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Artprice當代藝術年報顯示藝術市場低端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5 17:45:21 | 文章來源: 《藝術與投資》

Artprice和FIAC最新發佈了2009-2010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自從去年的投機泡沫産生開始,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狀況如何?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當代藝術市場怎樣應對當前並不景氣的大的經濟環境?面對這些疑問,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這次的經濟危機對藝術市場的衝擊,要遠遠小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那次經濟危機。當然,與2006-2008年相比,超過百萬美元的拍賣作品數量相對要少了,但當今的當代藝術市場卻顯示出從未有過的活躍以及難得的成熟度,這一切都是讓其他市場羨慕的因素。

總的來説,受經濟危機影響最大的是兩部分藝術品: 一部分是剛剛進入市場的藝術作品,(而這些正是危機前被當作投機的對象),另一部分則是超過百萬美元的藝術作品。經過了2005-2008年這段衝動投資和快速獲利的買賣階段,現在的藏家們開始轉向一些價位不高、來源可靠的藝術作品。

高端藝術品拍賣冷卻

2005-2008年這段蓬勃期過後,藝術市場的調整對拍賣者的影響是相當大的。2009年,在純藝術作品拍賣的收入方面,作為世界頂級的拍賣公司,佳士得縮減了43%,蘇富比縮減了58%。2007年蘇富比的股價曾高達$50以上,而2009年3月卻跌至$6.3。

當代藝術市場中,大多數價格極高、投機性強的部分已經被人們拋棄了,這導致拍賣價格也走向低迷。過去一年裏,百萬以上(歐元)的當代藝術拍賣只成交了48件,而前年這個價位的成交數量是72件,在經濟最熱的時候這個成交量達120件(2007年7月-2008年6月)。同樣的,當代藝術品的總成交額相比去年下降了23%,和2007-2008年相比下降了54%。

穩定增加的市場供應量

這些下降的數字體現的是頂級當代藝術市場的狀況;但這種狀況完全沒有影響買家對藝術熱烈的需求。投資者們對跟隨時尚始變得越來越謹慎,他們發現這些含有投機泡沫的作品還不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儘管如此,對於一些價值趨於穩定、價格合理的作品,藏家們的需求並沒有減少,甚至恰恰相反……拍賣會上從來沒有賣過這麼多數量的當代藝術作品,甚至比2006-2008年蓬勃期的交易量還多!2009-2010年當代藝術作品銷量達30300件,總銷售額4.43億美元,是6年前的3倍。當然從銷售額上來説,相比2007-2008年的9.75億美元還是要差很多的。

去年到今年,拍賣行提供了無比豐富的藝術品種類。當代攝影、雕塑、素描的數量是近20年來最多的。出售的當代油畫數量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雖然銷量相比去年有所增長,但面對如此多數量的作品,作品的流拍比率的增加也是顯而易見的。

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41%的當代藝術作品流拍。2008年到2009年,當代藝術作品流拍率曾創下44.7%的記錄,而在經濟危機之前,每年的流拍率僅為34%。架上繪畫拍賣部分,接近40%的素描和版畫作品未售出;45%的攝影作品也有著相同的命運。

市場日趨低端化

前階段投機性較強的時期,市場高端作品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峰:2007年7月到2008年6月,超過7%的架上繪畫和8.5%的當代雕塑價格超過了100,000美元(以往的平均數字分別是2%和4%)。這種價格膨脹的趨勢甚至蔓延到了以往較低價位的藝術品,如素描、版畫和攝影作品。然而,隨著危機來臨,眾多的藏家將資金從過於昂貴的繪畫轉向了媒介簡單的藝術品中。不到2年之內,當代藝術架上繪畫銷量相比高峰時期下降了11%,超過100,000美元的作品中,架上畫數量減少到原來的1/3,百萬歐元的雕塑數量減少到原來的一半。另一方面,藏家對攝影作品的興趣有增無減,甚至超過了對素描和版畫作品的興趣。

與1990-1991年間,藝術收藏完全凍結的那段危機相比,2008-2010年的收藏情況和大的經濟背景來看是完全適恰的。另一方面,拍賣行也更傾向於低端市場(47%的素描和67%的版畫作品價格在1000美元以下,將近80%的攝影作品在1,000-10,000美元之間)。同時,在高端市場中,他們更關注一些價值穩定的藝術家。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