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出席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的全球頂級畫廊,攜帶著各自代理的藝術家小心翼翼地來亞洲,就像一個剛剛進入亞洲的奢侈品牌,只會帶來那些亞洲人眼裏最看著眼熟的藝術品,未必屬於品牌中最精彩的部分,因為亞洲藏家尤其是中國內地藏家的西方當代藝術知識尚未普及,藏家們連生僻點的人名都認不出來,對於藝術的理解更無從談起。
2013年5月,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展場上,買家和觀眾在欣賞參展作品。IC圖
理查德·蓋裏畫廊帶來的喬麥·普蘭薩(Jaume Plensa)裝置作品《島嶼》 李思明 圖
出現在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上的日本女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 IC 圖
耿畫廊帶來的許江作品《葵燈》 徐佳和 圖
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上的裝置作品較之巴塞爾藝博會要減少很多,形式也趨向平緩 徐佳和 圖
對當下藝術界影響深遠的波普藝術代表人物安迪·沃霍爾説過:“做好生意是最迷人的一種藝術,賺錢是藝術,工作也是藝術,做好生意更是最偉大的藝術。”那麼,以經營和銷售藝術品為宗旨的藝術博覽會,就是一門生意經無論它發生在世界哪個城市,由歐洲、美洲或者亞洲作為主導。
2013年5月23日至5月26日在面對維多利亞港灣的香港會展中心向公眾開放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某種程度上,是自2008年開始舉辦了五屆的香港國際藝術展的一種延續或者昇華,兩年前它被擁有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Miami Beach)的MCH集團收購。此次便是該展會首次以“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名字亮相,沿用了5年的名號“ART HK”在今年變成了“ART Basel-HK”。
一下飛機,就可以看見機場裏顯著位置招貼著的巨幅“ART Basel-HK”廣告牌,以與巴塞爾藝博會似曾相識的字體設計在向到來者宣告:“看,巴塞爾藝博會的兄弟展在這裡!”
當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在亞熱帶海洋氣候的電閃雷鳴中照舊觥籌交錯地進行之際,《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從圈內人士處獲得確切消息,同樣以藝術前沿和新興藝術為其標誌的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上海當代”,SH Contemporary),自2007年起舉辦了六屆,因為種種原因,今年將不再舉辦,“覆蓋整個亞太區的國際頂尖藝術展,成為連接東西方藝術的獨特平臺,為全球藝術市場提供一個獨特的機遇”言猶在耳,第一屆“上海當代”開幕當晚,展出高價的泰國藝術家裝置作品《米》的喧囂情景尚歷歷在目,當代藝術在上海曾經掀起過的市場熱潮似乎悄然退場,或者,從來也沒有真正熱過。
據最新出版的TEFAF《2012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中指出,如今中國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還曾經在去年達到過第一的位置。2006年中國只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2012年,該數字飆升至25%,作為全球藝術界最為看重的商業聚會巴塞爾藝博會把亞洲唯一的分支安放在香港而不是新加坡這一舉動中所透露出的對於中國內地藝術市場和新藏家所給予的希望,可見一斑。從藝術品交易這門“生意經”的角度來説,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具有雙贏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把有錢的收藏家們吸引到香港來,另一方面還能讓當地的藝術家、畫廊和這個城市本身獲得國際信譽和宣傳機會。但是,對於城市本身而言,香港的功能是像一種將西方藝術進口到亞洲的後殖民藝術企業,還是更像一扇為亞洲買家在全球藝術對話中産生影響提供的大門?理想的情況是它能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
當然,藝術品交易,對於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在藏家們藝術趣味的取捨之外,還意味著圍繞著交易産生的一系列周邊服務,比如完善的保險業務、專業的運輸倉儲、優質的金融服務、稅收制度。如果説,藝博會是一門“好生意”,那麼周邊服務就是這門“好生意”興隆的重要保障。6年前的香港連一家當代藝術博物館都沒有,上海藝術區已經蓬勃發展,到如今巴塞爾藝博會在香港掀起熱潮而“上海當代”銷聲匿跡,這究竟是中國內地藏家對於西方當代藝術的接受距離最終所導致的水土不服,還是因為“上海當代”本身所處的貿易環境的巨大障礙比如進口藝術品23%的稅收使得國外經銷商幾乎不可能從內地藝博會裏賺錢,以及政府對藝術品的監管所引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