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美第奇家族:藝術背後的金融力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21 19:56:55 | 文章來源: 收藏-趨勢

中國金融博物館第二展廳的展墻上,有一棵“藝術之樹”造型。支撐這棵大樹營養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金融旺族——美第奇家族源源不斷的金錢。在這棵金錢滋養出來的大樹上所結出的纍纍碩果中,包括達·芬奇、馬薩喬、米開朗基羅……一位位如雷貫耳的藝術大師的傑作。

美第奇家族跟藝術大師是什麼關係?他們能體現金融與藝術的關係嗎?也許有一句話最能把問題解釋清楚:“我們不能説沒有美第奇家族就沒有義大利文藝復興,但沒有美第奇家族,義大利文藝復興肯定不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面貌”。

美第奇家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藝術贊助人。“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以及波提切利、提香、丁托列托等都與之密不可分。這些有才華的藝術家在這個家族的資助和庇護下,創作了大量傳世傑作。

美第奇家族的祖先原為托斯卡納農民,後從銀行業起家,並逐漸獲取政治地位。14世紀到17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他們是佛羅倫薩市的實際統治者。當年的美第奇銀行是歐洲最繁榮、最受尊敬的銀行。有人估計,美第奇家族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是歐洲最富有的家族。基於此,他們獲得了相當的政治權勢,起初只是在佛羅倫薩,後來擴展到義大利和歐洲。在13世紀到17世紀,美第奇家族逐漸成為佛羅倫薩很有影響力和權勢的家族。這個家族誕生了三名教皇,數名佛羅倫薩統治者以及其後不少的法國和英國皇室成員。

美第奇家族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喬凡尼·德·美第奇,科西莫·德·美第奇和洛倫佐一世·德·美第奇,他們全都是重要的藝術贊助人。其中,洛倫佐是美第奇家族最出名的人,史稱“豪華者洛倫佐”。洛倫佐最先注意到才華早露的米開朗基羅,對米開朗基羅倍加重視和愛護。他還贊助過達·芬奇。波提切利則是美第奇家族最寵愛的畫師。

這些例子只是美第奇家族所贊助藝術家中的冰山一角。事實上,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作品,本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有不少畫像和雕刻就是為這個家族的成員而作,甚至這些展品最主要的來源——佛羅倫薩烏斐濟美術館,其實也是這個家族的遺産。

美第奇家族對文藝復興的意義包括:積極創辦大學,倡導學術研究;大膽擢拔使用學者,並極力贊助和保護學者;注重搶救和保護文化遺産。16世紀佛羅倫薩文藝復興能夠達到繁榮階段,與美第奇家族的政治統治和對文化藝術倡導、贊助、支援與保護有著直接聯繫。試想,沒有金融的力量,沒有美第奇家族的支援,當時的文藝復興會不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這些驚人的成就使得美第奇家族被稱為文藝復興教父。

從歷史上看,一個個藝術家、一件件藝術作品的成功,眾多典型事件成藝術發展歷程的里程碑,往往背後都有一隻金融力量的推手。

在歐洲,早就有藝術銀行模式為藝術的發展來助力。所謂藝術銀行,在國際上通常是指政府提供資金支援或政策保障的非政府文化藝術機構購買優秀的藝術家作品,再將作品轉租或銷售給政府機關、企業、私人用於陳列、裝飾、收藏等,從而獲得運轉資金的非營利性藝術機構。

藝術銀行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加拿大。1972年,加拿大為支援國內的年輕藝術家,增加大眾接觸、了解和欣賞藝術品的機會,由非政府文化機構自費建立了藝術銀行。摩根銀行則是世界上最早收藏當代藝術品的銀行。

在中國金融博物館,美帝奇家族故事的旁邊,是梵谷的一幅《向日葵》臨摹油畫。

1987年3月30日,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將梵谷油畫代表作《向日葵》推上拍場。據説這件作品是英國著名私人收藏家貝迪爵士及夫人當初“以幾張歌劇票價格”買進的。佳士得為《向日葵》確定的起拍價為500萬英鎊,而最後,兩位日本買家用電話競價,將落槌價定格在了2250萬英鎊。隨即,購得該畫的日本安田水上火災保險公司高調登場,將《向日葵》放置在公司營業大廳中央,一時間名聲大噪,公司業務由此大規模擴展,其直接收益超過2萬億日元。

許多人認為,把金融和藝術放在一起有一些生拉硬拽,但是,從美第奇家族與梵谷的例子裏我們看到,金融與藝術的關係,既有滋養的關係,也有彼此尊重,更有相互借力。

對藝術品的投資歷來是資本雄厚的投資者的首選,而且許多藝術品的價格可以增長到令人嗔目結舌的程度。當然,更多的知名藝術家作品可能只有文化上的價值,經濟價值根本無法用貨幣數量來估量,就像中國的《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一樣,給人無限的增值想像。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藝術金融産業比其他産業形態更具全球化發展的前景,同時,全球化的因素也最先、最易在中國藝術金融産業産生影響。作為一名收藏者,能夠領悟到藝術與金融之間這些微妙的關係,就可以在更大的視野範圍內進行有效的收藏和投資,使收藏進入到一個新境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