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24 10:01:0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論壇現場

2013年12月23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作為指導單位,99藝術網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CAMS 2013)”在北京亞洲大酒店召開。本屆高峰論壇主題是:多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國際視野與發展。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以及國際範圍的藝術品拍賣、畫廊經紀、藝術收藏、藝術市場研究、文化創意産業管理等各領域的領軍人物,聚首歲末。另外,有近300家主流媒體代表,共同分享一年來藝術品市場所取得的輝煌成果,共同面對和探討解決一年間出現的各種行業現象和問題,共同商討來年的行業發展大計,共同探尋行業未來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方略。

本屆論壇共分為三個單元,單元主題依次為:“經濟環境和藝術品市場發展走向”、“當代藝術與古代藝術未來收藏的趨勢”、“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戰略”。其中,主題演講和參與討論的重要嘉賓有(排名不分先後):寇勤(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趙旭(北京保利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溫桂華(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總裁)、董國強(北京匡時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尚勇(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甘學軍(華辰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永寶齋齋主翟健民、趙力(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總監)、劉雙舟(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賈偉(北京保利現當代藝術部總經理)、程昕東(著名國際藝術策展人)、楊凱(99藝術網董事長兼CEO)、季濤(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德光(資深藏家)、朱紹良(資深藏家)、唐炬(資深藏家)、胡 湖(上海泓盛拍賣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監&趙涌線上藝術品事業部經理)、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先鋒當代藝術中心館長朱彤、奧賽畫廊負責人蔡彭城。

圓桌討論

2008年以前,西方的拍賣公司,諸如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知名拍行,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晴雨錶,然而2009年之後,世界格局在悄然變化。中國經濟的強大,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崛起,中國人對文化需求的日益擴大,中國藝術品市場秩序的有效建立,以及投資收藏者對藝術品消費和藝術收藏目的的觀念轉變,都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國際市場中佔領新格局的關鍵因素。

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CAMS)是中國第一家專業、權威的行業高端公益論壇,論壇于2010年由99藝術網發起,集結各方專家的力量,旨在搭建中國藝術品行業領袖進行深度對話的高端交流平臺,為中國藝術品行業把脈,推動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2010年首屆論壇以“億元時代的藝術品市場與收藏”為主題,探討2009年秋拍以來億元拍品的頻頻亮相所帶來的市場與收藏熱效應;2011年第二屆論壇以“資本時代的藝術品市場與收藏”為主題,尋找資本時代下的藝術品市場和收藏的新方向;2012年第三屆論壇以“藝術市場變革和持續發展”為主題,探究藝術市場迫於改革的形勢以及對驅動藝術市場未來的思考。

縱觀2013年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海內外收藏投資藝術品的熱潮使中國藝術品價值節節攀升。近現代書畫收藏依然火爆,藏家對古代書畫的關注度一路走高。當代水墨市場開始崛起,成為書畫市場的一支有生力量。而當代藝術也逐漸回暖,過千萬拍品頻頻亮相中國拍場。私藏家珍備受買家青睞,以著名藏家雅號為主題的專場屢現“白手套”。古董珍玩的收藏群體重心由海外開始轉向國內,國內藏家顯示出強勁的購買力。國際知名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陸續入駐內地,而內地拍賣行嘉德、保利也先後進軍香港市場,這些決定直接影響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收藏格局。

論壇現場

進入2013年,“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CAMS2013)”成為關鍵的一年。由於全球性的經濟疲軟以及國內股市、房市等其他投資領域不景氣所致,中國經濟依舊表現出“失速”的狀態,中國藝術品市場也進入調整期。在此時局之下,中國拍賣公司突破創新,積極開拓國際化市場,使得藝術品市場略有出現回暖趨勢。究其根源,市場回歸是否存在特殊原因?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國際化格局如何形成?藝術品市場本身及拍賣行自身又應該如何把握並延續這種趨勢?帶著這些思考,此次高端公益峰會探討“多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國際視野與發展”這個主題,希望能夠以務實求新的討論風格為中國藝術市場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