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流通才能促進藝術品市場發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4 11:03:50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近日,“廣州市藝術品行業商會”成立,以藏家、畫廊、拍賣行以及南方文交所四位一體,匯聚了60余家知名藝術機構,觸角遍佈珠三角。廣州市藝術品行業商會首任會長、瀚博美術館館長石金柱用“蓄水庫”來形容商會的聚集效應。他告訴南都記者,希望借助商會的資源整合,讓廣州藝術品市場步入良性迴圈,重回曆史舞臺。

在石金柱看來,廣東在文博市場及收藏雅玩方面曾經歷過三大歷史高峰。分別是清末民初十三行時期;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朱光任廣州市長時期;改革開放後,廣州是全中國文物、藝術品最大的集散地,“甚至超過北京、上海。很多畫家、文物單位都要出口創匯,當年廣交會是最大的窗口。”

而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廣東一些拍賣機構和畫廊的急功近利,部分贗品充斥拍賣會,“廣東很多藏家的手裏,至今還拿著當年買到的贗品”。加之廣州藝術品機構經營模式相對滯後,對藝術品的評估標準,不能引領大眾對藝術家及藝術品的認識及定位。也因此出現了“本地藏家到外地收購藝術品,本地藝術家簽約外地畫廊”的尷尬局面。

“北方市場的成交價格和成交量慢慢都超過廣東,貨源、客戶、人才和藏家都在北移。”石金柱説,這麼多年,廣州藝術品市場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談及目前嶺南畫派的市場瓶頸,石金柱將其比作“地方糧票”,“形成的只是區域性流通。因為在人群中換手率低,所以目前價值提升空間不太高。”他告訴記者,正因為廣州本土市場小,畫廊經營品種單一,對本土買家而言形成不了大的迴圈週轉空間,所以廣州買家在北方買的畫,過兩年還是拿回北方拍賣行拍,形成良性迴圈。“比如中國保利、中國嘉德(微網志)也到廣州徵集畫作,但經常因為其流通性不強而不太收嶺南畫派的作品”。

儘管國際國內大環境導致目前藝術品市場行情有所回調,但對於廣東本地買家市場,皇瑪拍賣行的董事、總經理彭國傑顯得信心十足,他認為,目前廣州畫廊群體最大癥結在於一盤散沙。“一人技短,二人技長”,他認為,商會成立後,各畫廊間應擰成一股繩,是互通有無與合作關係,絕非競爭關係。

對於商會的作用,石金柱強調,藝術品的冷熱與資本的行動有很大關聯。因此,商會正利用團隊以及金融、基金方面的力量,通過香港回流、藏家轉讓以及拍賣行獲得幾個渠道,購買了一批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等人的畫作。“就像水庫一樣,蓄幾年,再實現一次迴圈”。

而為了引導主流價值投資,商會目前除了做藝術品投資基金外,還將利用較為齊整的學術資源,主辦歷代嶺南畫派精品展,其中就包括關山月、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嬌作品聯展”,試圖進一步推廣和挖掘嶺南畫派其學術價值。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