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當代設計,躍動年終世界拍場(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05 17:34:24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西方現代設計發展已久,但設計拍賣也只是近30年的事,雖然尚處於發展初期,但市場的前景不可小覷。2010年12月的第三個星期,歐美各大城市舉辦了與設計相關的專場拍賣,成為市場焦點之一。

馬蒂爾·博內蒂設計的櫃子

20世紀90年代,在傢具收藏行列中,逐漸出現了現代設計的消費者。收藏家不斷拓展他們的收藏門類,壯大他們的收藏視野,當代設計市場也隨之崛起。2009年至2010年,過熱的設計市場漸趨冷靜,有些門類的作品價格下降了30%-40%。近幾年以來,設計市場經歷了巨大的起伏。比如馬蒂爾·博內蒂用不銹鋼製作的令人驚奇的“多層櫃子”曾在菲利普斯拍賣公司以8萬至12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而這批作品在賴特拍賣公司的成交價僅為5萬至7萬美元。然而,這一趨勢並沒有阻止一部分現當代著名設計師的作品在市場上繼續取得高位。面對市場行情的轉變,各大拍賣公司也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採取各種方式爭奪設計這一新興的藝術市場。

佳士得主導古典

近兩年來,賴特拍賣公司都是主打現代設計大師的作品,確保其在市場上的成交額。與此相似,佳士得將賭注押在雅克·埃米爾這位以古典風格著稱於世的設計師身上,這位法國“現代裝飾藝術之父”于1925年以胡桃木、象牙和青銅製作的櫃子創下了51萬美元的拍賣紀錄。在這次秋拍設計專場上,佳士得採取了較為穩妥的做法,上拍3件雅克·埃米爾的作品,包括一對手扶椅以及與其相配的軟墊擱腳凳、一個櫃子和一件以大理石和青銅鍍銀製作的枝狀吊燈。其中,櫃子最終以31.5萬美元成交,而那對椅子則以13.5萬美元成交,吊燈因其18萬至24萬美元的估價過高而流拍。另一位現代設計大師弗蘭克于1925年設計的一把椅子最後以21.8萬美元的不俗價格成交。

布魯塞爾走古怪路線

布魯塞爾Pierre Bergé & associés拍賣公司則是突出設計本身的創新理念和藝術化傾向,在拍賣作品類型上求新。他們為買家提供了兩類作品:一類是專為兒童設計的傢具,價格在80歐元至1000歐元之間;另一類則是年輕的比利時設計師和從院校畢業不久的設計新秀設計的更具實驗性的作品。當然,公司大膽的舉措也獲得不小的收益回報。比如,設計界的年輕明星阿拉德一共有5件作品上拍,其中4件作品的成交都在10萬歐元以上。布魯塞爾拍賣的成功還有賴於設計師馬丁·巴斯的作品,他有13件設計作品上拍,大部分都是他用燒制之後的木頭完成的作品,成交價格都還不錯。

馬克·紐森設計的洛克希德椅以180萬美元成交

菲利普斯主打高端市場

菲利普斯拍賣公司則是主打高端市場,其成功的經營之一就是與一級市場合作,推介新品,打造設計界的新秀。在“設計大師的作品”專場拍賣上,不僅提供了一系列古典傢具設計師,比如雅克埃米爾、夏洛特·貝裏安的作品,還提供了當代世界級設計師馬克·紐森的作品。專場交易總額為710萬美元,其中紐森設計的一把椅子以43.4萬美元成交。

拍賣紀錄不斷刷新

2010年,設計市場最好的拍賣紀錄被設計師讓·羅耶勒和拉拉尼夫婦、雅克·埃米爾、讓·杜蘭和紐森摘得。紐森是當代設計部分最傑出的設計師之一,也是市場高價位的領跑者。2010年5月,他的作品《洛克希德椅》創下了180萬美元的成交紀錄,這一結果遠遠出乎人們的意料,成為當代設計最貴的作品。《洛克希德椅》是用玻璃纖維製作的類似有機物外形的椅子,外面是一層用鉚釘釘牢的金屬“外衣”。實際上,與其説這件作品是用來使用的,還不如説作品是用來展示的。

拉拉尼夫婦設計的椅子

這種設計雕塑化的傾向在當代設計中體現得異常突出,作品在市場上也頗受歡迎,拉拉尼夫婦的作品也是如此,亦雕塑,亦設計。拉拉尼于2008年逝世之後,市場對其作品的需求量就不斷增大。2009年,他設計的一張桌子以50萬歐元成交,而在2010年的一次設計專場拍賣上,拉拉尼夫婦的50件作品一共拍得420萬歐元。

2010年,賈科梅蒂除了在雕塑上的表現突出之外,他製作的一些裝飾物件在拍賣場上也取得不俗的成交紀錄。2009年10月25日,巴黎蘇富比就曾以49萬歐元拍賣了他製作的一件鍍銅懸挂吊燈。2010年,賈科梅蒂設計的燈飾和其他“傢具”並沒有超越之前創下的紀錄。但因其在年初過億元的雕塑作品成交紀錄的拉升和眾多裝飾物件上拍,賈科梅蒂在藝術和設計領域的年收入都名列前茅。

古斯頓·巴須拉關於人類心理的那句名言尤其適用於設計界,“多餘需求産生的控制權帶給精神的刺激遠遠大於對需求的控制,人是慾望的生産者,而不是需求的製造者。”設計就是如此,人們不斷追求高品質生活是設計發展的原動力,當代設計不斷增加其多樣性,大膽探求設計的“當代性”,這也是這一市場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保障。

在西方藝術市場上,設計激活年終拍場。然而,反思中國,設計市場尚處於萌芽階段,2010年,上海泓盛曾舉辦“當代設計”專場拍賣,但成交率僅為50%左右。他們也希望通過“當代設計”拍賣來提升中國的設計,促進其與國際接軌,但要達到這一目標路還遙遠。拍賣場上的關注希望能對設計行業有所刺激,更多借鑒國外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態度,提升設計師的創造力和製作水準。在設計領域,我們更需要的是具有創意的“中國製造”,而不再是被人詬病的挪用和抄襲,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創作者、市場和消費者以及收藏家之間的良性迴圈和互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