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拍賣:你準備玩了嗎

時間: 2015-02-02 11:06:55 | 來源: 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週刊

首頁> 資訊> 藝市

計劃經濟時代的藝術,是最難接受市場經濟思維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還是計劃經濟甚至是農耕時代的邏輯。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畫廊和拍賣都在為高價格、高單品利潤而努力,而忽視了一級市場真正的消化能力。中國建立了市場經濟制度,但一直缺乏市場經濟意識的啟蒙,即使是許多富起來的人,還是覺得市場經濟就是簡單的賺錢——其實,市場經濟的思想遠不止如此。

中國藝術市場正在發生著可以稱做“洗牌”的變化。一直以來,藝術的話語權掌握在專業人士的手中,深入骨子的特權意識,在藝術界被描繪成“專業”,而這種專業顯然漏洞百齣。專業已經變成股份參與到市場中,作為裁判的專業人員已經成為球員:權力導致腐敗,話語權導致價值觀的腐敗。這種腐敗在沒有遭遇外力的時候,其實已慢慢喪失信用。以往那種畫廊、拍賣為主的藝術市場模式,正在發生結構性的變化:二級市場大於一級市場的奇葩結構正在瓦解,藝術品的銷售開始在大眾生活間流行起來,只待貴客的畫廊模式越來越難做,無論從資訊上還是信譽上,畫廊拍賣行似乎都無法再獨攬話語權。這一幕,好像取消了藝術界的“糧票”“布票”。

微信拍賣是特別典型的方式。經過短暫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席捲粉絲之後,許多運營者從中提取出有藝術需求的粉絲,建立了微信群拍賣的方式。目前,活躍在藝術界的微信拍賣群已經有幾十個之多。微信拍賣利用人際關係重新建立了傳統拍賣行的信用體系,同時低廉的成本和簡單的流程極大增加了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微信拍賣的價格不會在公開數據庫公示,藝術家不必擔心流拍帶來的負面連鎖效應。

微信作為最兇猛的外力,造成了這種市場結構的“粉碎性骨折”,真正的傷不是皮肉傷,而是內傷。微信直接降低了藝術的參與門檻,將藝術這種貴族特供變成了流行。微信公眾號獲得了比專家更強大的話語權,而老牌經紀人也無法再阻止藝術家與藏家獲得直接聯繫,資訊的壟斷無濟於事,而信用也因腐敗而消耗殆盡。以微信為基礎的各種藝術市場行為,包括藝術行銷、微信推薦作品、朋友圈拍賣甚至是藝術家直銷等等,讓藝術真正進入到大眾階層。

但是,微信拍賣本質上並不是拍賣,實際上仍然是一級市場的銷售。拍賣的特性,要求藝術品單價高達幾萬,而這在傳統定價體系內比較困難。此外,價高者得,也要求參與者必須具備基本的鑒賞能力。否則,微信拍賣的藝術品在超過5萬元後,就會遭遇瓶頸。5萬元的平行産品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如果超過10萬元,那我們就要橫向比較:首付一套房子,還是買一張畫?

無論如何,微信拍賣的真正價值在於通過買賣來進行藝術教育,沒有藝術教育就沒有藝術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微信拍賣以極低的價格讓圈外人參與其中,鼓勵了他們對藝術的興趣。當參與其中的普羅大眾心甘情願地購買藝術品時,藝術市場也將真正獲得支撐的基礎。

微信拍賣還是打開封閉藝術市場的一種新的方式。所謂的競價仍然帶有更多的盲目性、主觀性、情緒化,拍賣的形式是為了有趣,而不是對高價的追逐。這就意味著,藝術品仍然沒有獲得公認的價值,而微信拍賣也不可能大規模製造天價競爭。這個時代需要的,仍然是一級市場的大規模交易,沒有宏大基礎的交易,拍賣場上的競價仍然是虛無縹緲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