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名人書札一封家書抵萬金 朱自清詩札拍出161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01 10:36:37 | 文章來源: 金羊網—羊城晚報

收藏:出無作相,駐也隨緣

趙利平:幾位收藏書札有什麼心得?應該怎麼收藏書札?

王貴忱:收藏要靠運氣,靠緣分。我的收藏就八個字:“出無作相,駐也隨緣”。這是很好的收藏心態,做什麼事情都一樣,隨緣就好。收藏就是要多聽、多看、好學,記性當然也很重要,眼睛不能窮,看的東西一定要多。

基礎層次高的人,眼界也更開闊,要找好書札還必須要有好眼光。好像你讀張佩綸的書札,你必須了解那段歷史,讀他的書札才會有意思。所以這類收藏難度大,是一個小中見大的學問。

因為我收藏書札主要是為了做學問,所以我的收藏比較系統。好像張之洞,我收藏他的信札、詩集、文集、詞章、書法,還有他各個時期的著作,前後都有55年了。對一個收藏家來講,注意藏品的集中性、系列性,是做一個專題研究必不可少的,如果藏品實物單薄,就難以説明問題。今年我把畢生收藏的張之洞、龔自珍的幾百份珍貴文獻,都捐給了廣州圖書館,我年紀大了,讓他們繼續去研究吧。

張鐵林:書札這一領域,我發現得比較早,下手比較早,所以價錢比較低。我當時就收到了很好的東西,而且傳承有序。比如説我首先收了一批錢境塘收藏到的清代書札。錢境塘是民國的收藏大家、實業家,他有大量的收藏,後來輾轉都捐給了上海的博物館。在他的那個年代,很多清代名人的書札都可以收到很多,他每人只收一通,比如李鴻章的書信,他只選最精的一張留下,所以他的東西水準很高。

緊跟著我又收到了一批吳省庵收藏的書札,後來又收到了丁輔之的一批藏品,他們也都是民國時期的著名藏家。這三位先賢的東西,都是成批地轉到我的手上。丁輔之先生的收藏傳承有序,有一批書札現在在故宮博物院裏,我想流轉在民間的另外一批書札,應該都在我的手上,這也是陰錯陽差的事情。更可貴的是,他除了收藏書札之外,對每一封信的收藏還都做了筆記,這些筆記後來也到了我手上。

但有一點我必須強調的是,我並不是一個研究學者,我的收藏完全是基於天性自然的興趣,除了我自己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我的研究成果幾乎是零。我必須這樣實事求是地説。我對手上這批書札的研究所傾注的時間很有限,我想留待以後會慢慢研究的。

陳俊明:收藏要找什麼樣的書札?首先,寫信的人很重要,現在市場上最受追捧的書札,主要是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的手稿以及五四運動時期的學者名人,他們都是歷史上很關鍵的人物,所以他們的書札都很值得收藏。

跟書畫收藏一樣的,書札的內容還講究稀缺性,比如吳晗、聞一多的書札就很少見。有些普通問候的書札我也沒多大興趣。而好像我之前買的一通信,是陳果夫寫呈給蔣介石,説抗戰時期在重慶有人專門屯棉屯糧不賣,請蔣介石批示怎樣處理,並附有蔣的批復,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當時賣得也不貴,就5萬元。

張鐵林:話説回來,與其收藏手札,不如學會寫字。我覺得在完全沒有積累的情況下,收藏手札就是單純為了錢去收藏,但社會上並沒有那麼多的書札等著你去收。所以我説與其收藏手札,不如學學寫字。當你對字、書法有了了解和興致之後,你對書札這個品類就會有興致。它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千萬不要把它當作一個斂財的手段。書札不會給你帶來功利,如果是為了賺錢,那就等著被騙吧。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