行不通的。如今的歌迷不再像從前那樣,歌手出什麼歌就聽什麼歌,而是有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所以現在任何歌手都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討好所有歌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歌手順應時勢,做有特點有思考的音樂,才能得到歌迷的關注,張學友那樣的大牌歌手也不例外。”歌迷小賀是個80後,癡迷于收集各類獨立音樂,她的觀點一針見血。

樂壇“獨立”尚待時日

華語樂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與歌手,樂壇是否已經進入獨立音樂做主的時代了?“只能算是初步,或者萌芽。”宋柯表示,“剛才説了,獨立音樂不受外界干擾,而中國不少所謂做獨立音樂的歌手,做的並非是真正的獨立音樂,只是看著別人做了,他也做。比如,陳綺貞的歌紅了,就出現幾個模倣者,也標榜獨立音樂。許多歌手愛隨大流,進入真正的獨立音樂時代還需要很長時間。”

“台灣的陳綺貞、蘇打綠、張懸,還有內地的曹方,這些獨立歌手的音樂多數都是小情小調和旅行見聞。我的疑問是,既然標榜獨立音樂,為什麼相互之間會存在雷同之處?説明一定是有的音樂不是獨立的,而是跟隨別人的。”小賀説道,“相比那些主流音樂中同樣存在的小情小調,萬曉利帶有實驗色彩的民謠搖滾,蘇陽對西北民歌的改編,周雲蓬帶有濃烈人文關懷色彩的吟唱,張學友《私人角落》中的粵語爵士樂,我認為這類獨立音樂更有生命力,更有音樂人自己的思考。”

“雖然中國的獨立音樂發展得還不成熟,但已經涌現了一批不錯的音樂人,他們中許多都是做地下音樂的,正因為樂壇的蕭條,歌迷聽不到好歌了,那些優秀的歌手才浮出水面,開始被大家關注。”宋柯指出,“樂壇環境不好,歌手們都覺得苦,但對那些做真正獨立音樂的人來説,樂壇環境的好壞跟他們做音樂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