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張守義老師那間狹小、略顯淩亂的工作室,笑瞇瞇歡迎我們到來的是一位身體淡薄、瘦弱的老人。我實在無法將眼前這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和著名裝禎藝術家、我們今天要採訪對象張守義老師聯繫在一起。
寒暄之後,我們知道,張老師中學時曾患病,之後一直身體未保養好,由於胃功能不佳,張老師平時基本上只靠啤酒來補充身體所必需的養分,逐漸發展到以啤酒為主食,由此 “酒仙”的美號伴隨著張老師。幾十年來,張守義老師就是以這弱的身軀,完成了4000多部作品的裝禎設計工作,著實令人敬佩。
華君武先生為“酒仙”張守義老師創作的漫畫像
華君武先生為張守義老師繪製的賀卡
很早就聽説張守義老師有愛好收集油燈,而且很癡迷。《老油燈》一書中記錄了張守義老師所收集的各種油燈,以及人與燈之間的各種故事。我們提及此事,張老師繞有興致地帶我們參觀他收藏的一些油燈,給我們講述著其中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他去雲南麗江,看到村寨的墻上插著一件近似瓦片的陶燈,一問才知,這是以松樹皮為燃料的松明燈,在當地已有百年的歷史。還有一次,他在貴州凱里參加了一次苗族的民俗晚會,老鄉們舉著竹架上係著綵球的“迎親燈”載歌載舞。張守義老師興之所至,唱起了拿手的陜北民歌“信天遊”,贏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還有一位苗家女孩將一件扎制精美的“迎親燈”送給了他。收藏的油燈越來越多,無論他在外出開會、講課、考察途中尋覓,還是在鄉鎮、街市上購買,到現在家中收藏的中外各種油燈近600盞。由於家裏居室小,無處擺放,家裏就堆滿了大大小小裝燈的的紙箱子。老人還把收集來的油燈應用於設計和創作之中,如《巴爾扎克全集》和《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等著作的封面設計中都有張老師的油燈的出現。
除了老油燈,張守義老師另一個愛好是收集寄情石。是取名人故居的一小塊石頭用以寄情之念,以表達老人對這些名人的仰慕和敬重之情。這些石頭,有的在名人故居的墻角,有的在故居的階前,可以肯定那些大作家一定是腳踏過,甚至手觸過,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紀念呢?所以張老師到處拾石塊,在紙上把它的來歷記下來,珍藏著。最多的一次是張老師去德國,總共帶回來三箱石頭,全是作家故居的。
張守義老師收集的“寄情石”--納粹煉人爐碎磚片和圍墻鐵絲網
説到張老師的籍裝禎設計及插圖,那就不能不提張老師的一個“雅稱”----“不要臉的畫家”。之所以有人這麼叫他,主要是因為張老師畫人很少畫臉。對此,張老師解釋道,封面插圖作品是印在一本小書上和讀者見面的,而一本小書所容納作品的面積是無限小的。插圖中全身人物臉的面積最大的超不過杏核,而文中插圖人物的臉經常只是佔米粒大小的面積,這樣很難用嘴角畫出人物的感情來。因此,張老師認為應該少用人的面部五官傳情,多用人的動勢傳情,逆向、橫向思維,打破平時的縱向、定勢思維。只有這樣,才會有創作上的突破。張老師特別強調,藝術的生命就是在於創新,一味的運用定勢思維,滿足現狀,那必然會走向絕路。
告別的時候,張守義老師特地為藝術中國題詞並且與記者合影留念,勉勵藝術中國為中國藝術的發展多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