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拍賣規模下跌30%:價值模糊成主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9 11:09:16 | 文章來源: 《錢經》雜誌

在去年兌付的11款藝術品信託中,有6款産品提前清盤,好在投資者的收益和本金都已兌付。今年有40款藝術品信託到期兌付,投資者還能那麼幸運嗎?

就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內地春拍中可以看到,藝術品市場仍然延續了前一年的下行趨勢。在去年的春拍和秋拍中,藝術品成交額和價格低落,藝術品收藏圈內人在觀望的同時,那些購買了藝術品信託的投資者們也焦急難耐——畢竟藝術品的成交價格,決定了藝術品信託抵押物的實際情況。

藝術品拍賣規模下跌30%

2011年,購買了中融信託藝術品信託産品的王楠(化名),購買後的焦慮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在兌付之前,我會隨時關注。”她購買的産品將在2013年下半年兌付。

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對藝術品拍賣成交價的不完全統計,在王楠購買藝術品信託的同年(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拍賣成交總額在134.56億元。而到了2012年,情形開始變得糟糕起來,這個數字變成了84.58億元。

在拍賣成交額減少的同時,産品的價格也有下行趨勢。“藝術品拍賣個性化太強,沒辦法比較同一件藏品的拍賣價格,但是從大概分類上可以看出,在2009年,同一級別的當代書畫家的封面作品級別的藝術品,拍賣價格可以到1億元左右,到了2013年,這樣的藝術品拍賣價格只有7000萬元左右了。”一家知名藝術收藏雜誌的記者説道。

事實上,根據這兩年出現過的拍品價格走勢也可見一斑,2009年乾隆藏刀拍賣價格5000萬元,到了2011年,這把刀的拍賣價格只有6000萬元,去掉評估費,以及參加拍賣的一些中間費用,持有者實際上是賠錢的。

就在去年,王楠也切身感受到,藝術品信託開始變得不那麼受歡迎起來,“産品發行量減少了,收益也減少了,2011年買的産品收益在12%,到2012年,收益只有10%左右了,而到了今年,藝術品信託的發行數量在進一步減少的同時,收益率也降到了10%以下。”雖然並未發佈公告,但是根據利得財富的統計數據顯示,中融信託去年有4隻藝術品信託産品提前清算。這給王楠帶來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不知道自己的産品是否會提前清算,只能隨時關注藝術品市場來側面了解。”王楠坦言。

在購買了産品之後,王楠開始關注每年的春拍和秋拍,在此之前,王楠對藝術品市場也並不是一無所知,“就是因為了解到最近這些年,藝術品市場一直在上升通道,而直接投資藝術品門檻高,風險也高,所以購買了藝術品信託。”王楠説。

2012年,受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世界各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持續萎靡,多款藝術品在2012年春拍和秋拍中遭遇流拍,這對藝術品信託的直接影響是:如果抵押物流拍,那誰來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

資深收藏家顏明則認為:“此前發行的信託産品,抵押品和投資標的多數是當代油畫,以及近現代如吳冠中等畫家的作品,某些産品如果著急出手的話,半價都很難。”

根據用益信託工作室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有40款藝術品信託到期兌付,兌付規模達38.52億元。兌付期集中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這些産品多數都是在2011年藝術品市場火爆時成立,當年藝術品市場拍賣價格較高,時隔兩年,藝術品市場遇冷,今年的藝術品信託能否順利兌付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在去年兌付的11款藝術品信託中,有6款産品提前清盤,好在他們都兌付了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和本金。而更糟糕的是,前一段時間的民生銀行(9.99,-0.01,-0.10%)藝術品莊家案,讓人們對藝術品信託心存疑慮。

看不清的藝術品估值

目前藝術品信託共有融資類、投資類和管理類三種模式,其中,融資類藝術品信託,也就是權益投資方式最為常見。信託計劃發行後,募集到的資金並不是直接購買藝術品,流向藝術品市場,而是資金募集者通過手中的藝術品,再質押融資。專家進行鑒定和估值後,以一定的質押率來折價抵押給信託公司做抵押。募集到資金後融資方用來投向其他的用途,在今年預期兌付的藝術品信託,都是成立於2011年左右,很多融資方將資金投向房地産、礦産等方向。

此類産品在發行之前,融資方普遍會與信託公司簽訂到期回購協議,與投資者約定固定的預期收益率。在投資者看來,此類産品風險小收益穩定。

藝術品信託質押物為藝術品,在信託産品中,藝術品的價格評估主觀性很大,並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所以藝術品的估值多數依賴拍賣行的成交價格來判斷。

在目前的融資類藝術品信託中,所抵押的藝術品可以主要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藝術家已經去世,時間久遠的古董;第二種是當代在世的知名藝術家的作品;第三種是當代在世不出名的藝術家的作品。

對於三種藝術品的估值,目前信託圈內的通行辦法是,“古代藝術品,誰來鑒定,誰來兜底,出了問題就鑒定者回購。在世名家藝術品鑒定比較方便,但是要小心價格不要過高。在世沒出名的藝術家作品,可能就是圈內的幾個專家自行決定的。”某信託公司高管坦言。

目前80%的投資類藝術品信託是通過拍賣渠道退出,他們對藝術品的價格更為敏感,而對於那些融資類的藝術品信託,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是2009年到2011年發行的信託産品,以藝術品做抵押,當時的藝術品價格已經很高了,當到了2013年退出時,藝術品市場萎靡,信託抵押品估值也就縮水了。

在藝術品抵押物隨著市場行情起伏的同時,藝術品信託的另外一大風險是:融資方聯合拍賣公司,炒高藝術品價格後,在信託公司處抵押融資。

2012年,北京藍色港灣的實際控制人王耀輝,聯合拍賣公司,以3.9億元高價拍下黃庭堅作品《砥柱銘》(事實上的實際成交價格僅為8000萬元),然後以“身家虛高”的《砥柱銘》做抵押,在信託公司募集到4.5億元資金。融資方將拿到的錢進行房地産投資。而正常的房地産信託的抵押率在50%左右,算上劣後級資金《砥柱銘》的抵押率達到70%以上。

除高質押率外,更嚴重的問題是《砥柱銘》的實際成交價格僅為8000萬元,一旦信託産品出現風險,投資者的本金很難收回,更別提預期收益了。

而在此款信託産品未到期之前,《砥柱銘》被證實為贗品。

王耀輝的做法在業內並不少見,普益財富研究員范傑坦言:“藝術品信託市場存在融資方對藝術品反覆操作,人為拉高價格的現象。”

Tips:

如果抵押品在幾年間經過多次拍賣,在拍出後,仍在金融體系中流轉,且多次抵押質押的藝術品,多數為企業融資籌碼。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