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若2011年秋以來拍賣市場的縮水被看作是清理藝術市場泡沫的前奏,那從中牽扯出的區域市場“博弈”問題是否可被稱作是這次“清洗”過程中的“第二戰”?隨著佳士得進軍中國內地市場駐站上海,中國內地拍賣巨頭嘉德拍賣和保利拍賣進軍香港市場開設分公司,南方拍賣行的重新開啟和活躍,各地區域收藏特性的日益凸顯和勃發……北方拍賣市場的特點和優勢已經逐漸被削弱。市場不乏“恐慌論”份子,認為現在種種的市場現象將引發一場深入的“市場變革”,或許會上升到市場格局的變化。而這次市場“清洗”的高潮是否會指向地方區域的“戰役”?或者在此過程中,北方市場將找到新的突破口?
“清洗”第一戰:高價位縮水,中端價位呈主導
自2011年秋拍開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了調整時期,尤其在高價位拍品大幅減少的牽制下,2012年春秋兩季呈現下調,分別環比下調41.50%和18.10%。經過一年的調整和沉澱,2013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出現了整體回升的趨勢。據中拍協發佈的《2013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顯示:市場縮水直接帶來的是高價拍品的驟減,而作為市場新寵的中端價位拍品,在收藏群體的剛性需求和藝術資本的策略調整中,成為維持市場穩定至關重要的因素。分析報告表示,2013年單件拍品成交額在1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的有3383件(套),增幅為19.86%,高於市場整體增幅。相反,自2012春拍以來,市場對高價位拍品的追逐熱情明顯減弱,1000萬元以上高價位拍品的年總成交額呈現下降趨勢,億元以上成交拍品從2012年的4件下降至1件,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正經歷資本洗禮後的一種回歸。
回歸之下,投資類彈性需求收縮,藝術消費興起,越來越多高收入人群開始涉足藝術市場,並將藝術品納入精神消費範疇。同時,作為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另一大重要支撐,原有拍賣項目以全新姿態亮相更是博得了眾多消費心理擁有者的青睞,尤其是在業內的普遍造勢之下,新入人群視線受到左右,開始入手一批此前並不受重視但近年來卻風靡市場的門類。
而這些門類當中又以同時涵蓋中西方文化特質的當代水墨類拍品最受追捧,且其在入手價位上並不太高,恰好滿足藝術品消費心理的追求。
毫無疑問,自市場“泡沫戰”開始之後,以“億元時代”為標誌的市場井噴期不復存在,高價拍品首先受到影響,成交件數和市場份額嚴重縮水,中端價位拍品反躍居其上,成為市場主導。多數人認為,調整期內,中端藝術品需求的崛起是此次調整的重要理性支撐,不僅利於市場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同時也是帶動市場進一步調整的必經之路。
“清洗”第二戰:北方市場經年挂果,不新鮮不墜地
在這次“市場清洗”過程中,一向以“精而全”為特點的北方藝術品拍賣市場受到不小的打擊。億元時代中,高價拍品往往是北方拍賣行賺取市場份額的最佳渠道,一件高價拍品的成交對拍賣行最終的成交總額甚至能起到關鍵性作用。隨著高價拍品數量的驟減,北方拍賣行以高價拍品成交取勝的優勢不再。近年,內地拍賣巨頭紛紛跨海至香港開設分公司,與國際拍賣巨頭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行達成統一戰線,在區域上北京和香港成為雙領頭。
隨著嘉德和保利在香港地區拍賣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拍品資源和客戶資源。從拍賣數據上看亦是如此。根據AMMA數據顯示:2013年秋拍港澳臺地區作品上拍35935件,比2012年秋拍增加了6342件,成交18820件,同比增加2901件,市場份額從2012年秋季的24%上升至30.52%,拍賣總額為101.65億元。其餘各區域以地方收藏特色為導向,逐步推出區域代表作品,越來越多的地方藏家競拍活躍,形成從北方市場分一杯羹的局面。近現代書畫在北方市場一直居高臨下,市場份額多來自市場精品,但近兩年近現代書畫市場縮水嚴重,反倒以地方特色為主的作品在迎頭趕上,北方市場推精品賣“龍頭股”的優勢一時間轉變為劣勢。
雖然北方藝術品拍賣市場在市場“清洗”第一戰中迎來了港澳臺以及其他地區“分羹”的挑戰,但是憑藉多年累積形成的學術、市場資源及完善的藝術産業鏈,北方市場在此次“對戰”中僅是略顯疲憊,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龍頭地位並未被輕易撼動。據AMMA顯示,2013年秋季,京津地區整體規模提升,上拍量為154965件,同比增加23008件,成交67759件,成交額比2013年春季和2012年秋季均有所上漲,分別同比提升12.09%和環比提升9.97%。中國書畫版塊作為京津唐地區在拍賣方面的優勢産品受到香港地區的衝擊。2013年秋,北方地區中國書畫上拍量和成交量均有增長,成交33207件,佔2013秋中國書畫總成交量的42.21%,成交額為96.21億元人民幣,佔2013秋中國書畫總成交額的54.14%。雖然書畫佔據中心地位,但由於各拍賣公司徵集力度的提升和蘇富比(北京)的加入,京津地區的油畫市場份額呈現上升狀態,比2013年春增加3.49%,同比2012年秋提升11.45%。
南方各地拍賣公司以地方特色為主導介入整體拍賣市場的勢頭已然不可阻擋,在部分拍賣門類當中,北方拍賣市場也已很難再現霸主地位,是退位讓賢以圖自身優勢還是固步自封不肯放手,抉擇或在今春見分曉。
“清洗”第三戰:學術整合,展覽週邊突破
隨著高估價拍品的徵集難,拍賣行開始尋求新的突破口,區域拍賣行開始著重推薦當地特色拍賣品類,各地買家也逐漸活躍,形成多個地方市場小圈子。而北方拍賣依舊以市場大局為立足點,試圖以學術整合及週邊展覽的形式突破此次“市場清洗戰”,更有借此將此次“戰役”推向高潮之勢。
拍賣會和藝術展覽,看似兩種不融合的展示形式,如今卻成了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香饃饃”。不能否認,舉辦線下展覽會有時被認作是對拍品軟推廣的一種手段,但也不乏和將要進行的拍賣無直接關係的展覽。不論展覽作品和拍品有無直接關係,都體現了那些拍賣行專家的價值判斷,對引導未來市場趨勢將起到關鍵性作用,而這一現象近年主要集中在北方市場。例如被視為蘇富比(北京)真正意義上的首場拍賣的週邊展,呈獻了超過13億元人民幣之藝術精品,涉及中西方經典與當代多種藝術形式:涵蓋一場重要拍賣——“現當代中國藝術拍賣”;兩場海外精品展——“紐約蘇富比西洋古典油畫之精選拍品預展”和“英國古董珠寶商S.J.PhillipsLtd。皇室珠寶展”;三場私人洽購展——“現代藝術巨匠展:從倫勃朗到畢加索——西洋藝術的人物表現”、“花樣年華——十九世紀歐洲油畫、傢具及工藝品”及“蘇富比鑽石”;以及蘇富比藝術學院一系列匯集蘇富比頂級專家和國內一流學者的講座與藝術論壇。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用短短20年走完了西方藝術品拍賣近百年的路。拍品的梳理、考證與注疏,圖錄的編輯、設計與裝幀,專場的安排、組織與策劃等等都進步神速。1999年才成立的保利藝術博物館,成功地將北京保利推為策劃系列展覽的第一家內地拍賣公司,其“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和“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已經成功舉辦數屆,保利貴賓部的成立,更是將展覽週期縮短至數月甚至數周。
中國嘉德也舉辦了諸多形式的展覽。如2010年秋拍前,他們先後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簡約雋永——明清黃花梨傢具精品展”,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辦“瀛海塤篪——吾師溥心畬旅日逸品展”。在其20週年慶典之際,更是聯手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承古融今星漢燦爛——中國嘉德藝術品拍賣20年精品回顧展”,從28.09萬件拍品中選取的400件精品無疑是嘉德20年發展歷程的濃縮。據悉,這也是國博首次和拍賣行合作舉辦展覽。剛剛結束不久(3月13日)的中國嘉德2014年至美生活系列展之“選中之選器美神完——嘉木堂呈獻明式傢具精品紀念王世襄先生誕辰百年”展攜手“轉向內在——2000年以來的中國新繪畫”展在今日美術館同場展出,向觀者呈現古典傢具與當代油畫跨越時空的對話,也為今後的藝術品展覽提供了全新視角。
從單純的市場利益轉化到如今的全面出擊,如今的拍賣市場愈加看重“學術性”整合與梳理,這或許在當下還算不上主流,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品嘗到個中甜頭的拍賣公司自會越發的看重,而那些尚未食得其味的拍賣公司也必將拍馬緊追,不甘落於人後。
【結束語】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奧妙恰恰在於其未知的拍品發現和拍賣結果,在2011年秋以來的市場調整中,已經經歷了拍品設置結構的調整和拍賣成交額的調整,雙管齊下後市場已現回暖趨勢,而市場是否能持續回暖,市場又是否能穩定、持續發展?不妨將視線轉向拍賣行那些和拍賣本身看似不太有關聯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