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以文化名義玩資本遊戲 藝術出路何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31 09:34:57 | 文章來源: 新華報業網

對眾多收藏者來説,2011年是驚心動魄的一年:拍賣領域春拍時跳得高,秋拍時摔得重;年初開始,各地文交所爭先恐後開張,卻因投機和炒作在年底時被集體叫停。

對文物界來説,2011年是顏面掃地、信用破産的一年:徐悲鴻長子證明是其父真跡的7280萬元“天價作品”,不過是近30年前清華研修班學員的習作;偽造的金鏤玉衣,竟被史樹青、楊伯達等國寶級專家估價24億元。這真是兒子靠不住,國寶也靠不住。

商品屬性被無限放大,藝術屬性卻常常被忽視,藝術品成了挂在墻上的股票。2011的收藏界,其實是以文化的名義,玩了一把資本跑馬圈地的遊戲。

春拍、秋拍,一年冰火兩重天

【新聞背景】

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2011年春拍創了歷史新高,總成交額達到428.42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億元拍品達到創紀錄的15件,齊白石《松柏高立圖》以4.255億元高價,創造了近現代書畫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馬未都在部落格上感嘆,像自己這樣的傳統藏家已被財大氣粗的機構資本驅逐出場。

然而市場預期很快逆轉,雖然秋拍還未最後收尾,億元拍品也有十來件,但成交率下降,總成交額比春拍下跌30%左右。在嘉德秋拍上,石濤、傅抱石、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等一眾名家的作品頻頻流拍,原本領漲的字畫價格跌至2008年的水準。

【從業者説】

趙旭(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執行董事):藝術品是一種財富和投資,已經成為共識,因此企業和基金等機構資本入場是大勢所趨,目前至少佔據了拍場6成以上的資金份額。春拍的火爆,秋拍的下跌,其實都是資本的潮漲潮落。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不好,藝術品交易應聲而落,經濟與收藏基本是同步的。今年春拍以來,各大拍賣行都有些千萬元以上的拍品出現“壞帳”——買家不付錢,這也是經濟低迷造成資本退潮的表現之一。

但仔細分析,高端精品板塊依然堅挺,比如保利秋拍的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1996年拍出176萬元,2003年拍出1700萬元,今年秋拍2.668億元,15年漲了150倍,而中低檔板塊則顯萎縮。這其實與拍賣公司急功近利有關,很多公司2011年的交易額比2009年擴大了10倍有餘,一定程度上導致價格下跌,秋拍量價齊跌是在祛虛火。

【記者觀察】

201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近年來,資本以藝術品基金的形式大舉進軍拍賣市場,規模從2年前的幾千萬已經膨脹到現在的57.7億元。民生銀行、保利拍賣、建設銀行、國投信託公司等機構紛紛入場,截止目前,國內近30家藝術品基金公司已經發行了超過70隻藝術品基金,年收益率達14.4%。

除基金列隊而來,大量的遊資也洶湧而至,上市公司、國企、各路富豪或現身拍場或場外遙控,他們不太關注藝術,也不太在乎成交價格,只關心升值空間。以前一件拍品總要捂上幾年才出手,現在常見一件拍品連續出現在幾個拍賣會上,資本的逐利性展露無遺。

資本進場,是繁榮的表現,但是資本的炒作也帶來了市場的震蕩。秋拍遇冷被多數人認為是市場的拐點。資本可進可退,可是藝術卻常常無路可走。是時候了,我們應該問一句:藝術應該和聰明的錢結合,我們該怎樣為藝術築一道防火牆?

資本可進可退,藝術出路何在

【新聞背景】

12月7日,南京文交所發佈公告,終止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藝術品資産組合陳少梅《翰墨世家》的發行和上市工作,該系列涉及數位書畫家數十幅作品,發售價格約3300萬元。

在此之前,11月24日,國務院出臺“38號”令,清理包括文交所在內的各類交易場所,劍指“等額拆分”、“集中競價”、“持續掛牌交易”、“T+0實時交易”、“人數未限”等不規範做法。從年初天津文交所開始,全國各地文交所一哄而上,至少已有20多家,“38號令”一齣,各文交所基本處於停業整頓狀態,其中有些已經開始向投資者退款。

亂象不止於此。今年4月底,國家文物局致函河南省文物局指出,鄭州文交所銷售的首批份額化産品中的《王鐸詩稿》、《全遼圖》涉嫌違法從事文物經營活動;7月27日,天津文交所發售齊白石《花卉草蟲》四條屏前一天被緊急叫停;不久前泰山文交所推出的吳冠中作品《漓江新篁》和《凡爾賽宮一角》被爆料,剛從香港蘇富比(微網志)拍賣回來不到半個月就匆匆推向市場,有圈錢之嫌……今年8月起,天津、泰山、北京漢唐、深圳等文交所進行份額化産品投資的投資人陸續成立維權組織,以抗衡制定不公平規則的文交所。

【記者觀察】

事實證明藝術品證券化被一些文交所做成了“賭術與騙術”的結合:天津文交所第一批推出白庚延《黃河咆哮》和《燕塞秋》,一個月內總值分別達到1.03億元和8535萬元,而白庚延作品2002年以來在拍賣場上共成交327件,平均單價僅6萬餘元。泡沫遲早要破裂,上市8個月後,這兩幅作品一路暴跌,有投資人130萬元進場,最終揣著22元離場。

資本注入文化,金融杠桿撬動文化産業,原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各地文交所的做法,讓人只聞到銅臭,卻嗅不到文化的優美氣息。此前文交所身兼莊家、估價、賣家三重角色,藝術價值成了金錢的標簽,形成資本裹挾藝術的尷尬局面。在畫廊與藝術經紀不健全、拍賣市場亦不成熟的背景下,文交所這種藝術交易形式,就更需要監管和信用保障。

醜聞不斷,誰來鑒定“鑒定專家”

【新聞背景】

今年9月,10位畫家聯名發表公開信,稱去年6月北京九歌拍賣公司以7280萬元天價拍出的《人體蔣碧薇女士》根本不是徐悲鴻原作,而是1983年他們在中央美院研修班上的習作。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徐悲鴻長子徐伯陽在畫布後寫道:“此幅油畫(人體)確係先父徐悲鴻真跡,先父早期作品,為母親保留之遺作。”

同樣是9月,法院審理謝根榮詐騙案時發現,他讓人偽造的金鏤玉衣,由史樹青、故宮(微網志)博物院前副院長楊伯達等5位頂級專家開出了24億元的估價,而謝憑這一紙估價,從銀行騙貸7億元。

【專家解析】

吳樹(資深記者、《誰在忽悠中國》作者):科技進步對文物鑒定提出了新的挑戰,當景德鎮破解了明清青花的各類配方和燒制工藝,青花鑒定專家已難以應對高科技倣真手段。但比這更可怕的,是道德底線的突破,徐悲鴻的兒子也許沒能力鑒定父親的所有作品,但認錯娘就讓人無話可説了;而金鏤玉衣事件,如果不是當事人當庭供述,誰能推翻幾位頂級專家的認定?

【記者觀察】

當年張伯駒先生散盡家財為國藏寶,建國後將所藏精品捐獻給國家,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收藏,原本是對文化的親近和品鑒,而現在的全民收藏熱,卻充斥著功利與浮躁。文物鑒定原本應該為收藏正本清源、祛熱退燒,現在卻為資本的興風作浪推波助瀾。文物鑒定的種種亂象,説明瞭信用體系已經破産,2012乃至更長的時間內,如何重新規範已經崩潰的信用體系,將是中國收藏界的核心議題。應該認識到,藝術品收藏中的種種醜聞,不但讓人“大開眼界”,而且讓人“瞠目結舌”,其寡廉鮮恥是社會整體誠信缺失的一個投影,歸根到底是全民價值觀都産生了嚴重的扭曲,一切盯著金錢,一切盯著權位,其他一切都可以棄之如敝履,長此以往,人們頭頂的“那一片天空”必將轟然倒塌。因而,規範文化收藏,需要提高行業素質,需要重塑價值體系,更需要體制性的完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