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2年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下滑近六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22 10:03:50 | 文章來源: 中國企業報道

2012年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下滑近六成

3月20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京召開“2013年度北京文物拍賣工作會議”。本次會議對2012年度北京市文物藝術品拍賣工作進行總結,並對2013年工作進行佈置。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張建新副司長,中拍協張延華會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張淼副部長、北京市文物局于平副局長以及北京市商委、工商局、海關、拍賣協會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並做講話。

2012年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下滑近六成

張延華會長在會上指出:近幾年來,在國家及北京市各有關方面的支援下,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迅速發展,穩居全國之首,佔據半壁江山。然而,自2011年秋拍開始,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增速趨緩,2012年全年全國成交額279.28億元,同比下滑51.53%,是整個拍賣行業下滑幅度最大的業務板塊,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但統計中發現,作為文物藝術品拍賣重鎮的北京地區,2012年成交額下滑59.04%,下調幅度遠高於其他主要省市(上海12.26%、浙江25.00%、廣東40.82%)。

張會長認為這一現象有必要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重視。並從市場、社會和政府三方面因素分析了這一現象。

資本退出削弱市場需求

首先,從市場的角度看。這一現象折射出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彈性需求”影響不小。比如説“金融資本”。受經濟形勢和投資環境影響,2011年下半年開始,文物藝術品市場中的金融資本出現緊縮和退出。而金融資本對藝術品市場的介入,很大部分又集中在北京,因此很大程度上牽動了北京藝術品拍賣的走向。再加上一部分投機性需求,構成了相對於收藏性交易的 “彈性需求”。資本一旦退出,必然削弱對市場的需求。

社會誠信缺失拖累企業經營

其次,從社會環境的角度看。拍賣行業作為仲介服務機構,一手托兩家,在業務操作中必須遵守“商業倫理”,但又特別受害於社會誠信的缺失。近年來,連北京一些大的拍賣公司都常常受買受人拖欠貨款、委託人托拍之累,苦不堪言。

行業層面亟需政策扶持

第三,政府對市場的影響也毋庸諱言。2012年度,藝術品進境稅收、文物類野生保護動物製品拍賣、追續權、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資質年檢中5個文博專家,乃至北京市近期重拾徵收增值稅,等等,無不成對時下拍賣行業的發展信心構成了極大影響!以藝術品進境稅政為代表的一系列不利政策,導致2012年度北京各大拍賣企業忍痛停止海外回流業務,或將業務轉移至香港,粗略估測,減少或轉移的成交額超過四十個億。

張會長呼籲各相關政府部門能夠給予拍賣行業更多的關心和支援,在客觀公正的前提下進一步改善拍賣行業的政策環境。

行業需反思、提高

同時,張會長也不回避行業自身問題,她講:這些年來,行業在自身發展中也存在諸多問題。而目前這一波行情的下調,應該説未嘗不是好事。最近,很多人士認可,2012年實際上是“化虛為實”、“去偽存真”的一年,這一次的調整是正常的,健康的。面對這樣的調整,行業正可以借機靜心反思自己,回歸拍賣的本質,認真思考拍賣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拍賣行業應該堅守什麼樣的原則才能走得長遠?拍賣行業如何在我國社會誠信體系不斷完善和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健康生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