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信託基金兌付危機襲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17 11:20:47 | 文章來源: 和訊網

誰也沒想到,連續井噴、方興未艾的藝術品市場,這麼快就迅速冷卻。這讓身處其間的藝術品信託基金進退不得,處境尷尬。業內人士擔心,明年是藝術品基金兌付大年,或將出現兌付危機。

盛極速衰

2011年毫無疑問依舊是藝術品信託基金的大年。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11月18日,國內近30家藝術品基金公司已發行成立超過70隻藝術品信託基金,除2隻到期解散外,基金規模約57.7億元。其中,前20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規模達56.5億元。

事實上,僅這一年春拍,成交總額就達428億元,刷新歷史高點。而據《2010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2010年我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總額達1694億元,比2009年增長41%。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分析師告訴《金證券》記者,2011年被標示為藝術品資本化時代的開端,金融資本對藝術圈的關注度達到了峰值。2011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也極為特殊,上拍藝術品的品質和檔次、高端精品的數量都在歷史上少有。

據悉,目前中國市面上的藝術基金有兩類:一類是銀行和信託公司共同發行的理財産品;另外一類則是運作隱秘、收益風險率較高的私募基金。後者規模更大,進入門檻更高。

直到今年一季度,藝術品基金的熱度依舊不減。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此間信託公司共發行藝術品信託産品13款,涉及規模18.1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然而“高燒”並沒有持續太久。2012年三季度,僅有兩家信託公司發行3款信託産品,融資規模僅1.62億元。與二季度相比,産品數量減少了4款,發行規模下降74.31%。而與去年同期相比,産品數量更是急劇下滑80%,資金規模大跌89%。可以説,三季度藝術品基金市場盛極而衰;沒想到的是,由盛轉衰的時間間隔會那麼短。

與之對應,截至6月30日,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半年成交281.6億元,同比、環比、上拍數量等指標均下降超過30%。

劇變導致一些試圖“春播秋收”的基金倉促退市。某私募經理甚至認為,“今年下半年退出的藝術基金肯定都賠錢了,明年的市場更不好估計。”

提前清算潮

“市場的回調對即將面臨兌付的投資型基金影響是非常顯著的。”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分析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前不久業內盛傳,賠錢出售乾隆腰刀的是一家藝術品基金。據悉,乾隆腰刀4830萬元的成交價,相比4年前賠了1000多萬。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藝術品基金市場中,2012年三季度共有3家信託公司參與清算了5款産品,其中2款為到期清算,而另外三款為提前終止。提前終止的3款産品中,國投信託發行的“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系列8號和15號均提前半年清算;中泰信託發行的“證大藝術品投資基金”提前1年清算。

“一般情況下,項目提前清算有三種原因。”用益信託工作室分析師告訴《金證券》記者,一是項目提前實現預期收益;二是項目融資方出於自身融資成本或其他原因考慮,不需要繼續通過信託融資從而提前結束計劃;三是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存在到期兌付風險,信託公司出於資金安全考慮提前結束計劃。

發行“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的國投信託內部人士對《金證券》解釋説,“提前清算很正常,但是公司不會對外公佈具體的兌付情況,我只能説公司所有的固定收益類産品沒有在兌付上出現問題。”一位市場人士則覺得,國投信託此舉,“很有可能是他們已經看到了藝術品市場的泡沫,提前走掉了”。

“有預期收益的信託産品,無法兌付的情況幾乎沒有,而且從市場反應來看,信託産品提前清算之後,並沒有投資者維權,所以按預期收益兌付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上述市場人士表示。

用益信託工作室分析師對《金證券》記者直言,信託産品最終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外界很難弄清楚,信託公司發佈的清算報告根本不會公佈這部分核心情況。

兌付大年挑戰

不管怎麼説,明年的信託兌付潮已近在眼前。

《金證券》記者粗略統計發現,至少有29款産品明年進入兌付期,涉資26.42億。其中,上半年將有10款藝術品信託面臨兌付期,涉資8.8億,下半年則有19款信託密集到期,涉資17.62億。有人戲稱,2013年是“藝術品信託的退出大年”。

兌付大年,藝術品基金能否安然度過?

“藝術品信託的風險跟房地産信託的風險不是一個數量級,在所有信託類産品中風險最大。”一位資深信託界人士透露,自己從來不碰藝術品基金的發行。

上述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分析師則表示,“藝術品基金市場的最大風險不是藝術品價值本身,而是藝術品本身的弱流動性和基金産品的期限之間的矛盾。比如説2011年建倉,可能明年就要兌付了,但藏品的價值要5年後才能體現出來。其實在藝術品圈子裏面時間長了就知道,藝術品的交易還是傳統的商品模式,好東西的價格是跌不下來的。”

藝融基金的總裁蔣偉告訴《金證券》記者,“藝術品基金的操作是很低調的,我們有自己的邏輯和操作方式,不能用傳統的金融思維來思考藝術品基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以拍賣市場的冷熱來預言基金市場的冷熱。依我看,藝術品場外交易比場內交易大十倍。原因很簡單,買進藏品,拍賣行收15%的佣金,賣出收10%的佣金,如此高昂的費用,很多人不願意走拍賣這條渠道。”

“藝術品基金確實存在流動性等風險,但是我認為未來的兌付不會出現問題。”蔣偉強調。

延伸閱讀

藝術品拍賣過半成交無人埋單

作價做局傳聞甚囂塵上

藝術品市場的大繁榮背後,難免存在著泡沫,至少在藝術品拍賣環節就留存著“不能説的秘密”。

根據今年8月公佈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研究報告(2011)》,儘管2011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1000萬元以上成交拍品,多達581件,已完成結算的卻不到一半,只有261件,結算貨款51.50億元;未完全結算的作品有86件,涉及貨款25.94億元;而未結算的作品更有234件之多,涉及貨款58.81億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拍而不買,這裡面有一部分是有人故意哄抬價格,在作價。

今年上半年,一場由進口藝術品查稅引起的風波,影響範圍逐漸擴散,被拘藝術界大佬的數字仍在增長,圈中人人自危。雅盈堂實際控制人王耀輝,藝術經紀人伍勁、民生當代藝術館館長何炬星、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公司董事長兼北京傳是國際拍賣公司總裁黃宇傑均難獨善其身。

據悉,雅盈堂實際控制人王耀輝曾經以4.368億元將北宋黃庭堅書法《砥柱銘》收入囊中,刷新了國內藝術品成交紀錄。王耀輝是一位極擅長資本運作的資本大佬,在2010年春拍中大手筆掃貨後,便拿著拍品先後來到國投信託與北京信託,分別推出“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與“寶騰一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實際募集規模為1.5億與3.4億元。業內人士紛紛懷疑,當年王耀輝以4.368億元買下《砥柱銘》,實有作價做局嫌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金證券》,“億級的拍賣是否有作價做局嫌疑,外人不好下判斷;至於藝術品基金募集的資金到底用於何處,外人更不能隨便亂説。只能説,真正的藝術品基金很少去操作億級的藏品,一般藝術品基金會進行合理的資産配置,降低投資的風險。”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