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尤洋:藝術品的天價是如何産生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7 10:37:19 |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尤洋 現任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副館長
 

媒體知道如何吸引眼球,所以行文中總對藝術作品的“創造天價”格外動情。眾多報道上價值幾千萬幾億的作品層出不窮,就好像這個行業真的已經如日中天一樣。我們知道在市場經濟中,對價格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供需關係,然而細看有哪些因素對藝術作品的供需關係發生作用,則是有趣且值得深入的話題。在這裡不側重談藝術家産能和市場需求之間的比例問題,而是回溯馬克思認為的“價格圍繞價值浮動”這一已經被主流所忽視的觀點。

當絕大部分藝術品作為“藝術”的肉身,物化為具體形態後,不可避免的具備了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雙重屬性。價格是兩種價值取向時而主觀時而客觀的反映,如果我們有機會直搗內幕,再加上種種數學的分析,總會對“客觀價格”做出判斷和預測。在價格認定過程中的兩種價值取向無法割捨,藝術價值很大程度立足於創作者在藝術史中相對穩定的位置,但對於在世藝術家而言,有關“位置”的斷定往往帶有主觀意識。正因為“主觀價格”的雲山霧罩,使得我們對那些撥點迷津型的指數必然要保持理性的距離。在觀察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時,如果用符號價值指代藝術價值或許能斜目而視地更清晰認知這個過程。

藝術作品作為商品進入到市場後,其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可歸納為功能價值,而符號價值則作為一種典型性的無法得到普世認同的特殊屬性存在。功能價值從原始社會隨著生産行為已經誕生,符號價值則是生産過剩的工業時代後才有的非生存需要的因素。和所有的奢侈産品一樣,消費者更多是在為産品的符號價值買單。符號價值會令作品籠罩上一層仿佛已經被寫入藝術史的光暈,也和所有的奢侈産品一樣,這些增值又與後經濟時代茂盛的廣告行銷行為牢牢綁在一起。手工製作的稀缺屬性、藝術家的簽名、媒體曝光的力度和其他買家的追捧綜合構成了藝術作品的符號價值。同時這些因素與藝術價值的關聯,往往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

當然,大多天價作品的符號價值也還是有規律可循。比如對沒有受到過美術訓練的觀眾或買家,一樣可以帶來審美意識的愉悅感,這種愉悅又會多少反過來催生類似感受的作品在市場中浮現。在許多漫長的歷史時期,藝術作品作為審美意識物化後的形態,除去豐富受眾的情感以外,也提升著公眾領域的認知水準。

如拉康所説,人必然要經歷兩次死亡,早先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隨後一次是符號上的死亡。藝術作為上層建築,其符號價值大於功能價值也沒有絲毫的不合理之處。我們需要搞清並加以辨別的是,當産生購買昂貴作品的動機時,收藏家尋求的是愉悅的消費感受還是對於收藏藝術史中某一刻度的熱情。 藝術品的崇高總是籠罩在行銷行為的魅力之中,一旦魅力煙消雲散,經不得考驗的作品,剩下的就會是殘渣般的物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