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商場與藝術聯姻:藝術機構更接近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8-09 10:26:59 | 文章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隨著商場與藝術的聯合越來越熱,一個新的名詞——商場藝術,隨之産生。藝術氛圍為商業提升了“氣質”,而藝術作品本身也在與商場的合作中受益。業內人士透露,藝術機構把畫展辦到商場裏是為了更接近市場,而商場也樂於把場地租給藝術機構。

藝術氣質

就在上週日開幕的這場攝影展似乎絲毫沒有打擾到週末商場裏熙攘的購物人群,相反,藝術的介入給平凡的商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氣質。

藝術加商業,這正是這家商場的特色。從攝影家的作品展覽,隨處都可以見到裝置藝術品、雕塑、油畫,僑福芳草地毫不吝嗇的將它們安置在寸土寸金的商場裏。

去年9月正式開放的僑福芳草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它擁有500多件藝術作品,其中40多件是藝術大師達利的雕塑。這些作品安靜地分散、常駐在購物中心的各個角落。在芳草地一層,當代藝術家陳文令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巨幅雕塑,從地面延伸到二層樓的墻面,視覺衝擊力十足的造型很受顧客矚目。

與專業藝術場所不同,芳草地的這些藝術裝置沒有防護圍欄,它們與236米國內最長的室內長橋、2000平方米的公共藝廊一道,營造著濃厚又輕鬆的藝術氛圍。在5.6萬平方米的芳草地,那些琳瑯滿目的當代藝術品大都為開發芳草地的黃氏家族收藏,每一件都由家族第二代繼承人黃建華親自確定位置。芳草地看上去就像一個小的798藝術區。

除了位於購物區的各種藝術品陳列和小型展廳之外,據了解,在芳草地D座10層,還有一個佔地4000平方米的私立非營利性展覽館。在商場逛累了,可以到展覽館來與藝術親密接觸。

芳草地市場推廣部副總監曾偉麟稱,芳草地並不是以藝術品的存在來增加購物中心的氛圍,而是在開發前就把藝術當作整個項目的一部分,研究購物中心如何與藝術共存,設計前期,包括建築挑高、地板、建築材料的運用等,也在設計的同時融入了藝術理念。而芳草地執行董事黃培修則覺得,這些藝術品能幫助他, “顧客們會因此多停留,他們待在這裡的時間越長,就越有購物的可能。

體驗式商業

藝術加商業,並不是僑福的獨創。在國外,商業與藝術的聯姻早已有之,在時尚領域不乏成功合作的先例,比如,香奈兒的設計與熱賣就包含著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法國拉法耶特商場長期展出著名雕塑家安娜·克羅米以“長江”為題材的雕塑。在一些歐美國家,人們已經普遍接受藝術消費。日本的“商場藝術”甚至成為一種傳統。

在京城,這種新的商場形態似乎正成為潮流。去年7月底,金融街購物中心內的“融藝空間”啟幕,該藝術空間計劃為藝術愛好者們提供各類經典藝術作品展。金融街購物中心企劃總監鮑簡介紹,除了不斷引進國內外更高檔次的優秀品牌外,金融街還更加注重文化的精髓,著力將文化藝術與時尚奢華相融合,讓消費者購物之餘增加一份文化藝術的欣賞。

去年10月下旬,香港新鴻基地産旗下的北京王府井新東安廣場,聯手日本野田畫廊推出名家版畫展,並稱:“這是畢加索、夏加爾、米羅、村上隆、安迪·沃霍爾等世界名家的版畫作品大餐”。

坐落于北京CBD金地中心的北京美美,剛開業一年已是各類藝術設計展的常客,其長遠目標是塑造一個“藝術美美”的獨特品牌形象。

另外,北京來福士購物中心、朝陽大悅城等京城知名購物商城也都通過與策展人合作的形式在自己的購物場地開設這種藝術展覽。

而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淮海路黃金商圈的大上海時代廣場自2006年起多次在商業空間中舉辦藝術展覽,更是把“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定位為文化行銷思路。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稱,消費者的消費也正在從以獲得有形商品為目的轉變為享受值得回味的生活體驗,體驗式商業開始嶄露頭腳。

在上海,6月剛剛開業的K11也將吸金砝碼放在了藝術主題上。

K11精選國內外知名當代藝術家17組作品,分別放置在商場各處供公眾欣賞。為了讓購物也能成為一種快樂體驗,K11著力打造了一個多元化的藝術互動平臺,在K11隨處可以享受到自然環保的建築空間。

“我們鎖定的目標消費人群是那些會衝動消費的人。藝術品是將這些人從茫茫人海中挑出來的一個手段。”K11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

藝術品只是K11“五官行銷”的一部分,它屬於視覺和觸覺範疇。在聽覺上,K11找來專業團隊針對不同時段、不同樓層、不同業態、不同品類來選擇背景音樂,細緻到用1/4節拍還是1/16節拍。室內香氛是專門定制的,它接近於香草味,被認為能挑逗起消費者的購物荷爾蒙。

業內人士稱,高端商場會更注重文化藝術與時尚奢華的融合,這其實也是提升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的有力手段。

體貼和尊重

在這些與藝術聯袂登場的藝術商業中,消費者除了體驗得到舒適的感官享受之外還有各種便利。

在僑福芳草地,沒有笨重的購物車;沒有隨處可見、不看不行且根本沒有關閉按鈕的視頻廣告。記者看到的是,生活超市裏擺放著適合兒童使用的推車;電梯間有適合孩子身高的上下按鈕;富有設計感的腳踏式垃圾桶,細節的改變都在向消費者傳遞體貼和尊重。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社區商業中佔據統治地位的大賣場、超市+百貨模式的綜合超市,將被能夠承載社區購物、休閒、人際交往中心功能的生活方式所超越;比如美國的Giant Eagle把超市做成了生活迪士尼,GOLDCAFE把銀行辦成了咖啡廳;北京的皇家糧倉、九朝會把傳統文化的古老變成了最現代的時尚,大董烤鴨店把每一道菜都做成藝術品,香港的K11則把購物中心設計為藝術中心……大型商場將讓位於特色更突出,藝術性、娛樂性、體驗性更強的休閒目的地。

在傳統商業競爭愈加殘酷的時下,藝術與商業的結合顯然正是對消費者感官體驗的多方位“關照”,相信會有很多消費者願意把消遣的時光留在在這些有“個性”並關注消費者體驗的商場裏。

不過,在僑福芳草地,記者看到,人氣較旺的依然是生活超市區和餐飲區,購物區相對冷清。新業態對消費刺激的貢獻還有待觀察。

業內人士稱,高端商場更注重文化藝術與時尚奢華的融合,這也是提升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的有力手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