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虞洋:走不出的那個夏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07 09:45:37 | 文章來源: 騰訊音樂

走不出的那個夏天

專輯:平淡的生活不能把我們擊倒

藝人:虞洋

廠牌:糖衣文化

時間:2010/05/01

評分:★★★☆

虞洋是一個幸運兒。作為那個聽崔健的搖滾樂成長起來的搖滾歌手,他已經足夠幸運,他的足跡幾乎已經遍佈一個音樂人能夠企及的所有領域,比如搖滾歌手,比如搖滾吉它手,比如音樂製作人,比如獨立歌手。而且在他的音樂事業生涯中,甚至還沒有留下什麼遺憾:既在《中國火II》和《中國火III》這樣中國搖滾字典式的合輯裏發過專輯;還在中國搖滾樂處於低迷的時間,用一張《這是我們的秘密》,為當年的樂隊留下了一個青春永駐的背影;更因為給孫燕姿寫了《完美的一天》而名躁主流樂壇;同時,他還因為出任“唐朝”的第三任吉它手而廣為金屬樂迷所知;並且因為給李健、王凡瑞等獨立歌手製作過音樂而擁有小圈子的口碑(當然現在的李健和以前的不一樣了)。看起來,虞洋簡直就是個萬金油,當然還有萬金油的命。

新專輯《平淡的生活不能把我們擊倒》看起來像是鬥爭年代的一句口號,但實際上它只是虞洋上張專輯《在空中》的作品《新的夜晚》的第一句歌詞。延續性一直是虞洋個人音樂作品集的一個特點。比如在首張專輯中,他就重唱了“鐵風箏”樂隊2000年的創作《鼓浪嶼》,當然還同時重唱了他曾經給范逸臣創作的《斷翅蝴蝶飛》之原作《在空中》,以及黃品源的《我的嗓音》和孫燕姿的《完美的一天》。

而在《平淡的生活不能把我們擊倒》裏,虞洋除了引用上張專輯作品的歌詞作為專輯名,還同時把歌詞出處的歌曲《新的夜晚》進行了重唱。與此同時,還在專輯的最後,安排了“鐵風箏”樂隊時期最經典的作品《這個夏天》。這種種的種種,不能僅僅只是用缺乏新的創造力可以解釋,事實上,這也是作為一個音樂人的虞洋,走不出自己的一種表現,而這種表現最終決定了虞洋的音樂事業發展。

可以説,2010年版的《這個夏天》和收錄在《中國火II》裏那個1996年版的《這個夏天》是沒有可比性的。這固然有先入為主這個人之天性的元素,更因為2010年的虞洋,身邊已經沒有了“鐵風箏”,而樂隊成員的身影也已經更多被一大堆的硬體設備取代,在這種環境下,想以工作室的方式卻再現當年的金屬神韻,自然是不現實的。這就像最優秀的錄音棚錄音,都無法還原出搖滾樂現場那種原始的魅力一樣。儘管14年後的《這個夏天》,虞洋幾乎沒有改動原來的編曲,但在搖滾的編曲之後,卻已經失去了原作那種戲劇化的遞進與層次感,沒有了那種可以掀翻屋頂的張力。這就是搖滾和搖滾風格的區別,從中也可以看到搖滾樂永遠無法被電腦程式取代的魅力所在。

從本質上來講,虞洋並非是一個優秀的創作人,儘管他因為給孫燕姿創作了《完美的一天》而一度揚名主流樂壇。可以説,《完美的一天》的成功純屬意外,而虞洋在此後的歸於平靜,也驗證了他其實並不適合主流音樂製作人的角色。在此特別需要註明的是,主流與非主流本來就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對於個人來講,它們只有適合不適合,而沒有好壞對錯的區別,好的主流音樂人未必適合非主流音樂模式,同樣優秀的非主流音樂人,也未必能搞得定主流樂壇。

而虞洋創作最大的特別,還是在於一個我字,這個我既局限了他的視野,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他的世界,也可以説,虞洋的音樂就是內向的音樂,他的音樂,給人的感覺,永遠是那個看似無所事事的大男孩,穿著白球鞋,偶爾踢踢足球,偶爾談談戀愛,偶爾遊山玩水,偶爾發發牢騷。而同樣沒能讓虞洋更進一步的,則是他音樂創作上旋律的偏平,造成了音樂無法形成一種層次感,而他最具層次感的作品《這個夏天》,恰恰正是通過樂隊巧妙的編排來完成,而不是通過作品本身來塑造的。

而《平淡的生活不能把我們擊倒》也一如既往的沿著虞洋的風格延續下去。整張專輯中最突出的單曲,莫過於《向遠方》,歌曲呈現出的,是一種近似于《鼓浪嶼》那樣的畫面,而製作手法和虞洋好友王凡瑞《我是綻放的花》類似,特別能夠表現出一種音樂的空間感,讓人聽來覺得特別開闊,讓音樂感受和歌名無比契合。另一首比專輯更早出現的單曲《簡單朋友》,則同樣延續了虞洋最為本質的小調兒,這種隨意和輕鬆,也從當年的《你總是這副德性》一直流傳到了現在的《簡單朋友》,不同的只是曾經的刻意叛逆,已經換成了如今回歸平凡的簡單。

説虞洋這張新專輯走不出曾經的《這個夏天》,不僅指他在裏面翻唱了曾經的舊作,也同樣指他的音樂個性,決定了他也很難走出《這個夏天》的他,《鼓浪嶼》的他,那個略帶懶散,偶爾搖滾,創作獨立,流行欠缺的他。

而這張專輯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一元錢正版行動。即使是曾經的那些國際廠牌啟用的調低售價來打擊盜版的行動都沒獲成功,更何況是身處於情況更為惡劣的網路下載時代的虞洋。應該説這個一元錢行動,最終肯定無助於普及正版運動,但至少可以通過行動多為虞洋捕獲幾個歌迷,對於一個寫歌並不那麼直接流行的音樂人來講,總算因為低價來製造了緣分。文/愛地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