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自中國起源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重於通過飲茶體現精神世界的內在修為。在唐宋時期,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著名的宋徽宗趙佶就非常推崇飲茶品名,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內化修為,外化意境
在重心性與修為的茶道文化中,茶具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與茶葉、茶水、火候、環境並稱中國茶道的“五境之美”。茶具的存在,是為了完成飲茶過程的禮儀風尚。用器的過程,即是茶的品飲過程,同時也是領受茶文化精神,內心深省民族傳統意識的過程。“茶聖”陸羽對茶器具的記述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他根據當時茶飲風尚和茶事規律,提出一整套的茶具、茶器、烹茶、品飲程式,表現出嶄新的茶文化精神,這種精神正是通過茶器具在茶的呂飲過程中完成禮儀的需要所體現的。
在《封氏聞見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茶説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籠統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可見,茶道具的使用與收藏已成為唐宋時期的社會風尚。
隨著中國的飲茶文化和茶道具的流傳,在南宋末期(西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在我國浙江省余杭縣的經山寺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後,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此後,日本人結合自己的文化特徵將之發展成日本本土的茶文化。如果説現今中國的茶文化在於品茗,那麼日本茶道很好的吸收和繼承了中國唐宋茶道的遺風,將唐宋飲茶文化注重茶之載體的特點很好的保留下來,堪稱美學宗教。
日本“茶道具”一詞産生於室町時代中晚期,與“茶道”一詞相生相伴。日本茶道相信喝茶是一件樸素的事情,其茶道具正如交友與生活,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著精湛低調的細心工藝。其中如:壺、爐、水指、建水、蓋置、水竹、茶五德、茶壺、罐、茶托、茶入、茶碗、茶刀、茶則香爐、花插等等,每一器件都精美至極,實為追崇者收藏賞鑒之佳品,更是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茶道重器,金銀為優
在精美的日本茶道具中,金質、銀質、鐵質茶壺集使用功能、審美性、收藏性為一體,堪稱茶道重器和收藏佳品,近兩年來正被越來越多收藏愛好者的追崇,其身價也是與日俱增。
一把好的日本老壺,具有集雕塑、繪畫、書法、鑲嵌工藝等於一身的完美。由於受中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在諸多日本老鐵壺中都有著中國書法繪畫和茶文化的影子,很多老壺的壺身上都鑄有漢字詩詞或漢字名言。在眾多以表現山水花鳥題材的鐵壺壺身上的圖案,儼然就是用浮雕形式來體現演釋的中國畫。而壺身或壺蓋上的堂號和釜師標誌也都用漢字來落款。
日本老壺的材質一般採用生鐵鑄造,但多數鐵壺的壺蓋卻是銅質的,因為壺的鐵蓋一經沸水的蒸汽熏蒸較易生銹,早期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七種金屬熔鑄車制的壺蓋,通稱“七寶銅蓋”,這種銅蓋看上去有紫銅、黃銅等好幾種有色金屬的顏色,且有的還有凹凸肌理很是漂亮。鐵壺的蓋子是很講究的,一把好壺一定是原壺配原蓋,特別是名釜師的壺蓋,都是與壺身完美結合,渾然一體的。所以,在日本老鐵壺中各個堂號各個釜師的壺與蓋都是各有其獨到的風格。特別是蓋子上的摘鈕,更是別具匠心,花、鳥、魚、蟲、龍、龜、蛇、獸;梅、蘭、竹、菊、松果等等皆為所用。壺蓋的鈕座也同樣是別出心裁,花樣百齣。在日本茶道的壺中也有很多形制各異的銀壺、銅壺,甚至更為精美的純金制壺。銀壺和金壺本身就是貴重金屬所制,特別是純金制壺每把壺用金量多達幾百克,並且它們都是手工鍛打製造,所耗工時也很長,往往要月余。這樣奢侈的器物,必是貴族階層才能使用,如今更是成為收藏賞鑒的精品。
中國唐宋時代的茶具多為金、銀、銅、鐵等金屬制器,達官顯貴甚至推崇以“金銀為優”,這樣繁複精緻的茶器具,把中國的茶文化發展引向頂盛。日本茶道相信喝茶從水源開始,因為使用金、銀、鐵壺煮過的水因為含有二價鐵離子,所以會出現山泉水效應,口感較圓潤、甘甜,可有效提升茶品口感,非常適合衝煮各式茶飲。其中,鐵壺之水渾厚滑順、韻味醇厚;銀壺之水清甜細緻、香氣輕揚;金壺之水在喉韻與香氣之間取得絕佳平衡。所以日本茶道具很好的保留了中國唐宋茶道具中的煮水器——金質、銀質、鐵質茶壺,併發揚光大。
堂名斧師,流芳百世
收藏日本老壺,“堂號”和堂口裏的釜師是離不開的核心內容,特別是名釜師。所謂“堂”號就是相當於今天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當於今天公司的董事長,名釜師也就相當於我們中國的紫砂壺的名家。日本老鐵壺的堂號百餘個,尤以京都地區的老堂號為主流。例如龍文堂、龜文堂、金龍堂、金壽堂、光玉堂、祥雲堂、晴壽堂、精金堂、湖嚴堂、松榮堂、雲色堂、保壽堂等等。著名的釜師有藏六、中川凈益、真鍋靜良、石黑光南等。目前廣為討論的釜師,莫過於龍文堂的安之介、龜文堂的波多野正平、金壽堂的宗兵衛、雲色堂的和田美之助與光王堂的佐藤堤等多位釜師。此外,藏六釜師沒有創建自己的鐵壺堂號,後來所見到他造的壺體上一般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這可能與他被天皇召為宮廷御用釜師有關。
日本老鐵壺的歷史在日本長達三四百年,經歷了日本的戰亂及經濟復興,每一個能在歷史上留名的堂號,背後必定都有幾個成功的釜師,靠著他們精湛的手藝,為各個堂號留下傳世的鐵壺。每把壺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這不僅僅是段歷史記載錄,更代表釜師的心境。從壺身的結橫和文路欣賞釜師的功力與細膩。從每一個小細節品味釜師創作時的心境,仿佛代表釜師穿越時空與我們對話。只要細細觀察,將能探索壺中的千言萬語。
以金銀壺為代表的日本茶道具,以其精良的工藝和東方文化一脈傳承的歷史底蘊,近年來備受藏家關注。尤其隨著茶文化愛好者的增多,及日本金銀壺産量減少,國寶級斧師的奇缺,精品保有量銳減,出現了“好壺難求”的情況。2012年春拍,北京匡時繼上一年秋拍推出可以清心——日本茶道具專場後,經過更為細緻的甄選,將再次推出以金銀壺領銜的日本茶道具專場,其中件件都堪稱精美絕倫,集觀賞和收藏價值于一身。
此次專場將推出的日本金、銀壺為歷代著名斧師純手工所造,每件都有唯一性,而且不同的名家所造都有獨到之處,其中囊括有藏六、中川凈益、石黑光南、真鍋靜良、龜文堂、金壽堂等眾多名家精品,各種造型和特殊的工藝類型也都將展現在各位藏家面前,較之以往更為完整、全面的體現了日本的金銀壺製造水準。此外,如茶葉罐、茶盛、茶盤、茶香等茶道具及名家茶室書法和香道用具也將一同亮相,為廣大藏家呈現一個回望唐宋的大化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