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成通向上流社會會員證 名畫折射人脈存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6 17:31:46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高門檻,就是一種樂趣

對於上流社會來説,買藝術品的高門檻,就是樂趣的來源之一。為什麼他們會願意繳會費去參加某些俱樂部?因為俱樂部規定只有會員可以進來,這個門檻使他們不必跟其他人擠在同一家餐廳吃飯、同一個球場打高爾夫球。

我做專訪節目《真情指數》的時候,有次請我的好朋友、常玉畫作的權威專家衣淑凡來談常玉的一生,因為連常玉的後代都沒有她那麼熟悉常玉。訪談當中,我問衣淑凡:“你覺得買藝術,是不是主要是有錢人的活動?”衣淑凡是一個非常直爽的人,順口回答:“對啊!”我們自己覺得完全沒有爭議。沒想到節目播出後,我遇到一個台灣的拍賣公司老闆,她跟我説:“你那一集播出之後,我認識的不少收藏家很生氣。抱怨你們怎麼可以在節目上講説,買藝術是有錢人的活動?”我説:“要不然呢?難道是沒錢人的活動嗎?”她説:“那你們也不能直接這樣講啊!”我完全不解這些人的抱怨,我不知道這些收藏家,是不是覺得這樣説誣衊了他們對藝術的愛,可是反正如果我再跟衣淑凡做一次訪問,我們的對答還是一模一樣。連本來屬於全體市民的Banksy的街頭塗鴉,都已經被一墻一墻地挖下來送去賣了,我們實在無法假裝買藝術和金錢沒有關係。

其實我認為提到錢,絕不會因此就抹殺了購買藝術者對美的品位和熱情。這些是可以同時存在而不悖的。何況不少收藏家都蓋了私人美術館,供不買藝術的人也能無負擔地欣賞藝術。這也是以金錢加上對藝術的愛,回饋大眾的一種方法。

很多上市公司的老闆,他們買一隻基金,可能只花幾分鐘,就決定投入三百萬美金,但是他買一張三千美金的畫,卻會興致勃勃地坐在畫廊裏面跟主人聊一個下午:“這藝術家有沒有前途啊?他明年後年作什麼展覽啊?美國有沒有人代理?他一年畫幾張畫?”好像比投資基金還慎重。我發現,這些有閒錢的人,不是把買藝術只當做投資,買藝術可以讓他們覺得與眾不同,這是收藏過程裏面他們很享受的部分。

藝術主題旅行的樂趣

平常印象中的畫廊,常常流露出距離感,這對一般人來講也是一個門檻。畫廊常常不是透明到讓人一眼看透裏面挂了些什麼東西。進去也沒有餐廳那種熱切的招呼,裏面常常空空的,藝術品也沒有説明。這一切都不像去逛百貨公司,好像一切遊戲規則都隱藏在後面,但其實,有些藝術交易的誠,完全沒有那麼拒人于千里之外。

拍賣會場?你隨時可以走進去;看藝術博覽會?只要買票就可以進去;一般畫廊開幕酒會,你走進去參觀,沒有人會攔你,而且很歡迎。

大部分買家都不是藝術圈的人,做紡織的、做電子的、醫生、律師,平常互不相識,但在一個畫廊開幕酒會裏面,他們有機會結交成朋友。另外像國際上幾個重要的artfair,白天有展覽,晚上是一個又一個派對,你可以去認識人、交朋友,談藝術創作、談藝界八卦、談藝術的生意,或是談其他的生意。

台灣也開始有專門的旅行團,會帶大家一起去看展覽、看古董、看藝術。像是美學專家蔣勳先生就帶過專門看盧浮宮的藝術旅行團,這也是一種因為愛藝術而形成的社交功能。同團的人可能是貴婦,也可能是不買藝術品的人,但卻都是藝術愛好者。

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家,會把送畫當做一種社交手法。張大千為了要建立他的社交網路,就會很週到地送。他很體貼,假設你的夫人生肖屬猴,每年生日他都會畫一隻猴子送你。我們説有一路的水墨畫是"應酬畫",永遠畫一棵松樹、仙鶴,祝人家松柏常青、松鶴延年。藝術家本來就會把送自己的藝術作品,作為強化人際關係與社會地位的方式。

當代藝術的經紀人,其實也用這招,只是方式不同。當經紀人要為代理的藝術家進行市瞅學術上的運作時,經紀人會跟藝術家溝通,把作品送給包括策展人、美術館館長、藝術雜誌或是媒體等重要人物。但是當然,這絕對不是鐵律,很多藝術經紀人不用這種手法,更多館長、策展人、記者、藝評家等等,是不收這樣的饋贈的。他們依據的都是專業的判斷。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