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西沐:關注經典與典範才是藝術市場王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25 14:57:26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經典與典範才是藝術市場王道

5月2日,蘇富比的一場被業內人士視為“10年來最重要的拍賣會”在紐約拉開帷幕。此次拍賣會上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愛德華·蒙克的《吶喊》。這幅世界藝術史上的公認傑作,最終被一位通過電話委託競拍的匿名投標者以1.19億美元拍得。《吶喊》不僅超越了兩年前畢加索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拍得1.06億美元),創下單幅畫作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除此,還有2月塞尚《玩牌者》以2.5億美元,創造了單件藝術品成交價的世界紀錄。5月8日的晚間拍賣中,馬克·羅斯科的作品《橙色,紅色,黃色》以8690萬美元成交,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成交價最高的一件二戰後當代藝術拍品。5月9日,蘇富比拍賣羅伊·裏奇登斯坦名作《酣睡的女郎》拍出了4488.2萬美元,刷新了這幅創作于1960年的畫作的拍賣紀錄。對於如此天價頻出的當今藝術市場,要如何看待世界藝術品市場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發生的一些現象呢?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研究員認為,世界藝術品市場正處於深刻地分化中,關注經典與典範是藝術品市場的王道。

世界藝術品市場正處於深刻地分化中

西沐表示,進入2012以來,世界藝術品市場的走勢表現出“逆”全球經濟市場而動的態勢,高價頻出,可謂是迎來了超高價時代。藝術品市場的走勢與大的經濟市場的關聯問題,又成為人們的一個關注點,但藝術品市場還是無法脫離交易市場供求關係的一般規律,藝術品市場與其他商品市場不同,不能根據成本估算定價,通過市場交易定價也正能反映出藝術品市場的一些特殊性。

近期,世界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總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這恰恰反映出了藝術品市場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拍賣市場“欠收”的示範帶動下,市場的大走勢給人們的直觀感受就是不樂觀,而國際藝術品市場在金融危機後,特別是尚處於債務危機的歐美藝術品市場在大環境不斷積壓的過程中,似乎産生了積壓效應,市場似乎反而被激發,世界近來不斷在各大拍賣市場中拍出的天價,讓人更是大跌眼鏡,很多人不約而同地發問,世界藝術品市場怎麼了?西沐告訴記者,事實上,世界藝術品市場正處於深刻地變化與分化之中,而這種分化要比我們觀察到的,或者是認識到的嚴峻與深刻地多。突出表現在:追逐經典與典範及關注新生力量,正在成為市場的一種主導力量;市場的多中心、多極化格局正在使市場聚焦的力量沿著文化認同的大背景而不斷地區域化;市場國際化與熱點區域化正在大行其道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看點。更為關鍵的是,大環境越不穩定就越加強化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分化趨勢。

市場更多地對經典與典範的“恒久性”有了認知

“科學與藝術是人類認識未知世界及標識自身存在的兩個重要而又切實的通道與方式,而科學與藝術的本質是創造,追求的是一種至高至上的完美。”西沐説,無論是在科學領域還是藝術領域,經典與典範都是一種創造與完美的符號與標識,人們相信經典與典範的價值不單是閃耀著人性之光,更涵括著自然與社會的內在規律,這是經典與典範之價值的恒久的內在結構與支撐。

由此可見,在藝術品市場中人們追逐經典與典範,首先可以看作是人們對文化藝術恒久價值的一種認知與發現,這是時間帶給人們的智慧。經典與典範讓更多的人體悟到,時間會在藝術價值的不斷發現過程中,給人們帶來價值的增長。特別是在大環境不穩定,觀望甚至是恐慌情緒增加的時候,對經典與典範恒久價值的認知與追捧,既可以看作是一種價值認知行為,更可以看作是一種價值投資的避險行為。

至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單單是在中國,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上,經典與典範大行其道的原因了,因為我們一旦理性地順著價值發現維度溯源就可發現,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價值架構的源頭,經典與典範是基石,是收藏與投資的王道與標示。”西沐説到。

經典與典範的示範帶動性會不斷發酵

西沐指出,在市場充滿不穩定性的混戰中,經典與典範的旗幟高舉著,給市場以力量、給市場以信心,更給市場以動力,讓更多地人認識到市場價值投資的重要性,認識到價值只有經典與典範中才會産生恒久的價值。西沐舉例説,“市場明星如風,夏天可使你涼爽,但冬天也會讓你寒風刺骨,但唯獨你不能讓它留下來,一吹而過,像一個幻影。”

今天經典與典範的崛起,是在用一個平常的市場故事,講述一個偉大而又深奧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今天聚焦經典與典範,目的是關照與啟發更好地關注與發現新的經典與典範。西沐認為,在當下的狀況下,雖然這項工作難有結果與成效,但我們必須要有會發現的眼睛。與關注經典與典範這一趨勢的發展相對應,其實一點也沒有影響人們對當代存世藝術家的發現與挖掘:期待新經典與關注新經典的熱情已經被點燃。要相信,新生力量正在積聚力量,將會大行其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