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文物藝術品拍賣論壇聚焦四大問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6 09:37:36 | 文章來源: 中國商報

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主辦的“2013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國際論壇”4月18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落幕。這一中國收藏界、拍賣界、藝術界的盛會是繼2005年、2009年兩屆國際論壇後,舉辦的第三屆。商務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有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此次國際論壇。此外,論壇不僅雲集了中國內地多家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掌門人,而且還吸引了英國、法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的代表近200人參加。

與會嘉賓就“拍品瑕疵擔保責任”、“文物藝術品拍賣標的保險”、“買受人拖欠貨款”以及“調整期下拍賣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對策”等幾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前兩屆相比,論壇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所涉及的行業面也更廣泛。

毋庸置疑,儘管只有20年曆史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但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卻讓各路人士紛紛聚焦於此。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張延華介紹,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多年來得到了有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經過多年探索,目前已經開始踏上國際化發展道路,實現科學化管理模式,初具體系化誠信機制。此次論壇,旨在提高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發展的安全系數和品質系數。她表示,在中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的前景是美好的。

特邀嘉賓:

龍翼飛: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孫選中: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

石俊生: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

徐政夫:台北觀想藝術中心董事長

包銘山:著名收藏家、新疆廣匯美術館館長

馬學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總監

陸曉禾: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主任

孫貴珍:安盛保險有限公司亞洲區主管

吳文凱:上海駿城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

該不該為瑕疵作擔保

自1997年1月1日實施的《拍賣法》,至今已有16個年頭。眾所週知,由於藝術品的特殊性,讓鑒定人員都各執一詞,拍賣企業對藝術品的真偽也就很難判定了。基於此,《拍賣法》第61條才有了“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的條款。不過當下,某些拍賣企業對其理解出現了偏差,而個別著眼于牟利的拍賣行更是利用了這一條款,使得近來圍繞這一條款引發的糾紛不斷。《拍賣法》起草人陳佳林則認為,免除藝術品拍賣瑕疵擔保責任並不是一條孤立的條款,免責聲明不等於免除拍賣企業對標的物基本的審核義務。

龍翼飛:拍前對標的瑕疵有審查的責任

拍賣活動屬於民商活動,遵從平等自願、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而誠實信用是重中之重。中國現行法律規定中明確指出,拍賣企業在拍賣前對標的物的瑕疵具有審查和檢驗的責任。各拍賣企業需要注意的是,去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了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司法解釋,其中又有了新的變化,即合同約定減輕或者免除出賣人對標的物的瑕疵擔保責任,但出賣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不告知買受人標的物瑕疵的,那麼當出賣人主張依約減輕或者免除瑕疵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將不予支援。

石俊生:佳士得有“有限擔保條款”

對於瑕疵擔保,佳士得會有自己的一個“有限擔保條款”,這是出於佳士得在全球拍賣市場中信譽度的考慮。該擔保條款適用於每一件在佳士得上拍的標的物,但其中不包括拍品品相,以及學界對其歷史或學術的定位等。佳士得做出擔保的條款只涉及拍賣圖錄中對作品名稱、創作時期、藝術家等資訊的真實記錄。如果買家對拍品瑕疵存有爭議,那麼需要提供兩封國際上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的説明信,以此來佐證競買者的意見。據此,佳士得將做出認真考量,如果認可,那麼我們會退款給買家。此後,我們再向賣家追償,這就是佳士得對瑕疵擔保的流程。

徐政夫:要求拍賣行完全保真不現實

拍賣公司、古董商、畫廊應該對拍品瑕疵擔負責任,這也是收藏家的期望。簡單地講,瑕疵擔保就是保真。20多年前,當我在台灣寒舍工作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解決文物藝術品保真的問題。經過與專家的研討、考察後,我們採用了英國蘇富比[微網志]、佳士得的方式——明碼標價,即對每一件拍品標明年代、尺寸、價格等資訊。這樣避免了這個交易市場中見什麼人開什麼價的弊端。多年後發現,這種方式效果不錯,為寒舍贏得了好的聲譽。

很多收藏家願意投資文物藝術品市場,但贗品總在不斷打擊他們的信心和熱情,最後只能放棄了。贗品不僅讓收藏者在經濟上蒙受損失,最重要的是讓他們丟掉了面子。我的一位朋友將買來的瓷器送到蘇富比、佳士得,但都因其是贗品而被拒收,於是他便將賣家告上法庭。後來,我們請大陸知名瓷器鑒定專家為這件瓷器做了鑒定,並寫了一封證明——這件瓷器的歷史不超過100年,以此證明賣方出售的這件瓷器並非古董。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告方竟聲稱,涉案物品並非當時交易的物品。由於我的朋友拿不出買賣時的證據,所以這個案件便不了了之了。同樣的道理,法律能不能要求拍賣公司對上拍標的物做到百分之百的保真呢?我認為,天上的神仙也做不到,所以文物藝術品的真偽鑒定是一個模糊地帶。

“欠款”為何頻頻上演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價在1000萬元以上的拍品共581件,而未完全結算的作品有86件(套),涉及貨款25.94億元;根本沒結算的拍品達234件(套),涉及貨款58.81億元,結算率(以件數計)不到45%。近幾年,隨著藝術品市場交易數量和額度的不斷增加,買受人誠信缺失的惡作劇頻頻上演,這讓拍賣企業頭痛不已。

包銘山:利欲熏心扭曲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

誠信是收藏文化的基石。中國的收藏曆史也因為誠信走過了上千年。在過去,文物藝術品交易以收藏為主。而改革開放後,收藏與投資相結合,近幾年,甚至發展成投資為主導,因此文物藝術品收藏界才會出現種種問題,最突出的便是誠信缺失。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時代與收藏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藝術品的屬性發生了改變,它可以像金融證券、房地産等作為投資産品,於是進入這個圈子的人暴增,其品質也良莠不齊,像在拍場上舉了牌子卻不付錢,造假圈錢,華北的拍賣場上拍了東西還沒付錢,就拿到華東地區的拍賣場上去賣等等亂象層出不窮。不僅如此,拍賣公司數量的突然增多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好的文物藝術品以及藏家的數量卻沒有快速增長。其次,文物藝術品拍賣價格在短期內的暴漲對人們造成了極大的誘惑,人們不再重視名譽,而只看重利益。改革開放30多年,人們對真善美、假醜惡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共識。信仰缺失,道德被拋棄,這不僅是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特殊現象,也是社會問題的折射。

陸曉禾:這個市場需要誠信

目前,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需要的是誠信,即對法律法規的尊重與信守。文物藝術品的增值不是在生産領域,拍賣的過程並不構成拍品的價值增值。其增值點來源於3點,一是供求關係;二是文物藝術品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三是文物藝術品的獨特性、藝術性。如果説商品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那麼文物藝術品的價格則是圍繞著專家的鑒定上下浮動,因此專家的誠信至關重要。文物藝術品的升值空間與時間成反比,拍賣則是對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如果有人通過這種形式去掠奪別人的財富,這是違法的。

雖然市場中出現過買受人欠款的事情,但我依然認為,文物藝術品的拍賣市場首先應該維護的還是買受人的利益,因為這個群體既是消費者又是投資人。其次,應尊重並保護的則是委託人的利益。文物藝術品的拍賣市場存在的根本意義不是投資,而是鼓勵藝術家創造更多的藝術精品。

“保險”的春天還遠嗎

近幾年來,展品被盜、文物受損等事件時有發生,這讓文物藝術品保險備受關注。有數據顯示,歐美國家每100美元的藝術品交易,保險公司就能從中獲得1美元的保費收入,巨大的市場交易量使一批專門從事藝術品保險的公司獲利豐厚。然而在國內,大多數藝術品拍賣行並未投保,使得動輒幾千萬元的拍品處於無保險狀態。

孫貴珍:拍賣行要提高風險管控意識

拍賣行的特殊模式在於,在接受委託拍賣標的後對拍賣標的負有保管的責任。那麼,針對拍賣行動輒百萬千萬元的單項拍品金額,或上億元的倉儲及展覽過程中的累積金額,如果拍賣企業對其潛在的風險的辨識不加以控制,就會直接影響拍賣行的經營。

去年10月份,在美國紐約切爾西藝術區發生了水災,據估計,保險市場的損失就超過6億美元,而安盛保險在這方面的損失在4000萬美金。所以,拍賣企業應提高風險管控的意識。其目的在於,委託拍賣標的物受損後可以直接減少拍賣行在佣金收入和利潤收入方面的損失。另外,還可以使拍賣企業避免潛在意外事故造成無法承擔的財産損失。因此,拍賣企業有必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擬定保險計劃。

吳文凱:國內藝術品拍賣企業只有7家投保

國內的文物藝術品保險領域還不成熟,成功案例並不多。據我們統計,目前國內達標的拍賣企業有40多家,其中參加投保的只有7家,它們分別投保在6家不同的保險公司,而每家保險公司一年裏也就做過一單藝術品保險的業務。需要強調的是,藝術品保險不是每家保險公司都能承保。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都基於過往經驗,由於這兩三年藝術品保險業務才逐漸興起,國內多數保險公司沒有這方面的相關數據,因此,它們都是很謹慎地開展藝術品保險業務的。此外,藝術品的鑒定和估值工作缺乏權威性,國內承保標準不統一,承保人員的專業性不夠等因素,都制約了藝術品保險的發展。

調整期拍賣走向何方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在2009年進入單件拍品過億的時代,這一年不僅成為了文物藝術品價格的制高點,也標誌著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了資本時代。然而,就在去年,市場開始調整,不少拍賣公司的拍賣業績出現“腰斬”。

馬學東:調整是市場的必然

去年中國拍賣成交總額比2011年下降了50%左右,調整勢頭非常明顯,準確地講這個市場仍然在發展,只是減速了。未來,金融資本進入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新方向,即是向拍賣行注資,以此輔助這個市場發展。調整對於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這是市場的必然,行情總是有漲有跌。去年開始,內地幾家重要的拍賣公司先後在香港舉行拍賣,而蘇富比、佳士得也進駐到國內市場。這無疑加劇了拍賣公司之間的競爭,兼併重組將會成為未來行業內的發展趨勢,期間有實力、有品牌的拍賣企業會脫穎而出。此外,私人收藏和企業收藏將會進一步的發展。而古代書畫、瓷器雜項、當代藝術則成為收藏者較為喜歡收藏的三大藝術門類,藝術品網路交易也將快速發展。目前來看,其銷售最好的是繪畫作品,而不是版畫和攝影作品。

孫選中:最終的贏家一定是玩規則和標準的人

我認為用轉型期定義當下的形勢更為合適,國際化是這種轉型的時代背景,它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挑戰是規則的挑戰。國內的企業對規則的把握和運用比較弱,目前,我們是在別人建立的規則下運作。像佳士得等國際拍賣企業玩的是道,而我們的拍賣企業玩的則是術,短時間內術會有明顯收效,但最終的贏家卻一定是玩規則和標準的人。此外,過去的發展方式偏重於速度、規模,而現在則轉變為品質,要把速度降下來。可以説,國際拍賣企業注重的是品牌效應,有了品牌就不愁沒市場,也不愁沒好的拍品和競買人。所以,對於國內拍賣企業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品牌文化的建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