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新一輪當代藝術市場啟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5 16:13:31 | 文章來源: 全球藝術品市場監測週報

最新的藝術市場數據顯示,當代藝術市場正在啟動新一輪的增長。在10月初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上,當代藝術的拍賣共取得了3.34億港元的成績,已回復至2006年的水準、並且有多位藝術家的市場拍賣紀錄被改寫。重要藝術家像張曉剛早期作品《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二號》,更是以5218萬港元成交,成功刷新了畫家個人世界拍賣紀錄。曾梵志的面其系列作品兩件都以超過一千萬元的價格成交,蔡國強的火藥系列也高價成交。其他藝術家像丁乙《十示乙六》以842萬港元成交,余友涵《招手的毛澤東》以662萬港元,李松松《放下你的鞭子》以314 萬港元,分別刷新藝術家衍戈作品拍賣的世界紀錄。

這晰跡象汗不是一個特例,緊隨其後的第八屆Frieze藝術博覽會上,也傳遞了同一訊息。這次博覽會于13日開始舉行,全球173家畫廊參加,比去年多出了6家。也許是六月巴塞爾博覽會的成交情況讓人重拾信心,在這次的Frieze藝術博覽會VIP之夜上驚喜連連,一些重量級的收藏家、藝術機構頻頻出手,大部分畫廊都有不錯的成績。英國泰特博物館從維也納Martin Janda畫廊展區內一口氣買下了三件作品:《Anti-Painting,Text一Painting》、《Universal Futurological Opening》、 《Conceptual》。中國藝術的收藏大家烏裏·希克看準了維他命藝術中心的曹斐作品;美國收藏家斯蒂芬·艾迪在大衛·茨維爾納的畫廊購買了盧克·圖伊曼斯 zoos年的作品《證據》等。

年輕藝術家作品在博覽會上也有不錯的表現,5-20萬美元的作品頗受歡迎。著名藝術家作品仍然是銷售熱點。倫敦白立方畫廊帶來的達明·赫斯特作品是三個84x72英尺的玻璃陳列櫃的一組作品,其中是數百條福馬林浸泡的魚。這件作品被一位亞洲買家以55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西格瑪·波爾克的作品《誰沒有,誰再來》以200萬美元的價格易主。

如果這兩大事件還不説明間題,那上周剛結束的倫敦佳士得的戰後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的表現,無疑會再次增加各位的信心。總成交額高達1960萬英鎊,51件拍品中只有7件流拍, 4件拍品成交價突破百萬英鎊 (160萬美元),9件拍品成交價突破百萬美元,5位藝術家拍品成交價刷新了個人紀錄。大牌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 Michel Basquiat)1986年的作品《黑人時代(Negro Period)》(估價120萬至180萬英鎊),以150萬英鎊成交。同一位買家還以190萬英鎊買下了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奇奇怪界(Kaikai Kiki)》,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大型“蝴蝶畫”《我成為死亡,毀掉世界((I am Become Death, Shatterer of Worlds)》(估價250萬至350萬英鎊)以220萬英鎊成交。

在這些藝術界的戈事件中,新藏家無疑成為了焦點,香港蘇富比秋拍上亞洲買家表現非常活躍,內地購買當代藝術品的買家有所增加。張曉剛破紀錄的作品就是被目前在藝術收藏界較為活躍的東南亞藏家購得。 Frieze藝術博覽會上中東和亞洲藏家慷慨地簽寫著支票簿。顯然美國疲軟的經濟和持續走低的美元匯率使得美國買家的力量相對薄弱。但不論怎樣,藝術家們的作品市場開始重新的走高已成為了事實,新一輪的當代藝術市場啟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