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日藏家的區別:日本收藏品味更趨向西方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9 09:07:04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了解藝術市場的人應該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日本藏家的審美和中國多數藏家還是很一樣的。例如,日本人會更喜歡中國的青瓷、青銅器而非明清官窯。“類似”文化的熏陶下,何以會有如此之差別?撥開表層現象,造成今天中日藏家藝術品位上的差別究竟是什麼?


日本伊斯特拍賣社長 關敬先生



今天,我們經常會談起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審美差異,比如,中國更注重平面藝術,西方更喜歡造型藝術。這種審美的差異就直接的反映在了中西方藏家在藏品的選擇上。日本文化因為在早期的時候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所以今天的文化多有類似的地方。

融入“西方”

兩年前,和一位英國駐華的友人的一席談話至今印象深刻。他認為日本和中國類似的其實只是表像而已,例如一樣的膚色,語言有想像的地方。但是日本這個民族其實骨子裏其實特別的西方。例如,日本強調紀律、法規,而中國則是“法不外乎情”。日本價值理念的西化,也就直接導致了他們藝術審美上與中國大眾的差別。

回到藝術這方面,眾所週知,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的時候,日本人創造的天價很多是西方藝術品。有人曾經提出過不解,何以日本人會執重金去買西方藝術品。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從來沒有將其定義為“外來”藝術品,日本的民族特性決定了他們過早的接納和融入了西方價值理念。今天,吵的沸沸颺颺的一個議題就是,中國人會大面積的涉足西方藝術品麼?日本伊斯特社長關先生給出的答案是,會的,但是在很遙遠的將來。因為中國自己本土文化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即便現在在走國際化路線,接受是需要時間的,將其徹底視為己出則需要更多的時間。

雅昌藝術網:我們都知道日本除了收藏自己本土的藝術品,還有很大量的資金是投注在了西方藝術品上。我相信一個民族的藝術市場起步的時候,人們應該更關注自己的本土藝術,那麼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西方藝術品的呢?為何伊斯特是選擇以西洋藝術起步的呢?

關敬:日本關注西洋藝術其實是相當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治時代(1868-1911)了。那個時候就有很多日本人去歐洲,像法國這些地方。他們會把當時的一些油畫啊,有的也並不是名作家的畫子,統統拿回日本。他們當時會覺得這些畫子非常的漂亮,因為和自己的本土的文化是不一樣的。所以日本人收藏西方藝術品可以説是有點歷史了。

日本能夠很快的喜歡並接納西方藝術,我想和本民族的特性有關。日本本身是一個島國,很容易接受各個國家的文化,並且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文化當中,就好像料理一樣,義大利、法國料理等等,包括中國的料理,像是四川、廣東、北京等等,我們都把他們融進了自己的料理裏。可能到了日本,他們會根據自己本土的習慣做一些變動等等,但是他們並不排斥,而且是會把各種東西的好處想要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説,日本人早先不會去排斥西洋藝術,而是完全單純的憑自己的感覺去收集。收集的多了、時間長了,也就自然的傳承了下來。

至於伊斯特為什麼會以西洋藝術起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者,因為我們和法國建立了比較好的聯繫。二者,前面我提到過,日本的古董商、“交流會”,他們還是有很強的勢力的,團結並且排外,拍賣的起步是相當艱難的,想收一些古代藝術品則更是比較難。他們的基礎是非常紮實的,外人難以介入,所以我們故意選擇了西洋藝術,也就繞開了這些古董商人。

雅昌藝術網: 目前西方藝術品佔到了伊斯特多大的比例?徵集西方藝術品是去西方,還是就在日本本土徵集呢?

關敬:我們最是做西洋的琉璃器,,包括油畫在內,西方藝術品估計已經佔到了70%到80%左右,可能根據每場拍賣會的形式會多少有一些變動,這個變動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我們做西洋藝術的時間很長了,所以與其説特別的説去哪尋找東西的話,倒是有更多的藏家會主動聯繫我們。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