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當代藝術收藏實力派勝偶像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16 17:52:04 | 文章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裝置藝術《本草綱目》

用不銹鋼板、不銹鋼管創作的裝置藝術

經過2012年香港秋拍“滑鐵盧”後,中國現當代藝術拍賣似乎一直未恢複元氣。即使去年秋拍曾梵志作品再度衝到1.8億港元的高位,但對市場的帶動作用依舊非常有限。上周剛剛結束的某大型春拍的情況似乎有所變化,其現當代藝術板塊成交額近3.4億元,幾個專場更獲得100%成交率的成績。早前結束的香港春拍中,東南亞當代藝術家的風頭也蓋過了原本市場上當紅的內地“F4”等名家。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吃過虧”的收藏者更加成熟理性,實力派藝術家的後續表現或將勝於原有的“偶像派”,還有本地拍賣機構在醞釀“廣東當代藝術”的本土製造。

行情:“滑鐵盧”後現回暖

上周剛剛結束的北京保利春拍中,現當代藝術成交額近3.4億元,而現當代藝術夜場85件拍品,共有73件成交,總成交率為85.88%,總成交額為2.61億元。

而在早前結束的香港春拍中,當代藝術板塊的表現也較之前有所提升。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類別今春3場拍賣總額達7.55億港元。香港蘇富比夜場拍賣中,呈現了兩極化的發展態勢,中國當代藝術表現中規中矩,而東南亞藝術則異軍突起,有8位藝術家的成交價格打破個人成交紀錄,而且印尼著名畫家蘇佐佐諾創作自1979年、首度出現在拍場上的作品《蒂博尼哥羅王子率軍親徵》,以高出最高估價兩倍多的5836萬港元成交,不僅打破藝術家個人拍賣的世界紀錄,同時也打破了由李曼峰的《峇厘生活》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3596萬港元所保持的東南亞藝術品拍賣紀錄。這似乎預示著東南亞藝術接棒中國當代藝術,成為拍場上價格躥升的生力軍。

有拍賣業內人士認為,經過2012年香港秋拍的“滑鐵盧”後,原本當代藝術的幾大天王的作品拍賣行情再也未見瘋狂局面,儘管去年秋拍曾梵志的一件作品再度衝到1.8億港元高位,可是對市場的影響有限,那些老一輩“偶像派”並未掀起波瀾。“在吃過虧後,一味‘興高采烈’的人少了,現在的收藏者更加成熟理性,同時開始關注更多‘實力派’的後起之秀。”

收藏觀念雖轉變

但仍處過渡階段

記者了解到,目前競拍國內一線名家的收藏者主要還是業內資深人士,新晉買家佔比較少,收藏大戶仍是王薇、張小軍、喬志斌、楊斌、唐炬、江寧等幾位“老面孔”為主。行家們看中了作品,願意掏大價錢,那麼普通收藏者的反應又如何呢?華藝藝術總監王總在受訪時表示,當代藝術在國內市場中的份額不算大,在華南地區就更加有限。“儘管一般收藏者的接受程度還不算太大,但藝術機構應該引領時代的風潮,要有前瞻性的動作。現在我們已經在規劃秋拍或將有相當數量的當代藝術作品,包括裝置、影響和一些觀念的繪畫,爭取體現廣東當代藝術的風采。”他認為,很多覺得當代藝術看不懂的人或許不太了解“背後的故事”:“許多外人看起來曲高和寡的東西,圈內有很多人收藏,特別是藝術家(甲)去關注和收藏另一位藝術家(乙)的情況不在少數。”例如從事傳統繪畫的人喜歡新鮮的裝置藝術,或者畫國畫的人喜歡油畫,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當然,藝術家不會買天價作品,因為他們本身是理性的,不會為名頭掏錢,而選擇自己欣賞的。我認識一位作者,他的粉絲就主要由圈內藝術家構成。他因此表示,不要一看到自己看不懂的東西價格高了,就懷疑它是炒作,市場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小圈子收藏行為。

王總發現,目前有些收藏家開始有意識地將一部分過分唯美的藏品置換成觀念相對先鋒的當代藝術作品。現在有了這個趨勢,但總體仍處於過渡階段,因為人們的觀念還沒有徹底改變。女收藏家張偉則對當代藝術情有獨鍾,她3、4年前進入市時就選擇從當代藝術中的影像作品入手。她的收藏理念是只選擇自己能看懂、有共鳴的作品。對於發展到今天的藝術,她認為形式已經不是最重要,那只不過是藝術家表達內心感受的不同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收藏者能否理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能否打動自己。“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希望找到了獨特表達方式,能用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哲學思想來詮釋作品內涵的藝術家。油畫發展到今天,已經脫離了寫實的、具象的、技巧的層面,更強調給收藏者帶來精神層面的享受。只要把握住這條原則,你收藏的當代藝術作品也會越來越有生命力。”

藝術家心聲:

作品有量還須資本參與

“資本雄霸中國當代藝術的‘黃金八年’曲終人散。”2012年秋拍慘澹時,策展人顧先生的這條微網志引發了業內關注。誠然,那些市場中一線名家的行情主要靠大資本支撐和推動,但是其他藝術家跟資本“聯姻”的情況又如何呢?

張湘溪去年曾獲得第七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獎,當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其作品會因為學術上被認可而價格大漲,但實際並非這樣。他認為自己目前10萬元左右一幅作品的價格跟同輩的藝術家比不算貴,也不算便宜,但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沒有追求那些大腕般的“符號化”,不適合被進行商業化運作,所以也沒有獲得資本的青睞,進而對他的作品進行運作。“我不刻意追求,但也不抗拒資本運作。”他坦言道,“我覺得自己作品的時間和材料成本都很高,賣太低了自己不樂意,太高了收藏者又不樂意,因此市場表現不算特別好。我認為一個藝術家的市場要走得好需要兩個因素,一個是藝術家有一定數量的作品,二是要求有資本參與運作。因為如果沒有量,達不到商品化程度的要求,資本就不太容易介入,不太容易獲得規模效益。”他總結稱,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行情都是如此,“資本只青睞既有學術地位,又足夠市場化的藝術家。”

正是由於這種狀況,絕大部分藝術家所能做的唯有一邊堅持創作,一邊等待機會。“其實我也見過不少作品賣得不錯的藝術家也有自己的苦衷,因為他們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被市場需求左右,無法堅持自己的風格,這的確是把雙刃劍。” 張湘溪認為,儘管有人覺得當代藝術看不懂,但創新的時代的必然選擇:“各個時期的作品就記錄著美術史向前發展的軌跡,它是不可能開倒車的,現在某些看不懂的東西,今後回過頭來看,或許正是這個時代的印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