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奧爾森的收藏《尖叫》,讓藝術市場尖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7 10:18:12 | 文章來源: 三聯生活週刊 作者:曾焱

奧爾森收藏

在5月2日晚那場夜拍中,對《尖叫》的爭奪大約持續了12分鐘,最後是一位通過電話委託的買家以1.199億美元贏得。雖然紐約蘇富比不肯透露買家身份,但對這幅畫的原藏家是誰卻從未保密,拍賣前就為人熟知了——挪威富豪彼得·奧爾森(Peter Olsen),著名“奧爾森收藏”(Olsen Collection)的擁有者。

奧爾森家族為挪威船業大王,至彼得和他兄長弗雷德里克已經是第五代。“奧爾森收藏”其實是在他們的父親托馬斯·弗雷德里克·奧爾森(Thomas Fredrik Olsen)手中建立起來的,20世紀後期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蒙克畫作私人收藏。

《尖叫》(TheScream,1895),4個版本中唯一的私人收藏,2012年5月2日創全球藝術品拍賣最高紀錄

托馬斯當年收藏蒙克(Edward Munch)的畫,純屬一段巧合的機緣。1909年,一直患有嚴重心理疾患的蒙克在柏林接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休克治療,康復後,他決定回到家鄉挪威定居。畫家在奧斯陸峽灣近旁的Hvitsten小鎮買下一處住宅,旁邊正好是奧爾森家族的宅邸,就這樣他和托馬斯成了鄰居。Hvitsten據稱是挪威最小的城鎮,歷史上居民最少的時候曾經只有70多戶,而小鎮上的名人,歷數下來也只有在此發跡的奧爾森一家以及來此暫住過的蒙克。兩人比較親密的交往大約集中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蒙克當時已過半百,托馬斯還只有二十幾歲,年輕富豪先是買畫,後來逐漸成為畫家的朋友和藝術贊助人。到“二戰”開始前,托馬斯已購藏了30多幅蒙克的畫作,其中包括代表作《尖叫》和《病孩》,後一幅畫是蒙克更早期的作品,描述幼年記憶中姐姐索菲婭病死前的情形。在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之前,托馬斯對戰爭的情形已經做了最壞打算:早在30年代,蒙克就被納粹列入“墮落藝術”名單而禁止在德國展出,於是托馬斯預先將《尖叫》和其他12幅蒙克畫作藏匿到一處偏僻的穀倉裏,自己則帶家人逃去了英國。納粹政權統治挪威5年,藏匿的畫都沒被發現,完好保存到戰後。而蒙克本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他存放在自家二樓的82幅畫被納粹抄沒,其中有71幅在戰後被一些挪威收藏家陸續買回本土,其餘11幅都散佚了。

曾屬於“奧爾森收藏”的《病孩》(TheSickChild,1885),戰後被托馬斯捐獻給倫敦泰特美術館

《吸血鬼》(Vampire),2008年11月在紐約蘇富比以3816.25萬美元拍賣,現由美國私人收藏。這幅作品為1893年蒙克在柏林展出的“愛的系列研究”之一

《夏日》

1944年,蒙克在奧斯陸附近的艾可利(Ekely)離世,留捐給奧斯陸市政府1100件油畫、4500件紙上作品以及1.8萬件版畫印刷品,現在的蒙克博物館即以此為主要收藏。托馬斯活到1969年。除了將《病孩》親自贈予倫敦泰特美術館以感謝英國政府在戰爭期間庇護了他和家人,他收藏的蒙克畫作保存完整,身後也沒有流散。據彼得自己透露,《尖叫》在他童年時代一直挂在他們家的起居室裏。托馬斯去世後,弗雷德里克接管了公司,彼得則由母親立囑指定繼承了父親的收藏。2001年,弗雷德里克曾對畫作提出過分割要求,法院判他敗訴,彼得仍是這批珍貴收藏的唯一合法擁有人。幾年後,彼得開始出售蒙克的畫作。據紐約蘇富比提供給本刊的數據資料:在這次全球範圍引起“圍觀”的創紀錄拍賣前,2006年2月,彼得曾通過倫敦蘇富比一次拍賣了8幅蒙克的作品,其中包括名畫《夏日》(Summerday)。彼得通過媒體表示,拍賣畫作是為了在Hvitsten小鎮籌建一座博物館用來收存他父親的藏品,計劃2013年開放。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