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前一晚的夜場,5月26日的佳士得當代藝術日場拖遝得很,從下午3:30開槌持續至記者立場的8:30拍品還剩下近三分之一,而現場觀眾則僅剩四分之一。不過,從前面這些大件的穩成交來看,這場估價較為理性的拍賣局面還不錯,至少“老面孔”沒有惋惜聲,而新面孔則締造了不少的“驚喜”。據佳士得官方消息,本場總成交額斬獲了1.28億港幣。趨穩的“天王大腕”
從下午前半場的拍賣狀況來看,撐起局面的明星級藝術家幾乎都是在估價範圍內成交,其中包括四件曾梵志、三件岳敏君、兩件方力鈞,買家均來自不同的號碼牌,且在這些拍品落槌之後,場內隨即有一撥人離場。以380萬港幣落槌的張曉剛2004年作品《小博士》也是稍高於最高估價,被前一晚購買了蔡國強作品的9998號牌拍下。其他類似百萬以上落槌的還包括一件被8873號藏家以120萬落槌價購入的丁乙作品《十示系列:94-13》;一件以130萬港幣落槌價被1828號購入的劉煒作品《花兒》;一組李真創于2001年的雕塑在經歷三個買家的爭奪之後,最終拍出了兩倍于最低估價的130萬元港幣。而從亞洲範圍來看,草間彌生表現出了一貫地善賣,一件2010的雕塑作品《南瓜》拍出了400萬的價格,遠高於最高估價的280萬,而其創作于1989年的作品《青春之死》以近乎三倍于最低估價的110萬港幣落槌;另有一件被9996號牌以120萬拍得的高野綾《從遺忘中甦醒》,兩倍于最低估價;後半場中一件小幅奈良美智《MICHI》亦以五倍于最低估價的105萬港幣成交。此外,印尼藝術家米斯尼亞迪作品也一如既往地強勁,一件1999年的繪畫《舞蹈》在數位買家的激烈爭奪下,價格很快過百萬,最終被8144號牌以270萬落槌價拍得,高於最低估價的五倍多。
徐氏兩代領銜新水墨
本次專場在相繼拍出兩件草間彌生、兩件劉煒之後,便有種進入新水墨單元的感覺。開局一件谷文達1987年作品《危險的棋盤離開地面:觀者之紅袍壁閣》被一位網上買家8905號牌以130萬港幣的落槌價購入;隨之而來的陳箴1993年作品《無題》也表現出色,在兩個電話買家的爭奪下,最終被8409號牌高於兩倍最高估價的180萬港幣購入。此外,宋冬、徐冰、姜吉安、杭春暉作品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一件徐累2003年的作品《虛掠》在四個以上的買家的激烈爭奪下,一路漲至190萬港幣,被場內9500號競得;而出生於1975年的徐華翎2013年新作《芳香》則在兩個電話買家的競價下,最終以95萬港幣落槌,掀起了場內一片驚呼聲。
耿建翌、謝南星點亮尤倫斯版塊
穿插其中的來自尤倫斯夫婦收藏的45件拍品中大多以小幅作品為主,都是一些在當代藝術中已經有一定地位的藝術,10件顧德新作品悉數以數倍于最低估價的成績落槌,可見藏家對這批作品的熱情。同樣被藏家們擁護著的還包括吳山專、邱志傑、王魯炎等人的小幅作品。第一個高潮來自於耿建翌的作品《我們的受光部》,至少有四個買家在爭奪這件作品,估價30-50萬港幣,最終被電話買家8149號以180萬港幣競得。另有一件耿建翌1999年的小幅紙本水彩,也遭遇了同樣熱度的爭搶,以七倍于估價的28萬落槌。再次掀起高潮的則是謝南星創作于1994年的作品《另一個世代》,在一位台灣電話買家出價38萬之後,一路飆升至140萬港幣落槌,四倍于最低估價。而他的兩件紙本鉛筆也遭遇了激烈爭奪,最後全部被8057號買家以數倍于最低估價的價格收入,這位買家同時也是本場顧德新好幾件作品的買主。此外,一件周鐵海創作于1991年的大作品《決裂》也拍出了140萬港幣的價格,被場內8112號牌收入囊中。
周春芽托起下半場
拍完尤倫斯專場之後,場上買家多數已經離席,但這並沒有妨礙到周春芽早期作品系列的人氣。此次上拍的周春芽早期作品共16件,另有一件2006年《綠狗系列》雕塑,悉數遠高於最高估價的價格成交。其中,一件估價為120-150萬的創作于1994年的《山水系列》被電話委託買家以290萬港幣的落槌價收入囊中,隨之而來的1993年小幅作品《石頭系列》也拍出了120萬港幣的價格。可見周春芽強大的市場號召力。而此專場比較遺憾的則是兩件估價均超過150萬港幣的舒群作品,幾乎無人應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