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非常規繪畫受藏家青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7-08 16:48:28 |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非常規“繪畫”受藏家青睞

在市場上近年來備受藏家青睞的當代藝術作品,似乎可以給我們另外一個尺度觀察世界。事實上,這些作品很多時候可能都不能被簡單稱為架上繪畫作品。

在上海滬申畫廊6月28日開幕的新展覽“越界”集中展示了這種藝術品,集中了26位/組的藝術家,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藝術體驗:在你觀察這些作品的時候,你首先得追尋一個答案是,這件作品包含了哪些材質?然後要問,他們畫的東西在哪?

藝術家倪有魚在維多利亞英國硬幣上的畫作只是藝術家對個人癖好的小發泄——他酷愛手工活,在接近於直徑只有2.2cm的金屬硬幣表面,倪有魚把它磨平,然後畫上一些戲謔的小圖案,有骷髏,有裸女。“如果他願意,他甚至可以把整個山水畫搬上硬幣的表面,甚至把每一根枝椏畫得纖毫畢現。”滬申畫廊的工作人員介紹説。

這種非常規,表現在藝術家的另一張作品上,則是一種視覺玩笑。名為《蓬萊》的這幅畫,在較遠距離裏面觀看,就是一張空空的藍色畫布。等你走得足夠靠近,才發現在畫面中央有足夠小的三座“小島”。這是藝術家所要表現的蓬萊仙境——蓬萊是古代傳説中的仙境的代稱,傳説渤海共有三座仙島,分別為蓬萊、方丈、瀛洲,為神仙隱居修行之地。

“直到用放大鏡觀看才發現裏面蘊含豐富的圖像拼貼和繪畫筆觸——這很像GOOGLE地圖的觀看體驗。”藝術家介紹説,細心的觀者會在看似空空無有的畫面,四週發現很細小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這件繪畫是妄圖用哲學理念打破固有對畫面中心的觀念,將繪畫的大部分精力拓展到畫布的邊緣側面,形成極細小微妙的痕跡。這個結合西方“極簡主義”和冷抽象的觀念與中國古代道家的“虛空無為”的精神結合,就像是對現代主義的視覺的一種嘲諷。

事實上,類似的玩笑在展覽的作品中無處不在。藝術家李青很可能會被誤認為紡織藝術家,從2012年開始,他就把上世紀中期的流行裝飾物“織錦”運用到一些作品當中,他運用它們不為人注意的背面——通常是一種黑白的負片效果,他把這些圖案當做繪畫的底層,或者做成墻紙覆蓋空間。藝術家把此稱為“用現實的雙目來攝取現實中的幻象”。

黃宇興則對舊床板和舊衣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距離》是件圍繞著一張被使用的已有包漿的老床板展開的作品。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它歷經反覆的覆蓋、打磨和著色,但筆觸仍經常被木板上自然留存的紋理不自覺的影響和帶動。畫面中的文字敘述著距離,從銀河的寬度、太陽到冥王星的長度,直至地球的直徑、氣泡的厚度、毛髮的粗細以及質子的大小。它們連同畫面中出現的隕石或塵埃粒、星系或漩渦,氣泡或細胞一起,被反覆描繪。

“史蒂芬·霍金告訴我另外的觀察方式,諸如在微觀的世界裏,水分子的移動和遷徙無法證明時間不可逆轉的特性,並且它們永不變化、永不消亡……那麼我便可以給我的河流賦予新的形狀,我刻畫的瞬間也是永遠,這不是宗教,它們就在那裏,而且屬於過我們的身體。”他説。

展覽所選擇的藝術家,皆嘗試著去探索當代繪畫的表面與領域,通過在不同語境下的實踐,積極挑戰傳統的框架和途徑。這似乎是眼下在年輕藝術家群體中的一種潮流,語言和技巧往往成了迷幻的宮殿。

“好像是在迷宮裏捉迷藏。”策展人的吳承祖介紹説,“這些感知和形態上的細微變化同時會反映在空間層面上:以構圖作為一個整體,不同材料、材質所帶來的質感差異會與整個展覽空間進行互動,引導著觀者不僅從單一的視角去觀察,而是通過不同的視角對作品以及空間産生感悟。”

按照策展人的語言,展出作品的美存在於旁觀者的概念裏而不是肉眼中。在這個關於表達的展覽中,所憑藉的問題伴隨著對於媒介的探索,並且最終,或者説希望知識的主體可以得以拓展。好似日常現實偶爾會像墜入鏡面般的水中的一滴顏料四散開,有時又會凝結成或抽象或具象的形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