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大陸具備推行藝術銀行的條件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2 10:33:08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過一段時間,中國台灣的機場、火車站、醫院和酒店大堂可能出現一批台灣本土藝術家的作品,並且不斷流轉、變化。並非這些公共空間的負責人忽然將預算倒向了藝術品投資——這些作品很可能是租來的,而且,租金並不太高。是台灣的“藝術銀行”計劃讓這一切有了可能。

日前,台灣當局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向公眾透露這項計劃,引起各方關注。據新華社報道:文化部門將斥資7000萬元新台幣(折合人民幣約1200萬元)啟動計劃。此項計劃將面向本土藝術家徵集作品,經專家委員會遴選後出資購買。第一批可供租借的藝術品將向公共部門開放,于行政機關辦公樓、火車站、候機樓、醫院和酒店大堂等公共場所展示,今後租賃範圍將逐步擴展。租金費率為作品購入價格的0.4%,租期為3個月至1年,租金所得將再用於支付“藝術銀行”的運作成本。另據悉,目前台灣美術館已經受龍應臺委託執行藝術銀行的證件工作,于3月25日到5月25日開放受理。

龍應臺向媒體聲稱,此舉意在鼓勵本土藝術創作,連接藝術家與市場,使具有潛力的藝術家為更多人所認識。同時,也提高公眾的藝術素養,讓“公共空間都變成美學呼吸的空間”。

其實,台灣“藝術銀行”計劃並非首創,之前,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美國也有類似做法。這個計劃在台灣的前景會是怎樣?對藝術品市場將起到怎樣的作用?目前在大陸雖然尚無此類做法,但在將來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北京大學公眾考古與藝術中心副主任、鳴鶴雅集主人蔡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台灣的這個計劃值得讚賞,對扶植藝術家、推廣藝術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記者採訪的幾位業內人士都有與蔡煒相似的看法。一位資深書畫經紀人對本報説:“這是官方扶植藝術家、重視藝術的表現。我想不管是拍賣行、經紀人還是藝術家對這樣的事情都是喜聞樂見的。”但他們同時也提到,就大陸的情況來看,操作這樣的計劃尚缺乏條件。

“現在,大陸還沒有嘗試過這樣的事情。如果政府願意嘗試,對於整個藝術品市場是一個好的風向。”中國收藏傢俱樂部理事長孔達達聯想到前段時間,國家文物局正式下文對吳冠中、關山月、傅抱石等畫家的作品做了出境限制的措施,“文物局的這個條文對一些藝術家的作品來説其實是一個提振,從另一個角度認可了這些畫作的價值。從市場信心角度,被納入藝術銀行計劃的藝術家也有相似之處。”

對話:“租賃”提供了一個選擇的機會

記者:台灣推行“藝術銀行”計劃,你認為這個計劃的前景會怎樣?

蔡煒: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令人讚賞的計劃。第一,台灣的藝術品市場比較單純、規範。第二,官方推行這個計劃的文化目的非常明確。第三,台灣的藝術品鑒定標準相對嚴格。這三點是這個計劃能夠推行的基礎。此外,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租賃的價格不貴,就比較具有吸引力。只要能夠有嚴格的措施來保護藝術品不受損壞,就可以了。

記者:就你的觀察,大陸有推行此類計劃的土壤嗎?

蔡煒:現在大陸可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當代藝術家對藝術的態度。當然這群藝術家中頂尖的不會比任何地方差,但基礎比較差,一些人的藝術理念並非原創,而是從外國抄襲得來。另外,我們對藝術的評價標準也具有不對稱性。誰來評價、如何評價是一個問題。所以,對這樣的計劃還需要慎重。這就讓我想到,前兩年,各地興起文化産權交易所,一哄而上,現在又都不行了。

記者:有業內人士持這種觀點:對收藏家來説,“佔有”一件藝術品是很重要的,租賃無疑不會受到收藏家的歡迎。但是另一方面,大陸歷來也有一些大藏家將藏品永久地捐獻給國家。從心理層面上,作為收藏家,你怎麼看待藝術品租賃?

蔡煒:我想這位業內人士所説的“佔有”,層次是比較低的。真正的收藏是心中擁有,而不是去佔有。因為藝術品太多了,很多藝術品根本也不允許你去佔有。作為收藏家來講,理解藝術品、了解藝術品,這比單純佔有重要得多。從這個角度上,一件藝術品陳列在博物館中和放在家裏,其差別只在於觀賞的方便程度。

作為收藏家,我是能夠接受租賃藝術品的。而且,很多藝術品第一眼看到和長期相處的感覺完全不同。如果一位收藏家要購買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就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租下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仔細研究之後再做決定。你一下子買下幾位藝術家的作品肯定是不可能的,“租賃”就提供了一個選擇的機會。

當然,租賃藝術品的主力不會是收藏家,而會是一些樓盤的售樓處,幾個月就撤銷了,但又要有一些藝術氣息,就可以租賃一些藝術品。其他,比如公司辦公場所、會所、酒店、咖啡廳,我相信它們會有很大的需求。

記者:從市場的角度,這樣的官方行為對當代藝術品的價格會有怎樣的影響?

蔡煒:我覺得對入圍藝術家的價格一定是有提振作用的。首先,他們得到了政府組織的專家的認可。其二,審美也會形成習慣。如果人們時常見到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就會産生親切感、認同感。人們在考慮購買時就更多地傾向這些藝術家。當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更多地進入公共空間,人們對這些藝術品也更容易産生認同。相比古代藝術,當代藝術家更需要扶植,市場也需要培育。“藝術銀行”在這一方面也具有積極意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