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高關稅讓“保稅第一拍”華而不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9 13:48:03 | 文章來源: 新浪

“‘中國第一次保稅拍賣’事實上對買家的實惠並不大,只是吸引買家的旗子。”廈門大學當代復文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連任博士語出驚人,他所説的這次拍賣,就是今年4月下旬在廈門象嶼保稅區進行的北京華辰2013廈門西洋藝術品保稅拍賣會。

2013年4月21日,來自英國、法國、荷蘭、奧地利、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國家360件西洋藝術品“登陸”廈門象嶼保稅區進行公開拍賣,當天成交率僅有23.03%,但是在拍賣界人士看來,本次拍賣的意義更為重大——這是中國大陸的首次“保稅拍賣”。

“保稅拍賣”是指在沒有完稅的情況下,在保稅區拍賣藝術品。境外買家拍得拍品後不用交稅,境內買家拍下後如需要取走入關則按規定繳納相應稅款,若不取走保稅區可以暫為保管也不需要繳稅。對買家最能夠接受的就是便捷,他們無需到紐約、巴黎、倫敦,或者台灣、香港,能夠在境內看到這些珍品,在預展直觀感受到西洋藝術之後,如果喜歡可以現場參與,就可以説是目前保稅拍賣最大的意義。

華辰拍賣總經理甘學軍表示,這次拍賣將中産階級定位為主要的客戶群體,預期成交率達到50%以上就是成功。但最終當天拍賣成交率僅達23.03%,總成交金額974.3萬元人民幣(以下貨幣均為人民幣)。若按照他的預期,這無疑是一場不算成功的拍賣會。

然而甘學軍卻説這樣的結果“在預料之中”。他表示,這場保稅拍賣是成功的嘗試,華辰將讓這種形式實現常態化,把更多國外藝術品或海外回流藝術品介紹給中國的藏家,填補這一古董藝術品門類需求上的缺失。同時通過這個平臺,有助於在廈門建成一個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使廈門文化産業走向高端化、國際化。

不過,廈門大學當代復文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連任博士則有更深一層的看法。他認為,本次拍賣除了價格和定位有待優化之外,高關稅導致“保稅拍賣”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這才是本次成交率很低的根本原因。

在一份連任博士與廈大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學生莊柳明共同完成的分析報告中,他指出,對於保稅拍賣,國內的相關法規並不健全。首先是關於免稅鑒定。雖然我國海關對一百年以上的文物是免關稅的,但這需要我國文物部門的鑒定。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對於西洋藝術品鑒定,我國的文物部門存在技術困難,並無權威部門可以認定,也不認可外國機構的鑒定情況;另一方面,鑒定需要先入關,保稅區屬於境內的“關外”區域,國家文物部門無法進行鑒定工作。由於有關制度和法規條文上的不健全,讓保稅區的文物拍賣陷入了“死迴圈”。

二是優惠關稅。手繪油畫、水粉畫和其他畫的原件進口關稅為12%,2012年,計稅標準是優惠減半,按照6%收取,這個政策執行結束時限是2012年12月31日。關稅的完稅價格是落槌價加上買家15%佣金。舉個例子:按照購買路易十六風格圓桌一對的落槌價200萬計算,加上佣金,成交價為230萬,圖錄説明該圓桌約為1910年,如果能夠證實這個情況,則免關稅,如果無法證實,則須繳納12%關稅27.6萬元。繳納完關稅,該對圓桌為257.6萬元。

三是增值稅。增值稅稅率為17%,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側重在於增值額部分,理論上應該扣除賣家的合理成本和佣金成本之後的增值部分金額,但在實際操作中,藝術品進口增值稅完稅價格是以落槌價加佣金,再加上關稅作為完稅價格,完全以藝術品零扣除,上述圓桌的增值稅為43.792萬元,對於買家而言,總成本為301.392萬元!比落槌價多了100萬元以上。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迅猛,海外藝術品的進口與回流和西洋藝術品入境的情況與日俱增,以往這類藝術品為了規避高關稅,往往通過無申報闖關、改換貨物種類或者低價報關,甚至走私入關等不合法行為來完成。2012年4月海關針對藝術品的查稅風潮,使得許多藝術機構、拍賣行、藝術品經紀人和藏家都人人自危,目前對於大宗和大件的藝術品只能走正規的通道,其中保稅拍賣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對比美國和香港藝術品進口零關稅的政策,由於高額的關稅和增值稅使得首次保稅拍賣華而不實。對照4月21日在國內舉辦的另外兩場拍賣會,北京博觀的第三期玲瓏美玉-當代玉雕石雕精品無底價拍賣會成交率100%,成交金額855萬元;曠深拍賣2013藝術品拍賣會江西第二期成交率81%,成交金額2607萬元。這些案例説明,保稅區內的拍賣會吸引大家的低價成交,但理性的競買人經過精心計算,被不合理的高額稅收給嚇住了。

連任博士認為,此次西洋藝術品拍賣會只是打著“中國第一次保稅拍賣”的旗子來吸引買家,可事實上對買家的實惠並不大。而“保稅拍賣”的完善,有待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對進口藝術品稅收政策的調整和便捷通關渠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