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與普通商品不同,具有消費和投資雙重屬性。如果買家只是為了裝飾廳堂居所,只是為了從中獲得純粹的精神愉悅,便屬於藝術品消費;如果買家只是為了保值、升值,甚至買回來直接鎖進庫房待價而沽,便屬於藝術品投資。
在美國,藝術品市場的大多數買家意在消費。
美國崇尚消費主義由來已久,普通人也用消費品牌以顯示身份。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富人大量購買名車、名錶,包括收藏藝術品,把炫耀式消費推向高潮。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上中産階級”爭相效倣,其中近20%家庭會在生活必需品上花掉全部收入。藝術品消費是美國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美國許多繁華街區畫廊遍佈,經常有市民流連其中,間或扛一幅畫回家。據2003年安盛藝術品保險集團的調查,美國公眾收藏藝術品出於喜愛者佔 73%,出於投資者佔3%,二者兼顧者佔23%。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投資成分要大得多。
聚集了高端藝術品和有錢人的拍賣會,是中國藝術市場的最火之處,中國藝術品拍賣只用了17年便進入億元時代。為那裏注入強大活力的許多買家來自股市,藝術品被他們完全看作挂在墻上的股票。大眾買家的最大樂園則是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據説在北京每週日清晨有兩處人潮洶湧:一是在天安門前抬頭看國旗,一是在潘家園低頭尋寶貝。差不多每位逛攤者都希望慧眼識珠,花小錢撿大“漏”。很多業內人士意識到: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幾乎所有關注點都在投資,幾乎所有人都在用金融化思維理解藝術品。
為什麼中美民眾購買藝術品的目的不同呢?主要與二者的財富觀有關。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生前曾為各種慈善事業捐款3.5億美元,他説過:“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在美國人看來,金錢不在於擁有多少,只有花掉並給自己帶來享樂的部分才屬於自己。所以,典型的美國人奉行吃光、玩光、花光,其消費比例之高令中國人咋舌。這也是美國捐獻風氣舉世聞名的內在原因。
相反,消費和投資在中國人的“心理賬戶”中有很明確的劃分。
心理賬戶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概念,其理論由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塞勒于1985年提出。薩勒認為,小至個人、家庭,大至企業、集團都有心理賬戶系統,與傳統會計賬戶不同,在心理賬戶中,金錢不具備完全替代性。人們習慣於將不同來源、不同種類、不同用途的金錢視為不同財富,在心目中按照不同賬戶分門別類安置。心理賬戶使人們産生“此錢非彼錢”的錯覺,從而導致許多非理性的經濟決策行為。
中國的積財傳統可謂根深蒂固,古人曾相信所積攢的財富死後可以在冥界繼續受用,以至有“有錢能使鬼推磨”之説,中國人愛財甚于生命,俗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至今,中國人最大的願望仍是“年年有餘”。很多人在心裏都設立了一部未來啟用的投資賬戶,不論是窮人留作看病和養老,還是富人留給後代備用,指向未來的投資賬戶都與指向當下的消費賬戶涇渭分明。除了房地産,國人最青睞的投資品便是容易傳世的書畫、玉器等藝術品,催生出數以千萬計的古董“愛好者”。
法國Artprice數據顯示,2010-2012年,美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分別為28億、27億、33億美元,各佔全球總額的30%、24%、27%,而據美國施惠基金會的報告,僅2011年,美國藝術品捐贈總價即高達 131億美元。這三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分別為31億、48億、51億美元,各佔全球總額的33%、41%、41%,但近幾年國內的私人捐贈卻相形見絀,北京故宮“景仁榜”上私人捐贈數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劇減。
中西藝術品捐贈的冰火兩重天也證明,國人藝術品消費與投資賬戶的壁壘是何等森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