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市場步入調整期:拍場畫廊雙雙遇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7 09:34:14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網

受國內經濟影響,近年來投資理財環境低迷,不少投資者將眼光放在了藝術品市場。然而在經歷了“漢代玉凳拍出2.2億有洗錢嫌疑”、“798藝術區租金上漲引發畫廊出走”、“各地文交所理整頓進入掃尾階段”、“藝術品查稅風波”等事件後,藝術品市場已經步入了“冷思考”時期。

12月21日,2012第三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不少一線拍賣行和畫廊主坦言國內拍場成交額大幅縮水,買受人拖欠貨款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障礙,畫廊虧損現象嚴重。

拍賣成交額大幅下降

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19日,2012年秋拍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為255.9億元(包括港、澳、臺地區),加上今年春拍的281億元,共計536.9億元人民幣,與去年的968億元相比,減少44%,縮水近一半。

“收藏家、經紀人、畫廊都要調整心態,前幾年一百萬買的東西過兩年可以賣到一千萬,現在哪有這麼好的生意?”北京華辰拍賣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從1992年到今年整整過了二十年,這二十年是飛速發展的二十年,也是不可複製的二十年,這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相關並類似。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資本所介入的藝術市場是一個井噴、膨脹式的,這種機遇同樣是今後不可能再有,藝術品市場現在步入了變革時代。

雅昌藝術市場的監測數據還顯示,從地區來看,以書畫為主的京津地區,處於一線的拍賣公司,成交幾乎都下滑20%左右。

“很明顯,市場藝術品資源應當説已經進入了相對枯竭的時期,大家都覺得徵集好拍品非常難。”百年老字號“榮寶齋”旗下的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對本報記者説,建議拍場引進一些新的拍賣品種、藝術資源、收藏品資源進入市場。另外,挖掘目前能夠找到的藝術品或者是收藏品背後的文化資源。

而成功拍出“過雲樓藏書”和“南長街54號藏梁氏重要檔案”的北京匡時拍賣公司董事長董國強則表示拍賣公司近年因買受人拖欠貨款而損失很大。“我們搞拍賣的有一個體會,每年的春拍,尤其是12月份舉辦秋拍,在春節前年關很難過。因為賣東西的人説過年了,錢還不給我?而買東西的企業家在年底要結清各種費用,資金都比較緊張,拍賣公司收款很難。”

根據日前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聯合發佈《2011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截至填報日(2012年4月15),581件(套)作品中,已完成結算的作品僅有261件(套),結算貨款51.50億元;而未完全結算的作品有86件(套),涉及貨款25.94億元;未結算的作品達234件(套),涉及貨款58.81億元。

畫廊經營困難

“我經營畫廊十年來,今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從概念方面來説,畫廊作為藝術空間和藝術主體存在,不同於文化創意産業,所以國家對文化創意産業的扶持,畫廊無法享受到;另外,因為社會對拍賣的關注度比較高,拍賣公司的影響力比畫廊大,畫廊培養起來的藝術家很容易被拍賣公司搶走。”北京藝凱旋藝術空間總監李蘭芳坦言。

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畫廊市場中虧損並勉強處在維持及半歇業狀態的畫廊約佔畫廊總體數量的35%,而處於盈利狀態的畫廊大約只佔畫廊總體數量的7%。而在這些虧損畫廊中,主營性畫廊的虧損與關閉數量佔到了虧損、關閉畫廊總數的32%,幾乎佔到了其總保有量的半壁江山;非主營性畫廊的虧損、關閉數量佔到了虧損、關閉畫廊總數的近70%,也佔到其總保有量的35%左右。

“如果按照全國1560家畫廊、北京742家畫廊的整體狀況以及畫廊行業目前整體結構來講,能夠盈利的畫廊也許7%都不到。”北京畫廊協會主席程昕東認為,中國畫廊業目前的薄弱更應該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們現在的社會對文化的公共教育還沒有形成,藝術品市場就迎來了資本時代。當拍賣行將藝術品的商品屬性明確,並讓社會知道這也是一種可以盈利的投資模式,承擔藝術傳播、培育的個體畫廊自然處於劣勢。“正因為拍賣市場的力量強大,很多人借用了這個力量,比如從美術學院沒有畢業就直接送拍,這樣就可以很快有名氣和一個市場價格標準,因而造成藝術生態畸形。”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