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市場不能回避文交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25 13:52:18 | 文章來源: 證券時報

        “文交所”曾盛極一時,但是隨著整個行業極盛而衰,為名所累,業內開始頻繁地提起如何重新定義“文交所”,似乎要剝下“文交所”崢嶸險峻的外皮,還其本來面目。

  但是,誰識“文交所”?不要説旁觀者,即便是大部分親歷者也很難識其本來面目。它就像哈姆雷特,在一千人的眼中,便有一千種面孔;所以,我們應如何理解“文交所”,從哪個角度一窺其真面目?由於資本和“文交所”的介入,藝術市場的固有問題被充分暴露,任何一個對未來負有責任的人都不能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繼續在原來的軌跡上滑行。

  事實上,我們對“文交所”的了解十分匱乏。再加上全國各地方性“文交所”紛紛成立,如雨點般從天而降,打落在窗前,既讓人模糊了視線也失去了耐心。整體紛繁蕪雜,難以捉摸。其實,單個細胞中擁有整個物種的遺傳密碼,或許個體反而是我們理解“文交所”這一宏大命題最行之有效的途徑。深圳文交所副總經理高強在接受專訪時,闡述了自己出入“文交所”的經歷和思考,從中不難一窺“文交所”在未來文化經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除了對個體的把握外,紛繁蕪雜的整體也並非沒有規律可循。地方性“文交所”在各省市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一度讓人眼花繚亂——這種地方市場割據的現狀與建立在集中競價交易制度上的交易所邏輯完全相悖。如果回過頭來梳理這些地方性“文交所”背後的投資主體,就不難看出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身影,而這正是“地域競爭”的具體體現。耐人尋味的是,在經歷了最初的擴張之後,各地方性“文交所”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在全行業面臨質疑,自身盈利模式遲遲難以確立的背景下,全國主要的26家地方性“文交所”開始自發聯合,組建“全國文化産權交易共同市場”,以行業的力量再次開啟“文交所”的創新之路。

  藝術市場不能回避“文交所”的原因正在於此:作為文化經濟發展的引擎,“文交所”在制度設計層面的作用已被各地方政府廣泛接納。實際上,無論是個案還是整體梳理,只能幫助我們認識“文交所”;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理解“文交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