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重視藝術品市場經典時代的典範示範效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2 09:00:5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物網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拍賣市場“欠收”的示範帶動下,當下藝術品市場的大走勢給人們的直觀感受是不樂觀,而國際藝術品市場在金融危機後,特別是尚處於債務危機的歐美藝術品市場在大環境的不斷積壓過程中,似乎産生了積壓的激發效應,市場反而被激發,世界近來不斷在各大拍賣市場中拍出的天價藝術品,可見,追逐經典與典範,關注新生力量正在成為藝術品市場的一種主導力量。

進入2011以來,世界藝術品市場的走勢更是表現出“逆”全球經濟市場而動的態勢,可謂是迎來了不尋常的關注經典與典範的時代。可見,中國藝術品市場從2009年到2011年年底,每年幾乎都以翻番的發展速度在迅速發展。大家可能都注意到,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風暴襲來的時候,大家都有非常多的擔心,認為無論是世界藝術品市場還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重大的障礙。可是市場的發展狀況出乎我們的預料,我們回顧一下從金融風暴的2008年到今天,我們看到,無論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還是世界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在市場整個大狀況沒有大滑坡的狀況下,有一種力量值得我們去關注——市場越來越關注經典與典範。

特別是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之後的調整階段,市場成交規模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調,但是,典範藝術家的經典之作不僅沒有出現價格的下降、典範藝術家不僅沒有被冷落,相反,典範藝術家更加受到人們的追捧、典範藝術家的經典之作的價格讓市場有了一個更大的驚喜。所以,我們説典範藝術家被長久關注和藝術經典的恒久價值,是我們藝術品市場價值發現和價值實現過程中被大家所關注的非常重要的一條主線。事實上,拍賣成交破紀錄的原因就是經典與典範之作的不斷出現。所以,在目前狀態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應該重視藝術品市場經典時代的典範示範效應。

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有一組數據可以説明發展的速度。我們以近幾年的數據來説明這個問題: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總成交規模大約是220多億元左右,藝術品市場的總成交額不足1000億元;到了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總成交額就達到了560多億元,藝術品市場的總成交額接近2000億元;而這一數據到了2011年則變化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藝術品市場的總成交額突破3600億元。這組數據能夠比較生動地表示出中國藝術品市場跳躍式發展的這種態勢。當然,我們知道,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如果用幾句話來簡單地概括,那就是:發展的速度快,社會的關注度高,市場的潛力大,發展的環境亂。正是因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取得不俗成績的同時,面臨很多的亂象,需要我們去匡正、去消解。所以,我們今天關注經典與典範,就是為了給混亂的市場尋找新的支點,尋找新的示範,建立新的價值評判標準體系,引導追逐經典與典範,關注新生力量,並逐步使其成為市場的一種主導態勢。

在藝術品市場充滿不穩定性的混戰中,經典與典範給市場以力量、給市場以信心,更給市場以動力,讓更多地人認識到藝術品市場價值投資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經典與典範作品中才會産生恒久的價值。我們今天聚焦經典與典範,目的是關照與啟發並更好地關注與發現新的經典與典範。在當下的狀況下,雖然這項工作要取得大的結果與成效尚需要過程,但我們讓更多的人們知道必須要有會發現的眼睛的重要性。與關注經典與典範這一趨勢的發展相對應,其實一點也沒有影響人們對當代存世藝術家的發現與挖掘,反而會進一步會激發這一過程:期待新經典與關注新經典的熱情正在被點燃。我們相信,新生力量正在積聚,並將會大行其道。

關注新經典與聚集新典範作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領航性力量,在深化標示示範作用方面具有重大的推動意義,因為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藝術家與收藏界是兩個最大的群體,在這兩個群體中,尋找標桿,樹立典範,進行引導,是推動藝術品市場規範化發展、秩序化發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國內,不少媒體與機構已在啟動與推動該項工作,如新華網啟動的收藏年度人物推選活動,就是利用新華網是由黨中央直接部署的重點新聞網站主力軍,是黨和國家重要的網路輿論陣地,在海內外具有重大的影響力的優勢,很好地抓住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鼓與呼,活動的現實意義是巨大的。同時,這一活動也是在這一個特別時期,引導人們關注與聚焦經典與典範的重要戰略性之舉,有利於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正本清源,健康發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