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西沐:如何發現年輕藝術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27 09:48:35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藝術的價值最終需要“發現”來推動;同樣,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最終也會回到以價值發現為主軸價值規律上來。一個健康有序發展的藝術品市場,推動與促進藝術家,特別是年輕藝術家能夠認知與關注價值發現規律,是其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功能。關於當下中國拍賣業的跨界問題,我在一些文章中已有系統闡釋,本不想再過多地談論這一問題,怎奈媒體不斷有一些更為具體的問題出來,如拍賣行直接進校園徵集學生的作品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由於涉及市場的生産與交易體系的建設問題,意義重大。於是,就再次對這一領域的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很多時候是越積累越多。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交易體系跨界及低水準競爭是這種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讓人感到不正常的是,一些交易主體,將這些遠離本行業核心競爭力的低層次競爭的手段,當成了行業的一種行銷創新而大加推廣,更加加重了中國藝術品市場存在問題的嚴重性與複雜性。最近藝術品市場發生的一些事件,就能説明一些問題。

拍賣行直接進校園徵集學生的作品,可以説再次反映了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體系的嚴重錯位問題。我們知道,在藝術品市場交易體系構成中,畫廊與拍賣行是重要的市場基礎,是互補的市場構成體系。在這一體系中,畫廊是價值發現及價值的整合者,而拍賣行更多的是以畫廊為基礎的定價平臺,一旦拍賣行跨過畫廊直接向藝術家徵集作品,就會使藝術品市場進入産供銷一體化、一條龍的境地,價值發現這時更多的就成為一種價格的標示。價值高,價格就高;價格高,價值就必然大。因為在同一個平臺上,這是一種必然的邏輯關係與市場行為。這種將價值發現與整合的過程濃縮為價格高低的市場評判行為,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行為利益短期化的根源。這一現象不僅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有序化發展産生大的扭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助長了中國藝術品市場定價權向單向度與高度聚集的方向發展,容易助長壟斷與市場話語權機構化的狀況,易導致利益共同體把控市場的局面。所以,我們反覆呼籲,雖然畫廊業在當今藝術品市場的地位越來越式微,但我們不應放棄畫廊業應有的市場地位與功能。藝術品市場交易體系的形成是市場過程發展的結果,改變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體系,必須有相應的市場條件與市場結構發生變化,科技進步有了新的支撐進展,否則,這種改變就很可能成為一種以市場行銷創新為名的市場交易體系與規則的破壞者,將進一步導致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新的失衡與扭曲。管理部門在規範與引導市場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

當下一些拍賣行直接進入校園徵集學生的作品,可以説是為迎合市場與藏家的一種市場行銷行為。在藝術品市場回調的過程中,高價格的藝術品被人們認為風險越來越大,而發現高藝術潛在價值、低市場價格的作品與藝術家,就成為拍賣行為迎合人們價值發現與需要發掘新藝術家的一種市場行銷行為,但這種行為對於越來越短視化、越來越功利化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無疑是火上澆油,在很多時候甚至是誤導。我們知道,學生的習作與成熟藝術家的作品,是兩種不同的作品狀態,其價值當然是相差巨大。價值發現的前提,是藝術與文化內涵的發掘,而不是依靠拍賣行抱團來推高價格,標示價值。

當然,我們也可以説,拍賣行直接進入校園徵集學生的作品,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我們要強調市場規律與市場需求的同時,呼籲年輕藝術家要重視價值發現規律及其運作特點。我們知道,市場歷來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可以讓學生認識市場,也可以有限度地改變學生的生存條件,但過早地參與市場的危害也是明顯的,最主要的是干擾了學生學習與探索的深度與秩序,易被市場過早地定義風格,跟著市場走,迷失自我的藝術追求。即使這些都可以克服,也易被拔苗助長,一旦市場成功,就難免應付市場,過早地在市場的追捧中消解專注藝術的能力,難以達成應有的藝術高度。所以,我們認為,作為在校學生,重要的是學習與探索的廣度與深度,當然,也不能回避市場,不可能拒絕進入市場。但要進入市場,我們認為首先要回歸畫廊,其次是機構,不要一下子就衝向拍賣這一定價平臺。有時,爬得越高,跌得越狠。在奔跑之前,最好先學會行走。當然,有的人説我心飛翔,可是我們應該知道,幼鳥的展翅與鷹擊長空的飛翔姿態是不一樣的,雖然同樣都是飛翔。對剛剛進入藝術生涯的學生來講,按照本應有的規律做事情是重要的。

同樣的問題是,中國藝術品拍賣業,要睜眼看世界,要與時俱進,不要短視的低水準競爭,事實證明,那是沒有出路的。世界藝術品拍賣公司的發展已經證明,拓展業務更多的是要依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不斷積累與成長。特別是隨著兩大拍賣巨頭加入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國藝術品拍賣業也必然推動中國拍賣業分化發展,使拍賣公司業務更多元化。這也似乎預示了中國的藝術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期的可能。我們看到,無論是佳士得還是蘇富比,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已經使他們不再單純依賴於拍賣公司的公開交易,憑藉他們幾百年所積累的藝術品服務理念、體系與模式,正通過全球化過程而成為世界資源的整合者。他們將給中國的拍賣行業帶來進一步變革的機遇與挑戰,而這種機遇與挑戰的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理念與長遠的格局意識。對中國藝術品拍賣業來講,如果構建不起來這種理念與格局意識,再繼續走低水準惡性競爭之路,沒有陣地意識,沒有主流業務意識,沒有常新業務的核心能力意識,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的前景就很難順暢,就可能會出現淪為全球化中國際大鱷的侍從的局面。同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拍賣平臺上,中國藝術家在市場的競爭中才能站立行走,年輕藝術家也才會真正進入價值發現軌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