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翟健民:內地拍賣資源流失值得反思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6 09:36:14 | 文章來源: 收藏投資導刊

春拍結束後,2012年的秋拍似乎已經被業內斷言將是一個相對寒冷的拍賣季,不容樂觀的經濟面,查稅風波的信心衝擊,知名公司佈局香港,逐漸將一度火爆的中國藝術品市場推向冷靜。

本刊在今年秋拍來臨之前,通過對一線藝術品經紀人、知名收藏家、拍賣公司掌舵者等眾多圈內人士的採訪,試圖探究在這個冷靜秋拍下,中國藝術品市場曾經的輝煌、困惑、瓶頸以及機遇和未來。

喜歡上微網志又能熬夜的人會發現,自2011年9月開始,淩晨一點多,知名藝術品經紀人翟健民就常常在微網志上通過粉絲們發來的圖片為他們“鑒寶”。

如果不是對瓷器有著非同尋常的熱愛,很少有人能將這樣的義務鑒定一做就是一年多。當記者9月初在北京見到這位名片上僅簡簡單單地印著姓名和電話、郵箱三個基本資訊,卻被各種聲音譽為鑒定家、藏家、知名經紀人的翟健民的時候,他又給出了那幾天在網上免費鑒寶的另一個理由,“正好這兩天紐約蘇富比開始拍賣,反正要遠端安排我的員工在拍賣現場交易,抽空給藏友們鑒寶。”

就像瓷器已經滲入翟健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一樣,他對整個瓷雜市場的了解,也早已爛熟於心。

在翟健民看來,談2012年秋拍要先從春季就開始梳理。“每年拍賣行情一般看3月紐約蘇富比,它是全年的一個行情指標。而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行內分析不是很理想,表示後幾個月的行情不容樂觀。到了4月份的香港,蘇富比賣得不錯,帶給買家一些信心,但是成交最高的3件拍品,買主是台灣人,內地的大買家參與不多,反映出內地買家的資金流變慢。5月份的香港佳士得,沒有大東西,不過60%左右的成交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還是不錯的。另一方面,佳士得賣最好的那件冬青釉倣古銅的乾隆尊,以2000多萬元人民幣成交,兩年前同樣的拍品在紐約賣600萬元美金,可以看出市場進入了相對冷卻的時期。”

翟健民説,剛剛結束的紐約蘇富比秋拍,雖然有些拍品被瘋狂爭搶,比如定價兩萬美金的,賣到30萬美金,而且還是“打洞、有毛病、沒有款”的物件,但僅僅是個別現象。每場拍賣都會出現幾件不合理的拍品,不能僅以此判斷市場趨好。只有當整場拍賣,有70%的東西出現了瘋狂的價格,才説明市場火了。

翟健民認為,市場進入冷卻期的原因除了拍品定價依然略高外,一些行家手中壓貨,“這兩年瓷雜價格攀升太高,透支了未來的行情,中小行家抗不住,為了現金滾動,只能折賣。”對於香港蘇富比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預展,翟建民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有很多不錯的拍品,但目前的資金面不知能否將這些好東西都消化掉。”

應該反思內地拍賣資源是如何流失的

對於今年秋拍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進軍香港,翟健民認為,香港藏家可謂拍手稱快,“有了更多的選擇,即便不買,能上手也是好的。”但是否就此造成了內地拍賣資源的流失,翟健民稱,即便有,也是相關政府部門沒有妥善處理好海關稅收政策,是需要“後果自負”的一個結局。

“以前內地客戶在香港向我們買東西後,我們會提供包括申報、進關、打火漆印直至送到府上等一系列服務,現在由於受到今年海關關稅風波的影響,我們只能負責送到客戶在香港居住的酒店,至於怎樣帶回國內則由客戶各顯神通。”而這也直接導致了翟健民的內地客戶流失。

除此之外,曾在山西、東莞舉辦過三屆古玩博覽會的翟健民,對於內地海關政策的理解,比其他藝術品經紀人更多了一種難以言表的體驗。

“從東莞進海關的時候,我們20輛車,共100箱左右的展品,第二天就要運到展場佈置,一大早到海關排隊,誰知海關稱一天僅有20個貼條,輪到我們,貼了10箱就沒有了,等到晚上換班,依然沒有任何音訊,只有再等到第二天一早。可到了第二天,貼條依然不夠,還得等。好不容易進了關,展出結束後,請文物局過來開出境單、打火漆,很早就約了,希望他們早上能來,這樣手續辦好後我們下午三點可撤場。可是等了一天就是不來。所有參展商,其中一半都來自海外,無一例外都要在現場等,因為酒店遠,的士也難打到,周邊除了一個肯德基,沒有什麼像樣飯店,頓頓漢堡薯條。第二天,文物局稱一定要先支付相關費用後才來,而且需要打至銀行,説怕我們的錢是假的。”

經過這番折騰,翟健民説“再也不來內地辦博覽會了,經不起這樣的折磨。”

翟健民説,現在內地提倡文化發展,但僅海關一項就把一些國際交流擋在了門外,這不得不引起相關部門的反思。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