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當代藝術價格與價值背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9 10:17:20 | 文章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達明·赫斯特以800萬美元賣出了一條泡在藥水裏的鯊魚,
只因他給作品起了個名字叫《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

佳士得拍賣行于上個月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佳士得學院的業務也隨之拓展到內地。前不久,佳士得學院舉行了兩堂公開課,由藝術商業課程副教授瑪麗莎·卡延博士講授藝術品估值的基本方法和當代藝術的估值問題。事實上,出處、保存狀況、真實性等影響藝術品定價的因素,同樣適用於當代藝術。

決定價格的網路體系

當代藝術的特徵是觀念表達,因此一些能引發思考的作品往往會拍得高價。例如達明·赫斯特以800萬美元賣出了一條泡在藥水裏的鯊魚,因為他給作品起了個名字,叫《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

藝術家本人當然是作品估值的基礎,像沃霍爾、赫斯特、村上隆這樣的藝術家已經成為一種品牌。圍繞著藝術家們,當代藝術世界形成了一張網路,由收藏家、畫商、藝術博覽會和非商業藝術專業人士(包括評論家、策展人、美術館、雙年展等)共同織就。他們根據藝術品的定價因素,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當代藝術作品定出價格。

瑪麗莎以著名畫商拉裏·高古軒為例,他簽約的藝術家幾乎全都來自競爭者的畫廊。其他畫商通常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扶持藝術家的創作並推廣他們的作品,而高古軒總是等到藝術家的身價就要飛漲之際—通常是在成功的美術館展覽或拍賣會拍出高價之後,才迅速出手。藝術家魯道夫·斯汀格爾從另一家知名畫廊洛扎諾“轉會”高古軒之後,作品價格立即上漲幾成,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瑪麗莎認為,高古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藝術家與富豪收藏家之間的紐帶,高古軒的人脈成為了推動當代藝術價格的關鍵因素。而更多的畫商則扶持、投資年輕的無名藝術家。他們給予藝術家資金支援,幫助藝術家與美術館、評論人建立聯繫,將他們的作品賣給大藏家。一旦這些年輕藝術家中有人成名,畫廊即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些商業中常見的行銷手段也被應用於當代藝術。除了沃霍爾等少數幾人之外,大部分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仍然在世,並進行創作,顯然不缺少稀缺性。一些畫廊就創造出等候名單,這意味著藝術家有作品,但不會馬上出售,形成饑餓行銷的效果。等候名單的另一層含義則是對潛在顧客進行甄選,只把藝術品賣給最好的顧客—如果你進入某家大畫廊的等候名單,也就意味著步入了上流社會。

注意區分一二級市場

在這樣的定價體系之下,當代藝術的價格與價值發生背離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瑪麗莎介紹説,按銷售價格排序的當代藝術家“價格最高”7人,與以展覽、博物館收藏等為指標的“價值最高”7人,無一重合。

儘管如此,非商業人士仍然對當代藝術的價格起著重要作用。參加著名的雙年展,例如威尼斯雙年展,會有力地促進藝術家的名望並提升價格;作品獲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樣的重要機構認可並被收藏,會對藝術家未來幾十年的銷售産生影響。

瑪麗莎提醒藝術品投資者,當代藝術領域存在著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區分。一級市場通常由藝術家本人和畫廊、畫商構成,在一級市場上,關於定價的討論一般只在藝術家和畫商之間進行。一般而言,作品只是在畫商處寄售,通常由藝術家本人擁有作品。因此,買家在一級市場上的話語權通常較少。如果不是特別屬意某位藝術家,那麼在流通更為自由的二級市場上,投資者更容易以公允的價格購買到自己喜愛的當代藝術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