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拍賣佬吐槽藝術品經營主體混亂:誰在控制價格起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1 11:35:06 | 文章來源: 南方日報 作者:馮善書

前不久,資深拍賣師、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季濤在微網志上吐槽,説他最近翻讀某晚報,每日都充斥各種競買廣告,什麼“高倣宮廷傢具競拍會”、“紅木傢具競拍會”、“大眾收藏品競拍會”、“珠寶藏品競買會”、“古玩藝術品無底價競買會”等等不一列舉。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所謂競拍、競買就是拍賣,很明顯,這些廣告都是試圖在躲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限制。

季濤進一步吐槽,當前社會上的違法拍賣行為如此氾濫,卻一直得不到監管,而拍賣企業稍有不規範的地方,就會立即遭遇警告、罰款甚或吊銷執照等處分。其弦外之音是,藝術品市場管理和執法對拍賣企業不公平。

而在另一位拍賣界大佬——北京匡時國際拍賣董事長兼總經理董國強看來,拍賣行已經是藝術品行業裏邊受到非議最多的市場主體,老百姓一提到拍賣行,就説在做局,製造價格假像。

面對拍賣大佬們的吐槽,普通收藏者不禁心生疑竇,到底誰應該真正為當前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價格亂象負責?而到底又是哪些人在背後控制著藝術品市場的價格起伏?

亂象

1

網路拍賣假貨大行其道

不管對純粹出於愛好的收藏者,還是對一門心思賺錢的投資者來説,搞清楚書畫市場的定價機制以及泡沫産生的秘密都殊為重要。掌握市場的價格規律,不僅直接決定著你是否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一件藝術品,而且可以幫助你正確把脈一件藝術品的未來價格走向。哪怕這件藝術品你決定終生拿在手裏不賣,仍然不希望它在未來的一天掉價。

許多剛入行的菜鳥,儘管都聽聞藝術品市場水很深,但是,他們並不真正看得懂市場上天天都在發生的那些複雜的交易現象。譬如:為什麼像張大千等現代畫家的畫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價格動輒過億,比一些古代畫家的墨寶還要貴,而且越走越高?為什麼范增從被沈從文批評開始,在文化界招致的非議和惡評如此之多,他的畫依然能夠受到社會資本的追捧,被稱為藝術市場上唯一罵不倒的畫家,只經歷了短暫的價格下跌,又重新爬上高位,在市場上的風頭完全蓋過一些逝世的藝術家?為什麼楊之光、陳永鏘等一批嶺南畫家社會影響力那麼大,其作品亦被老百姓喜聞樂觀,但是在胡潤藝術榜上卻被北京某些同一檔次的畫家遠遠拋在後面,而被戲稱為“價格洼地”?要解答上述問題,光看教科書是不行的,必須一頭扎進市場的深水區,搞清楚這條産業鏈背後的利益鏈條。

事實上,拍賣大佬的吐槽揭露了當前藝術品存在已久的一個事實,不管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經營主體魚龍混雜,交易無序,信用缺失已成為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而正因為信用的普遍缺失,導致了當前藝術品市場的巨大泡沫。

按照季濤的理解,拍賣活動就是指以競價形式從事的交易行為,只要是競價交易,只要收取佣金或買斷經營,無論叫“競買”、“競賣”、“競價”還是“拍賣”,都是經營性拍賣行為,就必須受《拍賣法》的規範,必須由拍賣企業舉辦,必須由拍賣師主持,都必須接受工商管理部門的監督。現在報紙上公開宣傳的一些個人或機構舉辦的所謂“競買會”,實際上就是組織者在以競賣的方式推銷自己的貨,拍賣後賺的是差價而不是佣金。而根據《拍賣法》的規定,不得拍賣企業自己的東西。

季濤所説的違法拍賣行為,不僅在現實中非常氾濫,而且在網路上也非常普遍。記者每天瀏覽微網志,都會發現一些藝術品從業者在自己的粉絲中拍賣各種藝術品,其中尤以書畫為甚。譬如,拍賣者會先在自己的微網志上展示自己擁有的作品圖片,然後制定相應的競價規則,要求競買者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出價,最後價高者得。而有的博主,則同時線上上和線下舉辦各種競買活動。

記者調查發現,儘管當前國內還沒有建立一個在業內人士看來“比較像樣和靠譜的”藝術品電商平臺,但藝術品的線上交易早已風靡全國。在一些業內人士眼裏,網路如今甚至已成為假貨流通的最主要渠道。記者登錄過多個國內知名的藝術品網站,發現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公然銷售名家贗品,這些無疑在進一步加劇著藝術品市場機構的信用缺失。

據季濤解釋,“不能拍賣自己的物品”的立法本意是,掙差價者更容易誤導和欺騙消費者,而掙拍賣佣金的企業,因為營利數額較少相對更容易説真話。像這些目的在於賺取差價的違法拍賣行動,由於組織者並不具備法律主體資格,因此,極有可能在交易中間出現假貨、中途掉包、拍品破損以及違約等情況,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亂象

2

拍賣行與利益集團合夥做局

當然,作為拍賣行業人士,季濤只指出問題的一面。問題的另一面是,拍賣企業的問題也不用忽視。據一些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拍賣行與一些利益集團合夥做局不僅存在,而且不少。去年,楊之光通過微網志公開打假,曝光出來的多家拍賣贗品的拍賣行,其中不乏國內的拍賣巨頭。而最近曾梵志的油畫《最後的晚餐》在香港拍出1.8億元的天價,後來被揭出賣家就挂有買家20%的股份。在一些資深業內人士看來,對於這麼多的拍賣疑局,拍賣行可以一次出錯作出解釋,但若連續或多次犯錯後仍推脫説不知情,就説不過去了。那麼多假貨能夠堂而皇之地進入拍賣大堂,拍賣公司毫無察覺,只能説這些拍賣人員非常不專業。

面對當前市場交易無序的狀況,廣東華藝廊總經理張向東曾經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不同的市場主體都在埋怨自己的生存空間遭到了他人的擠壓,這種觀念是時候應該改變了。在張向東看來,明知道外部的東西大家都不能改變,我們不如先做好自己。

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許多不同的市場機構都在想方設法,甚至鋌而走險地進行跨界經營。正如季濤等人所説,這些行為是違法的,如果得不到及時監管,就會搗亂市場的正常秩序,最終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實際上,當前許多收藏者所説的藝術品市場水深,就深在這裡。市場沒有了規則,又會助長其他投機行為,譬如制假售假。為了把一件書畫贗品高價賣出去,一些拍賣機構自然會對一些無品鑒定機構開出的虛假證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與檢測機構合起夥來坑人。

亂象

3

莊家操縱價格綁架市場

“搞清楚了這條利益鏈條,我們就可以基本明白,藝術品市場的泡沫是如何形成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藝術品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違法的行為得不到追究,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熱錢進來這個市場投機。灰色的利益鏈條不僅會綁架藝術家,還會綁架許多專業機構,讓市場資訊不對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在董國強看來,拍賣公司就像股票交易所,定價權不在拍賣公司手裏,他們只是實現藝術品價值向價格的轉換。

不過,在另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剛進入市場的藝術品,當然是由賣家説了算,但促成交易時,則要由買家説了算。至於作品未來的價格走向,卻基本上是由炒家一手操控的。當前,國內的書畫市場上,一些當代書畫家的作品都在拍賣市場上走出了一條讓許多近代和古代書畫家難以忘其項背的成長曲線。而許多站出來為之背書的評論家還在為這些作品價格將在下一步持續暴漲提出了許多看似專業的理由,譬如市場活躍度高,作品存量和藏家規模比較大等。這些説法不是沒有道理,而是有意忽略了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莊家的集體哄抬。當前,不管參與市場的主體多麼混亂,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相互衝突多麼劇烈,最後真正主導價格曲線的仍然是掌握大資本的莊家。

在股市,所謂莊家,是指能夠直接影響行情的的大買家。在書畫市場上,同樣活躍著這樣的莊家。如果沒有莊家的影響,藝術家的作品正常下是隨著藝術家本身的成長在市場上自然成長的,就算有時也會因為藝術家獲得某一項成就或取得某一學術或社會地位而突然高漲,譬如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其書法價格突然拉升,但這種拉升也是可預見且符合一定自然規律的,並不會完全沒有來由地突然來幾波猛漲。最近筆者聽説廣州某大畫家的作品價格後市增長乏力,就是因為原來圍攏在該畫家周圍的一批莊家有了新的興趣點。

靠莊家哄抬起來的價格指數是很危險的,這裡邊很可能有陷阱,值得所有投資者和藏家去警惕。那麼,有沒有規避的辦法呢?在張向東看來,當然有,那就是切忌貪心,就算再喜歡的東西,價格超過了其同檔藝術家的平均水準,也不要跟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